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二者在理想内涵上保持高度一致。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领域的价值导向功能,同时,中国梦逐步现实化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构建的过程完美吻合。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必须找到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精神文化根脉,才能真正落地生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正是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顶层设计,传承民族血脉、发挥时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运动和制度,也是一种价值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的逻辑主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生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从社会主义价值维度认识其本质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要求和表征,它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规定和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基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必须落实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学界在把握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作了不同的解读,主要表现在:区分了不同主体和称谓的价值观,并尝试性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对国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研究的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培养大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为重要视角,全面剖析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探索其对于当代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与价值以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联,并创新提出四种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人需要的肯定和价值观的认可,把原本属于不同范畴的"幸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在一起。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幸福教育作为切入点,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践行习近平的幸福观,构建契合政治理想、人文价值与人类情感共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幸福理念两相宜的"集合"式教育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定位、价值引领与人文导向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人性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照应,缺一不可的,它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和理想追求,做到了国家理想、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规范"三位一体"的统一。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和路径,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推进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深刻的批判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创造性的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但同时也肯定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华民族也素来尊重英雄、崇尚英雄。在新时代捍卫和传承英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上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社会层面上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从个人层面讲,可以感染广大劳动者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契合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价值创新,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教育渠道、教育模式、教育载体和教育氛围上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日常行为的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观念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将这种价值观念融入到生活细节当中去,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行动中去. 镇江公交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关心职工工作与生活,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家文化"建设为抓手,培塑和谐友爱的企业优良家风.镇江公交的"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相通,现已凝聚成镇江公交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是教育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培养青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堡垒。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载体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和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条件。网络境域下,大学生思想受多元因素影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其理想信念各方面出现动摇,对其成长成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实际价值,网络环境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探究其有效的认同路径,对大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民族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出发,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确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地位,推进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平台建设,创新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相统一的实践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优化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践行教育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在深层次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价值内核。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逻辑理路上具有同源性、精神实质上具有契合性、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梳理分析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各类形态及其利用状况,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深入人心、外化于行的先决条件。从加强资源开发、创新传播方式、强化效能发挥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红色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协同发展机制,使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过程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认清新时期大学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判断标准和科学内容十分关键。所以,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得到了极速发展,它深入地融合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和沟通中,也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部分高校开展了具有创新尝试的模式探索和策略变革,提升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水平。然而,网络的复杂化和自媒体的自由化,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了极大的困境和挑战:比如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冲击、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等等。高校应避害就利,利用好自媒体这把"双刃剑",构建坚实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阵地,并提升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阐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化表达,中国梦的提出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又有内容丰富的要素构成。同时中国梦对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多重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的根本精神。中华文化则从观念和价值层面追求民本主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道德的大情怀。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文化精神虽存在个性差异,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试图从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诠释、异同性出发,分析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及现状,从而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找准两者高度融合的着力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释放公交正能量,加强党建是践行和提升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