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文化典故、神话故事,文化心理积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引发了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的相对不可译性,从而妨碍了思想的交流.但这种不可译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这种不可译性会不断地淡化.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当代中国最广为人知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文学贡献和翻译贡献都比较突出,极大地影响了他那个时代;但是后来他的翻译贡献和地位长期遭到了误解,人们给予了过分、过多的褒奖。当他的翻译贡献、译作质量和翻译理论得到认真地分析之后,他的翻译地位就可以回归到他应该具有的普通翻译家的位置。理解了作家、翻译家的本性、责任和价值,也就理解了鲁迅。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文化交融与渗透的角度探讨异化翻译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行性,并对异化翻译做出了一些理性思考。研究认为,异化翻译在保存源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级语言间的机器翻译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解决翻译中的层次问题,提出用PS程序模拟程序员的翻译行为,建议采用以中间语言为媒介的翻译专家系统实现高级语言机器翻译系统,本文给出了一般方法,并以范例介绍了按本方法实现的翻译程序ALGFOR。在实现ALGFOR的过程中,讨论了规则函数及其调入调出的概念与方法,该方法对于在小内存的机器上实现大规模的LISP程序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英文翻译中原作与译作为出发点,从原作与译作两者的体裁与风格、文化内涵与意想、社会与历史等几个因素浅述了文学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论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从而表明文学翻译对于译作者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略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一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旨在用它进行交流,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翻译。翻译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的语言活动。通过给4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讲授“英汉翻译”课,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译训练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为主线,将翻译实践贯穿始终。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口、笔译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过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融会贯通,最终能借助词典完成英汉互译,要求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相似文献   

8.
当前,应用翻译在国际交往与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翻译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探讨,以推动应用翻译批评话语构建。文章立足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和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对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展开相关讨论,认为应用翻译具有追求信息传递效果的目的指向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维度;因此,应用翻译批评应遵循现实目的性标准,关注翻译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翻译目的之非个体性与非主观性两大特征对应用翻译行为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翻译策略与失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时事性、纪律性使它有别于其它翻译.以翻译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基础,探讨了外事翻译的策略及翻译中容易出现的失误.提出翻译主体的意图性、译文的可接受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在外事翻译策略选择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指出目的论在外事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受到作者的理解与表达、文化差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此而产生的主要失误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化性翻译失误.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有限的,个性是丰富的、广泛存在的。多样的个性造就了各民族间灿烂多姿的文化特性,同时也导致了语言交流当中的空缺现象。这种空缺现象对中英文翻译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文中就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进行探讨,并就文化空缺现象的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境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言语、语言、情景、文化语境四个层次,从等效原则的角度,对英汉翻译中译者作品风格、语言、语义、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中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使 我们对有着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的翻译活动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翻译不仅是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转移,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中的文化”,“文化翻译”,“翻译文化”等不同概念,对其意义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诠释。认为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旅游翻译的特点、功能及跨文化因素使得译语文本的预期功能难度近似于源语文本的功能。翻译材料应该区别对待,而且要采取不同的标准。变译手段便是实现旅游翻译这种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翻译的常见手段。本文拟结合实例探讨一下变译对旅游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语境对翻译的影响,提出了语境翻译的三大策略,以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伦理研究已成为焦点。以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的翻译伦理思想(五种伦理模式)为指导,对我国外宣材料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译者可以根据外宣材料的类别,分别以不同的伦理模式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课教学中,理论教学非常必要,而且极其关键。翻译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当包括翻译的基本理论、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翻译方法等三部分;在理论的教学方法上,首先理论教学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其次教学要跟国内、外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外语言的对比性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论语篇翻译     
从篇章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法两方面的学者对翻译的阐述入手探讨语篇翻译的必要性,作者认为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是合理的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信息度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不同化背景中的作与读的共享信息与生活在同一化背景中的作与读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源出语作选择的合适的信息度对于目的语的读就有可能不合适,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信息度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翻译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译例阐述了两种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在英语习语及修辞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安阳市作为八大古都之一,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城市的形象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城市公示语是城市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示语的翻译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对外宣传。交际原则强调翻译的译文以最大限度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该原则适用于公示语这类承载着特定社会文化含义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