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讨论一般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往往运用规划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规划.比如讨论道路交通规划时,往往考虑规划对象的一般性状,根据规划理论,进行交通预测、道路网形式布局、道路横断面和交叉口规划、停车场设置等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规划,而城市的规划又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规划。本文对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关概念、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进行分析,并通过例举宁杭高铁宜兴站的规划、重庆鱼洞的换乘枢纽两个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有交通影响评价指导交通设计。但其是事后评价,无法反过来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依据该规划提出的规划条件,降低了交通影响评价的作用。同时,中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缺乏相对应的交通规划体系,导致宏观综合交通规划难以落实,微观交通影响评价考虑范围有限。基于此,试图构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交通规划体系,明确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内容深度,并以咸阳市文体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规划体系的应用加以分析和实证。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一般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往往运用规划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规划,比如讨论道路交通规划时,往往考虑规划对象的一般性状,根据规划理论,进行交通预测,道路网形式布局、道路横断面和交叉口规划、停车场设置等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结构体系.但是,实际上规划对象在它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肯定存在着个体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前10年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前10年,我国城市交通及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发展迅速,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创新。从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转型与发展、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与居民出行特征等方面回顾新世纪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背景,并介绍新世纪前10年交通规划在理论与技术方法上的转变及创新,包括:交通规划目标的转变、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及土地利用的整合、技术手段与模型理论,以及交通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等。最后,对城镇密集地区城市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高铁枢纽规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城市中心区交通规划、街区交通规划,以及大型活动交通规划等典型规划示例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大量镇村公交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镇村公交的规划内容、规划要点、关键问题及推荐方案等进行重点阐述,并分别从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方面具体分析规划的内容及要点。最后以宿迁市宿城区镇村公交实际规划为例,对镇村公交规划的理论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交通》2008,(1):4
交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制定的《港口规划管理规定》,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该规定,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规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相似文献   

8.
规划工作对变化迅速的发展中地区具有尤为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综合运输 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涉及的一些理念与顶层设计问题.以运输过程的 机理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规划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误区,论述了综合交通 规划中一些常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了编制和审查综合规划时需要注意的关键技 术与方法论.作者认为:综合交通规划的顶层设计与规划目标应以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的 远景发展目标为依据,发挥远景交通发展规划对近、中期规划的整体约束与指导作用, 将服务水平而非网络规模作为规划实施效果的核心评价指标,充分重视规划阶段中的 运营方案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国内瞭望     
《城市交通》2014,(2):95-9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要落实本规划要求,其他相关专项规划要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  相似文献   

10.
从路权分配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响应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分析将路权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和目的,提出与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体系相呼应的路权规划体系框架。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专项规划、交通详细规划、交通设计各阶段规划中明确路权划分的理念、原则、设置要点和相关内容并进行逐级规划传导。将路权规划转化为公共政策,通过完善路权法规政策、编制路权规划技术标准、制定路权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加强路权规划的实施监督,为路权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以青岛市为例,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阐述青岛市对路权规划引导的探索,明确未来路权优化配置发展方向;结合道路功能定位提出各类道路路权分配指引和各城市功能分区路权规划指引,最后,评估了规划路权体系下不同交通方式的公平性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对土地集约利用含义进行拓展,并研究产业规则对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对经济活动与土地空间的一般关系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含义进行拓展,说明产业规划是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之一。在对土地集约利用与具体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一般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说明产业规划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理;最后形成本文的结论,以及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新城区的特点,将公交枢纽导向发展理念引入新城区土地利用模式中,提出了新城区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规划思路,探讨了枢纽区域宏观布局、微观选址的规划方法。并对枢纽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公交枢纽导向发展模式的规划方法是新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的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强制性内容的编制落实问题。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延伸线不宜作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线路选线应以次干路和非骨架性主干路为主,所经道路红线宽度不小于40 m;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不必将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全部作为强制性内容,而应选择其中的骨干道路网络;交通枢纽布局的关键在于枢纽用地控制,客运交通枢纽用地可以根据客运交通枢纽构成按照"分别计算、各项求和"的方法进行估算,货运交通枢纽用地可以结合物流仓储用地、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用地进行估算。最后,以青海省平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城市开发区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方面具备老城区所没有的优势,成片开发的模式较为常见,道路用地相对富余,路网规划应有其自身特色.土地利用特征是路网规划重要的参考因素,道路两侧用地和道路所处区位决定了在该道路上运行的交通流性质。本文在分析开发区独特的用地特,最和布局型式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开发区路网规划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涉及道路网形态、道路等级、道路级配、道路横断面、对外道路和货运道路等六个方面。反思由于开发区用地的某些负面效应而导致在路网规划中存在地一些“先天性”缺陷,从道路规划的角度对用地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规"同步修编,如何做好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回顾武汉市已开展的三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指出既有规划在一体化发展、枢纽衔接与合作、土地开发模式、交通与空间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从交通引领发展、建设枢纽城市、交通规划转型、优化交通结构等方面阐述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规划修编强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高效衔接与互动融合,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城市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往往编制时序不同,导致控规调整后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引导片区土地开发、集散客流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在新城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无锡市蠡湖新城为例,探讨控规调整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基于控规调整后的交通需求变化,提出轨道交通4号...  相似文献   

17.
基于TOD模式的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将TOD理念引入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分析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求,提出了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枢纽导向型规划思路,探讨了适合成长型城市发展的换乘枢纽分类、公交服务分区与公交线路分级的规划模式,设计了以枢纽布局规划为核心的主动引导型规划流程,阐述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包括现状调查、需求预测、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及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将会成为支持成长型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体现成长型城市特色的理想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欣 《城市交通》2008,6(5):11-14
为实现"城市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达到交通供给与土地开发之间的动态供需均衡,除了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还要保障规划有序实施。通过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与土地开发矛盾的关系解析,指出问题的症结既可能来自规划编制环节,也可能来自规划实施环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开发经营、城市管理和政策法规三要素,分别提出保障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一体化开发的对策建议;注重需求引导型城市管理、提高机构协调能力、发挥规划部门协调作用的对策建议;以及寻求各类政策法规相同的适用性和一致的实效性、建立公共交通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其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相关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结合国内外经验,探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范围、空间布局模式、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等要素,并在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提出对应的指导建议。然后,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公共交通主导为目标,从交通接驳设施、枢纽周边道路网络和步行系统三方面阐述一体化换乘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梳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