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蓬莱3艘古船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晓春 《海交史研究》2006,(2):1-19,插1-插2
2005年在蓬莱水城清淤工程中发掘出3艘古代沉船,其中明代战船呈瘦长流线型,15个水密舱,应是宋朝"刀鱼战棹"的改进和发展.其他两艘古船为韩国古船,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外国古船.韩国古船使用木栓(长槊)、木钉(皮槊)连接船壳板,是韩国古船的独特技术.此外在韩国古船上还发现龙骨补强材、水密舱壁、肋骨、桅座、艌料等中国造船技术,说明蓬莱韩国古船是中韩古代造船技术交流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1979年4月与席龙飞教授合作撰写《对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复原尺度的探讨》一文作为我俩从事船史研究的起始标志,那么至今已整整38个年头了,在这近40年的船史研究工作中,我俩始终是亲密的合作者,经常在一起切磋学术问题,投入古船考古研究,讲授船史课程,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开展学术争论,并不断发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11,(5):I0002-I0002
如果您读过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就会发现,在汉代、唐代、宋代、元代直到明代,中国的GDP始终位列全球第一,那时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然而,从16世纪开始,文明从内陆走向海洋,全球经济的中心随之从中国转移到欧洲。  相似文献   

4.
以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对超大型海船减载进江的需求为背景,指出超大型海船减载进江的重要意义,对弯曲航道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及所需的几何宽度等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以15万t级超大型海船减载进出江阴福姜沙水道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超大型海船减载进江的可行性和所需航宽给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宋代海船的海上航行活动为视角,指出宋代海船人员形成了从船主、纲首、各类操作人员到搭乘人员构成的高低有序、组织分明的临时行船社会,远洋航路以明、泉、广三州为起点,联系海外诸国,并在起点与联系宋朝近海地区之间的近海航路相联。海船航行以风帆为主要动力,近海及进港时也使用桨橹。北宋中前期主要使用牵星术、地表目标、水情识别三种手段导航,宋徽宗朝使用了指南针,但仍是辅助导航手段。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通过旗帜、火炬、乐器、喝唱等方式联络,大型的船队还会进行编组。以上问题的考察有助于将宋代航海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G.R.G.沃斯特(GeorgeRaleigh Gray Worcester,1890—1969,中文名夏德)1919年进入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河务督察任内工作了近30年直至退休。伍斯特在中国期间因职务之便得以在长江流域做长期的旅行和田野调查,一共记录了243种船型并一一绘制船图,以长江水系为中心,编织出中国传统帆船的经纬。福州运木船因常运杉往上海,成为沃斯特所记录的唯一福建海船。而“花屁股”的别称,亦首见于该文,此前的史料记载并未见如是称法。沃斯特于1940年在上海出版了《长江上游之帆船与舢板》,1947年出版了《长江之帆船与舢板》,后者的修订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新安船上装载的与新安船的交易活动范围有关的商品中,最突出的是陶瓷器、铜钱和紫檀木,紫檀木是从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的东南亚购入的,而当时前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地区的中国商船主要从泉州港出发.由于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出土,新安船被认为是在福建地区制造的泉州船舶.新安船是以东南亚和中国以及东北亚作为活动舞台的贸易船,在向最终目的地日本博多航行过程中,经过高丽沿岸时遇难,最终没能返回.新安船装载的1017根紫檀木,是把新安船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以外的东南亚和西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1984年和2005年在山东省蓬莱市所发掘的4艘古船中,根据船体舷板的连接方式判断,第3号船和第4号船公认为是高丽船.由于蓬莱第4号船的船体的残存量很少,因此无法推断其原来的结构特点,但被称之为高丽船的第3号船,因其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船底板、舷板以及其他相关部件,可供我们推断其结构特点.第3号船的舷板是采用传统韩船的制造方式进行连接,在船体内部并没有设置加龙木而是采用设置隔舱板的方法提高船体的横向强度.韩国船舶史界普遍认为传统的韩船是通过设置加龙木来提高船体的横向强度,因此蓬莱出土的高丽古船,在韩国的学术界乃至在中国的学术界都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论.在这篇论文中,准备初步探讨拥有隔舱板的韩国古船--蓬莱3号船,在韩国船舶史研究方面带来的意义;同时回顾-下所谓"在韩船中没有隔舱板"观点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考察蓬莱高丽古船的发掘概况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其他学者对蓬莱3号船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9.
史前时代百越先民的航海舟船是世界船史的一大问题.由于"南岛语族"与百越历史、文化密切的源流关系,"南岛语族"的"边架艇"和双体帆船对探索已经"消亡"的华南土著的远洋海船具有重要的启发."边架艇"和双体帆船既克服了单体独木舟在风浪中容易横向摇曳、甚至翻覆的不稳定性,又具备独木舟轻便、构造整体性的优点,成为太平洋上稳定的远洋海船.贵州台江施洞苗族的"子母船"与太平洋"南岛语族"的"双边架艇独木舟"有高度的共性,应就是太平洋"南岛语族"之"边架艇独木舟"的逻辑原型,很可能就是在华南海域消失了二三千年的史前土著远洋舟船的"活化石".华南史前与早期历史考古发现的多处"独木舟"也不乏"边架艇"独木舟船的线索,如浙江萧山跨湖桥8 000年前独木舟、福建连江浦口、广东化州、广西钦州的汉代独木舟等,它们很可能也是原始的"边架艇"独木舟,是数千年前华南土著驰骋浩瀚太平洋的最早的海船遗存.  相似文献   

10.
有明一朝,南京乃全国造船和管理中心。由于隶属关系不同,明代南京造船虽有四部专著,但均未能厘清南京造船的大概情况,致使在讨论郑和宝船的建造时也意见各异。本文认为,明代南京造船厂除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外,还有快船厂、马船厂和黄船厂,所造之船如快船、平船、马船、遮洋船等,涵盖了明代建造的大部分船型。以建造海船为主的快船厂位于新江口地区,与郑和宝船厂的位置重迭,现在被称为宝船厂遗址的地方就是快船厂遗址。本文简要介绍了《南船纪》、《船政》、《龙江船厂志》和《船政新书》,认为这四部专著乃是了解明代南京造船业的基本著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海事局的组织和安排下青岛评估点对海船船员项目的适任评估已经于二○○○年上半年开始实施,并进行了多次的评估.现以<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项目的适任评估的准备及实施情况为主做一个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海船船员进行适任评估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17世纪以迄19世纪后期,清代的中国帆船是东亚海域最具有优秀航运能力的船舶.其中,福建帆船的航运能力更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福建帆船以台湾海峡为主要的活动区域,其航线不局限于台湾本岛、北洋的黄海和渤海海域,更远至东亚海域.在明代,福建帆船的活动海域和部分航路早已为人所知.据<明史>记载,从福州的闽江口至台湾北部的鸡笼山约五更的距离;从台湾本岛往澎湖岛有4更距离;从澎湖岛出发经台湾海峡,7更可达金门岛;从鸡笼山到日本需70更,到吕宋较近为60更.到了清代,中国帆船的沿海航运和海外贸易更加繁盛.从乾隆十九年(1754)广东官员的一份奏折中可以得知.做海上贸易的,均为福建、广东、江南、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的居民.尤以闽人为多,也最具有实力.而广东人则次之.本报告将列举活跃在福建帆船中的金门籍船员的事例为主,并进行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线性模型的舵减横摇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舵减摇技术是一项新的减摇技术,通常其控制器设计所用的舰船模型为通用线性模型,对实际上为非线性被控对象的控制性能要下降.文中依据非线性舰船模型,应用模糊神经网络简化出适应于舵减横摇控制器设计的模糊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广义预测控制器.在典型航行工况下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模糊线性模型和通用线性模型,用同一种方法与参数设计的2个控制器,前者的减摇率可达到40.70%,要高于后者的25.38%.仿真证明了模糊线性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舵鳍联合减摇的鲁棒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保持航向的同时,达到较好的减摇效果,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设计一种舵鳍联合控制系统。根据先验知识,用具有工程意义的带宽频率、高频渐近线斜率、最大奇异值和频谱峰值4个参数构造了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阵,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闭环增益成形算法,将之应用于舵鳍联合减摇的控制中,运用Simulink工具箱得到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在保证航向控制的同时,船舶横摇平均在±2°左右,最大4°,达到了较好的减摇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暨丁毓玲馆长:欣闻贵馆50年华诞,值此馆庆,我谨代表华侨博物院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50年来,以泉州后渚港宋代海船的发掘和新馆建设为标志,贵馆在海外交通史迹的调查、文物资料的征集,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造船文化中有"保寿孔"习俗,即在龙骨上挖出小孔,其中放置铜钱或其它祈愿物品,用以祈求航行平安。而欧洲造船业自古罗马时期即有"桅下硬币"风俗,指在桅座上放置硬币等物以祈求幸运。本文对比了中西方古代造船业中放置祈愿物的类型、位置和演变情况,认为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是因海上长期文化交流所致,保寿孔来源于中国内陆建筑中的"上梁钱"传统,并认为古代中国和欧洲均有在墓葬和建筑物中放置钱币或祈愿物的习惯,这是在海船上放置同类物品的文化基础,而相似的风俗也是促使这种造船文化传播并扩大影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福船源流考     
福船是我国帆船航海时期三大船型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主要的商贸船。这种在福建建造的船舶可能源自一种福建白水郎特有的了鸟船,而它又是从卢循发明的八艚舰衍生而来。尖底阔面、首尾高昂以及具有良好水密性的福建船到北宋末时就获得了"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赞誉,从此成为我国的代表性海船。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福建船还被选作外交使节乘坐的官船,在明朝中叶以后,更因为倭乱的原因,被改造成了各式的战船,并因此有了"福船"的专称。  相似文献   

18.
现代船舶在大型化、远程化、自动化、信息化、舒适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步的同时,一直在节能化和环保化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进和提高,尤其是在利用自然能方面所做的许多努力值得称道.其中,一种设计科幻的三体帆船更是夺人眼球. 该三体帆船的设计不走复古路线,而是从外形到内在结构、系统融入了众多高新科技,进行了多项创新.初看外形还以为是个飘浮在水面非车、非船的科幻体,细看才知道是艘设计科幻而前卫的三体帆船(图1).  相似文献   

19.
开口率是盾构机刀盘的重要结构参数,其大小直接关系到刀盘与开挖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设计1∶10的模型试验,实现了刀盘开口率可调及渣土实时称量,从而间接地实现了对土舱饱满度的控制。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实际出土率与理论出土率相等的条件下,增大刀盘开口率可减小刀盘面而与开挖面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刀盘扭矩,刀盘开口率增大了10%,刀盘扭矩减小约5.8%;在相同的出土率时,刀盘的开口率对地表最大沉降影响不显著;而在土舱近似满舱状态下,刀盘空隙上的渣土对开挖面可起的支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传统船舶的研究起步较晚.在1962年才有2篇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发表.自1978年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研究队伍经过组织和整合,研究工作逐渐有了新气象.1984年组建了中国船史研究会,1985年出版了《船史研究》年刊,由之相继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1991年在上海和2006年在蓬莱先后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船史研究领域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从2000年起迄今,不断有对传统船舶研究的专著问世.以实例说明古船的考古发掘和学术争鸣是推动传统船舶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