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城市地铁区间穿越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时的材料问题,研究改性水玻璃的凝胶时间、凝胶形态以及磷酸-水玻璃配比,最后据室内试验选择的材料配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研究表明:超细水泥改性水玻璃在粉细砂层扩散性好,操作简单,固结体强度能够达到成环效果,从而保证浅埋暗挖隧道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2.
窦培申 《北方交通》2011,1(7):53-55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主体结构开挖其拱部地层为粉细砂、圆砾、高含水量粘土,其自稳性差。通过水泥—水玻璃浆液、改性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在不同地层止水、加固的试验应用及优化注浆工艺,提高了工效,确保了地面沉降的控制范围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改性水玻璃浆液的试验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改性水玻璃浆液的配方及其性质,给出了该浆液应用于不同加固工程的实际效果,以便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室内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泥浆液中掺入水玻璃对水泥凝结时间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玻璃能显著加快水泥浆的凝结时间。凝胶时间随水玻璃浓度和水灰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泥浆较稠时,随着水玻璃浓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水泥浆浓度处于中间状态时,抗压强度基本没什么变化;水泥浆较稀时,随着水玻璃浓度的增加,抗压强度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5.
在水泥-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氯化铝溶液及磷酸氢二钠两种不同外加剂对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凝胶时间、结石率、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试验,初步获得了两种外加剂水泥-水玻璃浆液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东县东二环路二灰基层发生病害的情况,对发生工后病害的二灰碎石基层废料进行硫含量、剩余膨胀量试验,对不同硫含量条件下二灰安定性等试验检测,并对水玻璃和水泥+水玻璃处治后的二灰碎石(含脱硫灰)进行体积安定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高含硫量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采用水玻璃对现场二灰碎石基层废料进行处治具有很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胡麻岭隧道第三系富水全风化粉细砂围岩段的施工过程中,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时所用纯水泥浆流动度试验,以及在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浆中掺入不同浓度水玻璃的凝结时间试验等。通过试验和工程实践得到了单浆液适宜的注浆围岩段落以及优化的注浆压力和水灰比,双液浆中适宜的水玻璃掺入浓度和最佳配合比等,注浆加固效果很好,保证了施工安全。对富水软弱围岩的注浆加固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新研制的温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基本性能与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新型温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原材料与详细制备过程,选取橡胶沥青与温拌改性橡胶沥青(外掺3.0%Sasobit)作为对照试验组,重点分析三类沥青的温拌效果、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四方面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对比试验数据,可以得出新型温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温拌效果最优、低温抗裂性最优、抗水损坏性能最优、高温稳定性适中的结论,三类沥青中新型温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路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通过钱滨线桥头路段粉砂土的室内改良试验,综合评价粉砂土改良效果,提出适宜的改良剂和最佳配合比,并给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指导工程实践。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改良土和水玻璃改良土的强度随各自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石灰改良土的强度随掺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改良土的强度增长趋势随掺量增加而减小。其中8%水泥改良土和15%水玻璃改良土的强度最高。随着改良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双掺改良土抗压强度逐渐增大。相同龄期和相似掺量下,水泥+水玻璃改良土的强度高于其余双掺改良土。现场填筑配比确定为3%水泥+3%水玻璃  相似文献   

10.
某隧道在完成二次衬砌后,软弱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边墙严重开裂。本文研究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对软弱地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裂缝发展,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给出注浆参数。并介绍注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动力触探试验表明,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改善地基承载力的效果是明显的,而且经过近两年的运营考验证明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低液限粉质黏土不能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所以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新建公路的路基建设中,必须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实地考察,合理选择试验材料,在室内利用纯石灰和石灰水泥的混合物开展了低液限粉质黏土的改性试验,通过击实试验和CBR试验,分别总结了土体改性前后的击实特性和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公路工程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分析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基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耐久性能,通过粘结试样的劈裂强度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通过在道端式硬度仪上进行磨耗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耐磨性能;通过在不同酸性溶液浸泡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改性水泥砂浆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温度和湿度收缩试验研究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收缩系数;通过渗透性试验研究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经聚合物改性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温度收缩系数有所降低;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经聚合物改性后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干缩收缩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温度区间-20.1~0.0℃上的平均温度收缩系数明显降低,在温度区间-20.1~22.8℃上的平均温度收缩系数也有所降低。改性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除砂浆粘结强度外均有随聚灰比的增加耐久性能改性效果更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利用长沙理工大学研制的斜面剪切仪,在50 mm/min的剪切速率下,分别对涂刷环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等4种粘结材料的复合试件进行斜面剪切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剪切强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粘结层剪切强度随其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即存在一个最佳用量;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疲劳试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SBS改性热拌混合料的2.5倍,而水稳定性、低温性能、疲劳性能不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尤其疲劳次数是热拌沥青混合料疲劳次数的11%;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单价略高于SBS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是热拌沥青混合料单价的一半。所以,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方面的提升有很大的价格空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改性稀浆封层作为抗滑功能层的应用,介绍了改性稀浆封层的材料组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并通过室内试验以及试验路段的铺筑、试验路路用性能的跟踪观测,对改性稀浆封层抗滑效果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沥青路面中添加炭黑以及自主研制的除冰剂可以减少沥青路面由于冻胀或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造成的路面磨损,对改性沥青性能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马歇尔试验等评定。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呈减小趋势,软化点稍有降低;当炭黑的含量为10%时,沥青的改性效果最好。当制备的除冰剂和炭黑复合加入到沥青中,沥青芯样有一定的防腐和防冻性能;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流值都增加,增加了沥青路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改性稀浆封层作为抗滑功能层的应用,介绍了改性稀浆封层的材料组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并通过室内试验以及铺筑试验路段,跟踪观察了试验路的路用性能,对改性稀浆封层技术抗滑效果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太湖隧道开挖土,对素土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满足规范设计要求,以用作新建高速公路路基材料。对开挖土进行分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素土在不同石灰、水泥掺量情况下的改性效果,利用击实试验分析了改性前后土体的击实特性,并在承载比(CBR)试验基础上评价了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太湖隧道开挖的A、B、D 类素土经过掺石灰或水泥改性后均能满足路用性能。本文在传统的掺加石灰或水泥改性土试验的基础上,考虑了石灰与水泥共同作用的改性方法,为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提供了完整的对比方案,为工程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冯承哲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6):109-109,111
针对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耐久性问题,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性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强度,使其与钢筋或型钢共同作用形成水泥土搅拌墙。以南昌地区粉质黏土为例,在现有水泥土改良剂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16组粉质黏土改良方案形成的搅拌土开展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水泥、水玻璃、生石膏和生石灰不同配比对粉质黏土改良后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搅拌土的抗压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掺量、水玻璃掺量、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确定粉质黏土固化改良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入比24%、水玻璃6%、生石膏2%、生石灰0、萘系减水剂1.5%,并推荐在水灰比为1.5、粉质黏土含水率为12%时使用。经过筛选固化剂和优化配比后,粉质黏土在标准龄期28 d时强度可以达到8.6 MPa。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高强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强水泥搅拌土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