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燃机弹性基础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偏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矩阵摄动法定量地讨论了由于制造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所引起的参数偏差对内燃机隔振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在一般的实际参数偏差状况下,引起系统固有频率波动最大达2.899Hz。橡胶元件的刚度波动对隔振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最大,转动惯量次之,机组质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当电力机车上一台转向架的两个轮对分别各由一台异步牵引电动机带动,并由同一台逆变器供电时,牵引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Se对电力机车的性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旦Se值确定后,由于动轮直径偏差带来的牵引电动机电流偏差和牵引力偏差即可确定。此外,电动机本身参数的偏差也对转差特性产生巨大影响,本文考虑了上述所有这些非线性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最佳额定转差率,并结合精确的等效电路进行计算,提出了额定转差率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3.
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参数识别和状态预测均是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内必不可少的功能。以主梁各悬浇梁段高程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建立高程偏差反馈方程,并将其分为测量偏差、参数偏差和系统偏差三大部分;通过引入参数修正系数向量,实现对结构刚度、梁段自重、挂篮刚度、预应力效应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参数的实时修正。以移动挂篮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结构刚度修正系数,以浇注梁段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主梁自重修正系数和挂篮刚度修正系数,以张拉预应力阶段的高程反馈偏差计算预应力修正系数,再根据各梁段在浇注过程的反馈偏差总值计算梁段系统偏差。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GM(1,1)和修正GM(1,1)模型分别对待浇梁段的参数修正系数和系统偏差进行预测,获得了待浇梁段的立模标高。工程算例验证表明:随着悬浇梁段的增多、样本数量不断增大,提出的参数识别方法和计算公式能够较为迅速、准确地识别出各参数的真实值,而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值也能够较为稳定的围绕在真值附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内燃机扭振激励谐值与离散付里叶变换的关系。建立了包括内燃机气缸内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和动力学计算在内计算激励谐值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计算了示功图测试和缸内模拟计算各种因素对计算激励谐值的影响。本文给出了单缸内燃机扭振激励谐值的计算结果,并计算分析了多缸内燃机倒翻激振扭矩的激励谐值,为车用内燃机悬置系统和高性能轿车用内蜕面辅助平衡机构设计提供了激振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常见施工偏差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国内外预测氯离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6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氯离子侵蚀环境下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参数。选择典型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构件,模拟保护层厚度、水胶比等参数的常见施工偏差,在各模型下分析比较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层厚度、水胶比等参数变化(偏差)对预期耐久寿命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与偏差大小、设计参数取值及计算模型的选用有较大关系。保护层厚度不足(-5 mm)的施工偏差会导致预测氯离子侵蚀耐久寿命缩短约20%~40%;水胶比增大(+0.02)会导致预测寿命缩短约15%~25%。可见,施工质量控制偏差对结构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能的影响重大,加强关键参数质量控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L循环(刘氏循环)能够很有效地改善传统内燃机现有状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L循环的全过程并进行工程热力学计算。分析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参量进行最优化计算,使之匹配,可以得到理想的最高热效率。并得出各理想参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预应力参数的敏感性,以徐水河特大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施工监控过程中预应力参数的取值对结构线形和应力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初始张拉控制应力和管道摩阻系数对该桥施工控制精度有显著影响,管道偏差系数和锚具变形、钢筋回缩量和接缝压缩值参数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在连续刚构桥施工时,应重点对管道摩阻系数进行控制,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曲轴扭振相位诊断内燃机故障缸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内燃机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测曲轴扭振信号简谐分量的相位特性诊断内燃机故障缸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依靠先验知识,能简便而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缸号.以6135ZG柴油机为对象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0.5谐次扭振位移的相位角可以准确判断出内燃机故障缸号.  相似文献   

9.
靳志刚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8):146-146,148
通过预应力束伸长量计算公式中各种参数的取值,选择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对预应力束伸长值量测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预应力伸长值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一些措施,使伸长量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以16V280ZJA型柴油机的参数为例介绍了用质心位移法来研究内燃机振动力平衡,数据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通过交叉口进口、出口车道数平衡性的分析来评价交叉口。给出了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车道数平衡性的量化评价指标。以典型的拓宽式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为例,通过实地勘测,计算每相位下的进口、出口断面的通行能力,根据计算结果评价分析交叉口进口、出口车道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公交专用道影响因素,利用延误偏差优度指数建立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结合实例,实现定时控制交叉口参数确定过程,并得到参数与延误偏差优度指数的关系。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均延误,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优先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模拟计算是一种现代化的计算方法,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及时间,从而节约内燃机开发和研究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AVL BOO ST软件建立了某CNG发动机的整机模型,宏观上描述整个发动机的热力学过程,通过全负荷下的速度特性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CNG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主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精度,通过计算比较梁重、斜拉索张拉力、斜拉索的刚度等设计参数在成桥时对主梁挠度、主梁应力和索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主要设计参数有梁重和拉索张拉力,而索的刚度对成桥状态影响不大.通过修正主要设计参数,同时忽略次要设计参数的影响,对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进行施工控制.成桥测试结果表明,拉索索力与成桥线形状况良好,均在误差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其中索力误差小于5%,主梁标高偏差小于65mm.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的动平衡性能对其振动有显著的影响,曲轴设计平衡重以消除或者部分消除惯性力和力矩.对曲轴进行动平衡试验时,为了模拟活塞连杆组产生的惯性力和力矩,需要对曲轴加装当量环.采用图解法,分析了Ⅴ型多缸柴油机的惯性力和力矩的平衡性,以及曲轴的内平衡,设计了平衡重;计算了活塞及连杆组的力和力矩不平衡量,将其当量到曲柄销处以计算当量环质量;建立了带平衡块和当量环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角速度载荷,校核其平衡性.结果表明:曲轴平衡性良好,质心处于曲轴轴线上,当量环准确地模拟了活塞连杆组的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推导了内燃机处于突发工况时,转速波动的变化规律和计算式,并介绍了计算实例和内燃机瞬时转速的测试结果,为设计,改进内燃机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考虑驾驶速度偏差, 建立了多驾驶人、多种车型、多种物资、多仓库点和多需求点的物资车辆调度模型, 分别以整体运输时间最短、整体运输成本最低以及综合整体运输时间与成本最小为目标, 研究了个体驾驶速度偏差对上述目标的影响; 将驾驶人参数加入到遗传算法的基因编码中, 建立了驾驶人唯一性约束、初始地点约束以及物资供需数量约束, 保证每个基因个体中驾驶人分配方案可行, 且物资运输不超供需总量;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随机分配驾驶人条件下有驾驶速度偏差与无驾驶速度偏差时各目标的车辆调度方案。计算结果表明: 优化调度方案满足模型中的所有约束条件; 3种目标下的最优方案中, 驾驶人的分配方案不同, 说明目标函数受驾驶人驾驶速度偏差影响; 有驾驶速度偏差情况下的各目标调度结果均优于相应无驾驶速度偏差的调度结果, 3种目标函数差比分别为3.50%、2.96%和1.13%, 说明驾驶速度偏差对求解质量有一定影响; 驾驶人随机分配时的各目标调度结果均劣于相应最优结果, 3种目标函数差比分别为3.91%、2.47%和1.98%, 说明驾驶速度偏差会影响调度效率, 优化驾驶人分配方案能降低整体运输时间与成本。由此可见, 根据特定的调度目标对驾驶人进行合理分配, 可以得到更符合调度目标、更贴近实际、更经济省时的车辆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硅平面工艺生产设备为基础,设计制作了基于外延衬底的IGBT器件,器件的实测输出电流-电压特性良好,阈值电压在3.7~4.8 V之间.将制作IGBT器件的结构和工艺参数代入PIN二极管模型计算其正向导通压降,并将计算结果与器件的实测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电流区段符合较好;但大电流区段由于模型简化和测试系统寄生串联电阻的影响出现偏差,对于同一导通电流,计算值比实测值约小8%.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原理》是热力发动机(内燃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研究内燃机中的能量转换和性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内燃机能量转换、工作过程与循环、性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分析方法以及新兴技术理论,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内燃机性能研究和改进以及进一步获取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内燃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按具有运动污染源一维非恒定流模型计算隧道内气流速度和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方法,并对新龙门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阐述了内燃机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危害及组成成分,并按牵引功率计算出排污量;分析了影响污染浓度分布的各种因素。对列车在洞内交会地点、射流风机工作时间及风机的送风方向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有利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