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交通》2005,3(4):18-18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201是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等规范编制的,图集对典型路面结构设计和抗冻设计作了相关规定,其中典型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轴载交通量、材料、结构层和组合设计、路基、基层、底基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以及制定典型结构的附加说明;抗冻设计包括道路冻深计算和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路面设计的防冻厚度验算。还介绍了路面抗滑指标、交叉口和公交停靠站结构设计、道路补强设计和路基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船舶安全通航水深是港口工程及受限水域船舶航线选择的重要参数,该参数的确定一般是基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进行的,计算中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波浪因素不仅影响最大,而且其不确定性也最大(主要是风对波浪的影响)。在考虑波浪影响时,《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将安全通航水深的富余值与实时风力联系起来。通过将一种成熟的海面风速与浪高的数学模型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实时风速的开阔海域船舶安全通航水深的计算方法.对于船舶安全通航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通技术》2007,4(1):47-47
日前,由交通部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完成的3部技术规范(规程)通过审查,已被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或推荐性行业标准.自2007—05—01起施行。这3部规范(规程)分别是:《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2006)、《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和《水运工程波浪观测和分析技术规程》(JTJ/T277—2006),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高架桥工程设计,对基于新、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验算。结果表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对于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实际设计完全满足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Excel在回弹法混凝土强度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试验是公路、桥梁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本文以《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规程》(JTJ-059-9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2/P(JG)002-92)为标准,编写了回弹数据的Excel电子表格模板。介绍了用此模板计算回弹试验数据的实例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部《公路交通安全手册》(简称《手册》)(初稿)近日编制完毕。《手册》从安全性能的角度对公路的规划、设计、养护改造、路侧环境的改良提供选择方案,以便为公路设计、管理人员和公路投资规划决策人员提供公路交通安全性定量分析的参数和方法,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海通航散货船波浪载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C二参数波浪谱和E1海区的波浪散布图对江海通航散货船的波浪载荷进行了长期预报,并与CCS海船规范和IACS散货船共同规范(CSR)中的设计波浪载荷进行了比较分析,拟合出了应用于江海通航船舶有限元分析的等效设计波高公式.研究表明:江海通航散货船的波浪载荷中垂向弯矩较无限航区海船规范值可降低20%~25%,波浪垂向剪力比《内河航行海船建造海规》规范值增大4%~8%,非常接近CSR规范值,水平波浪转矩比CSR规范值小18%~30%,波浪转矩比CSR规范值则要降低27%~3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落石撞击山区双柱式桥梁的动态响应与损伤,以西部山区一座双柱式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LS/DYNA建立了高精度三维实体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落石参数对桥梁动态响应及损伤的影响,并将桥墩撞击力时程曲线与各个国家规范给出等效撞击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落石撞击桥墩中部造成的损伤相比其他位置大;落石速度对于撞击力峰值的影响更为显著,而落石质量大小对桥墩被撞击时的撞击力持续时间及最大水平位移影响更加显著;桥墩损伤程度是随着落石动能增加而增加,而落石质量大小对桥墩损伤程度更为显著,且落石质量增加使桥墩的损伤形式更偏向于斜截面受剪;我国《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撞击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偏小,设计不太安全,日本道路公团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的撞击力峰值吻合良好,建议工程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镇至大同高速公路K72+500—K77+600段软基路段进行了沉降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工后沉降不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中采用了相应的处治方法并提出对应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措施,从而确保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引言 众所周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新规范)是在2004年实施颁布的.原《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简称旧规范)同时废止。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是按照旧规范设计的现有桥梁,  相似文献   

11.
欧洲、加拿大及美国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基于概率的桥梁极限状态设计规范,研究成果包括欧洲规范、加拿大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以及早期的安大略省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标准体系的美国桥梁设计规范.总结了在7年的漫长历程中,从最初的决策研究发展AASHTO LRFD桥梁规范,再到最终于1993年草案审查与通过的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钢筋混凝土涵洞在运营后期常因结构刚度较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由于施工便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但是由于国内尚无相应完整的设计规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波纹钢管涵洞的应用。在综合比较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结构材料相关取值,论证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并推荐采用加拿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4.
宋亚光  田野 《北方交通》2010,(4):120-122
根据应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4.3及6.4.4条公式计算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时出现异常结果的情况,应用数学方法及工程实例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证。在特定条件下规范公式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就2011年《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的水泥路面结构设计新理念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计算应用的新方法,可为广大公路工程建设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介绍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关于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方法,随机抽取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分别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对比分析评定结果,得出两者对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特点,为各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对填石路堤的压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现行《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中却没有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填石路堤的压实定额。因此。只有通过现场试验路和工程实践编制补充定额,才能较合理准确地计列该费用。  相似文献   

18.
从相关设计规范修订及最新版的《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对铁路活载的有关规定着手,提出八三墩能否在现行铁路中-活载条件下正常使用的问题,结合铁路活载提高所引起的八三墩梁跨结构相关参数改变情况,说明为确保安全应对相关参数进行检算,并提供了算例。  相似文献   

19.
李国春 《北方交通》2012,(2):102-10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在当条件受限时,隧道出口至前方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在山区高速公路的立交设计中可能难以满足要求。结合实际对隧道出口至互通式立交最小安全距离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