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车辆动力学仿真中评判脱轨的直接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轮轨空间动态耦合关系 ,提出了一种根据轮轨接触点位置进行脱轨评定的直接方法 ,可用于对机车车辆动力学安全性分析评价。阐述了通过轮轨接触点进行脱轨评判的原理和采用此方法的优点。作为例子 ,运用货车 -轨道空间耦合模型 ,对 C62 A货车曲线通过进行了脱轨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 ,在仿真计算时采用此方法非常行之有效 ,评判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车脱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62货车是中国的主型货车,对其进行脱轨安全性研究对确保铁路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机车车辆系统动态仿真软件,建立C62货车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分析该车在直线上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及曲线上的通过性能,并着重分析了C62货车装载不全副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贝叶斯估计原理,提出了基于地而临测数据的车辆动力学件能评估方法.利用Parzen窗法和改进二维插值法补充车载监测缺失数据,建立了车载与地面监测数据的概率模型.在提速货车35×10~4km,车速120 km/h可靠性试验中,获得了提速货车动力学件能的车载及地面监测数据.根据监测地面数据,完成了对提速货车脱轨系数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现有提速货车的脱轨系数水平为1.261 3.  相似文献   

4.
车钩力对脱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重载列车运偷,必须研完车钧力对脱轨的影响。本文提供了四 轴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许用车钩力,在许用力范围内不致引起脱轨。   相似文献   

5.
车辆脱轨机理及预防脱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研,在阐述三种脱轨机理,即爬轨脱轨、滑轨脱轨和跳轨脱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各种车辆脱轨的安全评判标准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而通过对脱轨试验情况分析并提出了五种车辆脱轨的类型及其脱轨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列车脱轨事故原因的复杂性,本文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列车脱轨事故分析领域,使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的智能方法进行脱轨事故分析.基于智能决策系统开发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开发研制了脱轨事故智能分析支持系统(IDASS),为脱轨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了新的现代化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铁路货车制造满足绿色化的制造模式,对铁路货车中梁四联钻机床进行了绿色化的技术改造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柔性系统的技术改造、排屑系统的技术改造和绿色度的综合评价,达到了缩短生产周期和清洁生产的制造模式,满足了绿色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京山线滦河老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列车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计算模型及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方法,分别对京山线滦河老桥上行线及下行线货物列车脱轨全过程进行了计算,采用判别列车脱轨的能量增量准则,得出下行线货物列车脱轨,上行线货物列车不脱轨的结论,此结论与实际符合。同时还对引起该桥下行线货物列车脱轨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桥梁横向刚度不够是引起脱轨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桥梁横向刚度是保证桥上列车安全运行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动车轴箱下方安装防护装置,进行线路低速脱轨试验。车辆借助脱轨器完成脱轨,利用应变片、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采集脱轨车辆的动态响应,采用高速摄像仪和视频摄像仪分别记录了脱轨车辆的运动姿态。基于试验数据,评估了脱轨条件下钢轨抗倾翻能力,验证了脱轨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分析了动车脱轨后的动态响应和脱轨速度、车辆质量和线路对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动车低速脱轨时,防护装置撞击钢轨的最大横向力为177.18kN,小于钢轨横向抵抗力510.00kN,因此,脱轨安全防护装置可以扣住钢轨外侧,有效限制脱轨车辆的横向移动。车辆的脱轨过程分为惰行、轨上运动、落地和路基滑行4个阶段,各阶段的动态响应均随脱轨速度和车辆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动车脱轨速度为22km·h-1时,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脱轨距离约为15.80m,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脱轨距离约为20.87m,因此,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轨枕可以起到减速带的作用,减小脱轨距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铁路编组站作业的安全性,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对铁路脱轨事故进行分析。通过事故树图形分析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关系,寻找可能导致脱轨事故发生的因素,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列。结果表明:造成编组站脱轨事故的基本事件中,应重点防范与超速行驶有关的因素,其次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技能培训。在作业人员、设备以及规章制度方面提出了防止编组站脱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将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应用于铁路货场运营评价,在综合考虑各种投入与产出的基础上,建立铁路货场运营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铁路货场运营评价模型。经实例验证其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估理论建立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货运企业运输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与运输安全关系密切,是列车运行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分析影响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因素,建立评估方案的模型。并通过实例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铁路货物装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影响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因素,建立评估方案的模型。并将AHP与TOPSIS结合起来,使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属性权重向量,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其相应的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实例说明利用该方法评估铁路货物装载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公路货运枢纽正在向物流中心转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求建立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研究了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中心的建设运营模式,并对其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以期推进物流中心的快速发展,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交通评价体系是解决中等城市面临交通问题的关键。首先分析以往的交通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客运和货运需求,建立中等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界定相关评价标准。应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基于集成云模型和物元分析理论的中等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河源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原理简单,考虑定性和定量指标,能全面反映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货运工作的根本和关键,因此很有必要对各铁路局的货运安全水平进行分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货运安全质量对各铁路局加以聚类,由归类结果分析它们的货运工作管理情况.实例计算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物流调查是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物流数据统计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梳理日本在物流调查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其在调查制度保障、组织模式、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特点。针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具体建议:加快开展货运需求调查的前瞻性研究,规范并指导企业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与平台,远期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轨迹数据可获取性及精度的持续提高,货车轨迹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货运系统的 规划与管理中,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路货运系统研究带来新的机 遇与挑战。本文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公路货运轨迹数据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从基于轨迹数据的 货运出行信息辨识、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货运轨迹数据进一步应用3个方面回顾现有文献的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货运出行信息辨识研究聚焦于货运停留 点、车辆和货物、活动出行模式等热点主题,但现有辨识方法多移植于旅客出行研究,需要更多地 考虑货运出行的独特特征。在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方面,研究者主要针对货运行程时间、空间 位置、出行需求等主题展开研究,并证明了基于轨迹数据预测货运特征的可行性,但预测时空范 围较为局限,需要根据具体的货运任务、货车司机特征和货运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轨迹数 据也被应用于货运出行路径选择行为、货运停车休息行为、行驶安全、货运排放和能耗分析、货运 政策评估等研究。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应重点将货运轨迹数 据与其他多源数据相结合,从3个关键技术进行突破:一是针对货运实践个体,重点探索高效货车 驾驶员的出行特征和出行模式,并在货运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二是针对交通运输新技术和新形 势,重点开发和优化自动驾驶技术和重大应急事件影响下的货运组织模式与策略;三是针对货运 供需关系及匹配机制,重点研究货运全流程供需状态辨识与预测,并结合深度学习等方法训练和 开发智能供需匹配模型,从而优化货运系统调度,助力社会散乱运力资源整合,提高货运系统的 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20.
总结区域货运发展的规律,依据货运需求的空间OD分布,结合其与社会经济各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强弱,建立货运需求和与其强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此来预测货运规模及OD空间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