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成都铁路枢纽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依据当前军事斗争铁路保障准备要求,提出了战时枢纽编组站线路、桥梁、隧道、车站、迂回线等遭到敌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破坏时,抢修抢建、迅速恢复通车的设计原则,以指导铁路枢纽保障方案设计,提高工程保障方案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战时桥梁损毁抢修过程的随机性,采用随机网络方法对抢修过程进行分析与管理,探讨了GERT网络的解析法原理。针对实例,建立了战时桥梁毁损抢修的GERT网络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抢修所需时间、关键路线等参数,并根据结果提出了缩短抢修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战时铁路隧道不同的破坏形式,重点分析了隧道的破坏机理。针对轻度破坏、中度破坏和严重破坏三种不同程度的破坏设想分别做出了相应的抢修技术初步探讨。其中,着重介绍了清方(改路堑)、加固边墙、补强拱圈、修建临时明洞(棚洞)、暗挖、洞门防护等技术措施,并提出快速抢修的一些其他思路,以期为战时铁路隧道抢修技术和平时病害整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战时精确制导武器的频繁使用,桥梁的防护抢修越来越困难。针对战时桥梁被毁后如何充分利用交通战备设施,组织长江南北渡运提出了几项措施,并就养护管理、制定交通保障预案提出建议,对确保战时长江南北渡运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概述 大家都知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承受的荷载超过其极限承载力时就要发生破坏.但破坏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到什么程度,普遍直观印象不深,只是从书本中有所了解。本文通过30米预应力混凝土实箱梁承载力试验及梁体外表所产生的现象分析.为广大桥梁工作者提供实梁破坏的直观印象,使其了解梁体从开始工作到完全破坏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载荷的大小、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梁体外表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能承受多大的荷载等。为此,我们在桥梁施工现场做了30米预应力混凝土实梁承载力试验、亦称破坏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高速铁路中等跨度桥梁在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抢修(建)和短期使用,需研制适应高速铁路桥梁特点的抢修器材。对高速铁路中等跨度桥梁抢修器材的适用条件、相关设计指标、运输及拼装架设要求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适用跨度为24m和32m;设计荷载采用ZK活载;设计时速为货列80km/h、客列120km/h;梁体横竖向刚度要求参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进行选取;最大单元长度12m,质量25t;拼架时间为6h完成一孔32m梁的架设。该技术指标反映了器材的先进性,也为该器材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建成通车的武广、沪杭客运专线两种32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对比分析施工阶段梁体跨中上拱变形实测数据,探讨箱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采用ACI209R收缩徐变计算模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要求,建立梁体有限元模型,对比两种箱梁的徐变变形,与实测结果互为验证,预测二恒铺装对梁体变形影响和铺装后期徐变变形。结果表明,沪杭客专32m梁徐变变形较武广客专32m梁小,变形控制措施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战时及平时发生突发事件时对铁路隧道洞口的抢修能力,分别对铁路隧道洞口的完全与不完全两种破坏形式的抢修预案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介绍了暗挖法、拱圈加固补强等技术措施,强调了在隧道抢修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以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采用APDL语言编程来实现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结构及其破损部位的数值模拟,通过与铁路桥梁规范的限值比较,对箱梁的顶板中间破坏、顶板翼缘破坏、顶板和底板同时破坏、腹板中间破坏、腹板和底板同时破坏等五种破坏形式分别予以安全评定。这对战时紧迫条件下采用何种技术处理措施,提高战时交通保障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及目前我国普通铁路桥梁抢修技术储备方面的现状,分析总结了未来遭受灾害损毁的高铁桥梁,在进行应急抢修及快速恢复时,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例如新制混凝土箱梁的建造、灾后桥墩的恢复以及新制梁体的换架施工等等;由于不同的工况、毁损部位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应本着预有准备、多案并举、安全快速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受损桥梁抢修与恢复。有助于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灾后应急保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危旧混凝土梁桥结构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 采用足尺试验研究了应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抗弯承载性能; 对2片20m跨径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足尺梁进行抗弯承载性能试验, 并与1片未加固足尺梁和1片预应力CFRP加固足尺梁的抗弯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了足尺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组合加固后的抗弯性能, 研究了加载全过程跨中截面的加固钢板、原梁主筋、顶板混凝土和钢筋与连接构造的应变变化规律; 基于足尺试验结果, 建立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梁在破坏时表现出明显塑性破坏特征; 与未加固梁相比,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足尺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实测值提高了76%以上, 在正常使用阶段下的刚度提高1倍以上, 因此, 组合加固能显著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承载性能; 受力过程中试验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 组合加固部分与混凝土箱梁腹板纵向相对滑移小于0.6mm, 因此,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后的试验梁整体工作性能较好; 足尺试验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简化公式计算结果的比值分别为1.06和1.01, 因此, 简化公式可靠, 可用于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承载性能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河桥第八孔2#箱梁的施工实践,对该片箱梁箱内混凝土表面存在的局部缺陷进行了分析。为分析局部缺陷对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大小,对箱梁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采用砂袋加载的方式,结果表明该施工缺陷对箱梁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为了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对该箱梁缺陷的修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CFS加固RC箱梁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箱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分析.针对箱梁桥的开裂特点与受力情况,制作4根RC箱梁并进行CFS加固RC箱梁的模型试验,通过逐级加载,研究CFS加固RC箱梁斜截面时的破坏全过程,分析CFS加固RC箱梁斜截面的受力特点和加固箱梁的极限承载力,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提高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抗火性能的策略,选取某三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其在火灾下的三维非线性两阶段分析模型;基于已有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模型考虑了钢箱梁内空腔辐射传热过程和其上翼缘与混凝土板的接触边界条件;将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建立的模型在不同纵向受火位置、火灾强度和荷载水平作用下对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跨中挠度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其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衰变规律;以火灾下跨中挠度为评估指标,提出了针对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的抗火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称火和结构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外边缘挠度大于内边缘挠度,且荷载越大,火灾越严重,这一效应越显著;在油罐车等过火面积较大的火灾作用下,刚度较极限承载能力衰退更快,与常温下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相比,边跨受火16 min时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分别降低至29%和14%,中跨受火28 min时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分别降低至31%和22%;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弯箱梁抗火设计中,应首先提高外侧钢箱梁在火灾下的刚度,增多和加宽外侧钢箱梁底板纵向加劲肋可使边跨受火20 min后内外侧钢箱梁跨中挠度差分别减小23%和30%,中跨受火32 min后内外侧钢箱梁跨中挠度差分别减小22%和27%。   相似文献   

15.
横隔板对钢箱梁受力畸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钢箱梁的顶板、底板和腹板均较薄,在荷载作用下会由于截面变形产生畸变应力而发生局部屈曲和腹板压皱等现象.为了提高钢箱梁的承载能力,设置横隔板是较为有效的措施.针对横隔板对钢箱梁畸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横隔板的位置和间距对钢箱梁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钢箱梁的顶板、底板和腹板均较薄,在荷载作用下会由于截面变形产生畸变应力而发生局部屈曲和腹板压皱等现象.为了提高钢箱梁的承载能力,设置横隔板是较为有效的措施.针对横隔板对钢箱梁畸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横隔板的位置和间距对钢箱梁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万宁2号特大桥有一孔61.5m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在系杆拱桥施工时需通过JQ900A型架桥机和KSC900型运梁车,因此系杆拱的拱肋、横撑要等到后续孔的运梁、架梁工作完成以后才能施工。故在施工中采取调整工序,在箱梁梁体的跨中增加临时支墩(保证架桥机、运梁车等重型荷载作用在梁体上而不会导致箱梁的破坏)、系杆拱桥箱梁梁体的预应力体系进行二次分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目的实现,确保了安全、保质、按期地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扁河桥静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河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检验扁河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静载试验分析。静载试验采用加重车辆加载,在试验过程中,对各个加载工况进行挠度和变形观测,并将实测值与设计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实际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实测残余变形满足小于20%的要求,可以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悬浇箱梁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平衡弯矩,从而出现拉应力,影响施工安全,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自平衡体系能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实际,对自平衡体系应用于悬浇箱梁施工进行受力分析,并对承载力进行详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自平衡体系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悬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的拉应力问题,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