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大连客运站为例,建立大连铁路客运站进站旅客疏散微观仿真模型。并对大连站旅客到达数、购票人数及安检人数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连站的流线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在旅客高峰期车站设备不足,增大旅客排队时间。提出有效建议减轻旅客等待时间。结果证明,模型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铁路旅客购票需求是列车票额分配的重要依据,各区间旅客的购票需求即为旅客的出行需求,在预售期间有不同的趋势规律。本文基于旅客购票历史数据,分析同一季节不同区间旅客的购票分布,提出区间旅客平均购票强度的概念,利用购票强度来描述预售期各OD票额的动态需求。将购票提前天数、购票渠道、单次购票人数、出行OD和票价等旅客购票行为的关键特征变量作为影响预测日期的属性向量,提出了非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对预售期每日的区间旅客购票需求进行预测。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3.
旅客运输体系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分析了中外旅客运输体系的演变过程、一般规律及中外旅客运输体系模式的差别,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旅客运输体系演变的基本因素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和不同时期旅客运输需求及其变化,国情是形成不同国旅客运输体系差别的根本因素。因此在选择旅客运输体系模式时,既要把握世界旅客运输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更要认清本国的国情,从而才能形成合理的旅客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灰色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客对车站服务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一情况,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和智能性为基本因素,建立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构建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客运专线车站上,对其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车站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沪宁城市群为例,对城市间旅客运输需求总量、空间分布和运输方式的市场分担率进行研究和预测。文章着重分析影响城市间旅客需求的因素、旅客时间价值和出行广义费用的确定、空间分布模型参数标定和检验及各运输方式市场分担率预测等问题,并且认为高速度、高密度、大容量的铁路旅客运输是城市问(特别是大城市间)旅客运输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首先,从旅客的历史出行记录中,构建基于共同出行关系的旅客社会网络;然后,构建旅客个体偏好模型和旅客关系偏好模型;最后,基于旅客偏好模型给旅客推荐座位.在民航领域的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偏好模型能够有机地将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结合起来,较好地描述旅客对航班座位的偏好.  相似文献   

7.
航站楼旅客离港流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机场航站楼旅客的离港流程,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减少延误并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对上海虹桥机场航站楼旅客离港流程的调查和旅客行为分析,用Service Model软件开发了该机场航站楼旅客离港流程的仿真系统.对典型日的航班数据的仿真分析发现,安检是旅客离港流程的瓶颈环节.提出了消除流程瓶颈的措施.优化后的安检效率提高了42%.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客联程联运发展关键问题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露阳 《交通标准化》2014,(15):100-102
旅客联程联运是一种新型的运输组织和服务模式,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很少.介绍旅客联程联运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进旅客联程联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发展旅客联程联运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旅客联程联运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特性以及旅客需求结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数学表达,结合实际调研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检验,模型中变量间相关性以及模型的拟合优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机场旅客吞吐量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中重要指标难以选取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四个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不同机场旅客吞吐量因素的重要性排名有所不同,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却相似,包括城市GDP、总人口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这些影响指标的提取,将为构建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模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铁路出行旅客进行类别划分,是简化旅客乘车选择问题研究的重要策略.根 据成都-武汉段既有线与新线的旅客调查数据,以旅客的各类主体、出行特性作为属性 变量,运用分层聚类法中的凝聚法进行变量聚类,将具有较大相关性的变量--时间价 值与月收入、出行目的与费用来源合并.然后根据简化的旅客属性变量指标集,运用近邻 传播算法对旅客进行样本聚类,并引用CH、Hart 及IGP 等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最佳聚类 数.指标值表明,将铁路出行旅客划分为6 个类别时,具有最好的聚类效果.调查数据中旅 客乘车选择结果亦显示,不同类别的旅客对客运产品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偏好.  相似文献   

12.
旅客聚集规律是高铁车站站房设计和流线组织的重要指标,到站旅客聚集规律对车站旅客工作组织尤为关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对兰州西客站的调查结果,分析始发列车旅客聚集规律,利用MATLAB软件拟合旅客到达时间分布曲线,推导出曲线拟合函数,对某一始发列车旅客聚集规律进行预测,通过实际数据对比验证函数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车站客流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常规铁路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设计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课题的调查资料,提出了客运专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概率统计法,该方法是根据车站聚集人数变化的概率分布来确定车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它首先需要确定旅客出现最高聚集的瞬时T1和各待开行列车旅客提前到达车站的概率分布P(χ),在计算车站各列车出发前全站旅客聚集人数Ki的基础上,选取最大的Ki为该车站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论文并以新广州站为例介绍采用概率统计法计算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通过管理优化提升高峰期长途汽车站旅客设施的服务能力,根据汽车站旅客聚集过程建立旅客聚集人数模型,按单位人均候车面积指标将汽车站旅客设施服务水平分为A、B、C、D、E共5级,计算了天津市八里台汽车站高峰日的分时段旅客聚集人数,发现旅客设施在C级及以下服务水平的营运时段达52.63%,通过提前检票、满载发车等措施改进管理措施,可使站内旅客聚集人数减少25.98%、不高于C级服务水平营运时段降低为2.63%。结果表明,改进管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旅客设施服务能力,提前检票和满载发车是高峰期长途汽车站设施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了旅客出行习惯和列车晚点,建立了铁路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模型.在模型中,在出行时,乘坐6:00~9:00出发列车的旅客一般在列车出发前5~60 min到达客运站,乘坐21:00以后出发列车的旅客一般在19:00~21:00达到客运站;在晚点调整时等级越高的列车具有越高的优先权,晚点时间与运行时间成正比.计算结...  相似文献   

16.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西航站楼的建设分两期实施,均涉及到航空旅客在航站楼内部的交通出行问题,是否建设旅客捷运系统是一个规划控制因素以及服务水平的关键.建设航站楼旅客捷运系统的前提条件是旅客出行流量以及服务水平要求,航站楼内的旅客由于出行路径的不同,快速输送系统的布局与旅客流在航站楼内部的分布密切相关.针对虹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内部旅客流进行预测分析,相关研究结论和成果在内部旅客快速输送系统规划方案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旅客满意的感知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客需求结构分析和实际调研结果,设计与构造出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层次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航站楼内旅客空间行为模式研究,对航站楼满足不同属性旅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研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内出发旅客的空间选择行为进行大致细分。将国内出发旅客的行为路径聚类为5种空间行为模式,并分析了旅客性别、年龄、收入等基本属性在这5种空间行为模式上的不同分布,说明机场航站楼商业设施对女性旅客的吸引力更强;中青年旅客容易在非职能区域发生停留行为进而引发消费活动;未在机场乘过机的旅客对航站楼各类商业设施有强烈的兴趣;收入水平与旅客对机场非职能区域的选择概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通过分析航空旅客空间行为模式差异,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提升机场管理水平和空间布局优化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探寻旅客出站检票行为特性入手,在观测出站检票口旅客到达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旅客到达时间分布拟合。建立到达率、服务率及服务台数均可随时间变化的旅客出站检票排队模型,并给出排队模型的递归求解算法,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验证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旅客出站检票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出站检票时间为3.16s。单列高铁列车旅客到达出站检票口的总时间与出站总旅客数呈对数关系,旅客到达出站检票口的时刻服从正态分布;所提出的排队系统运行指标递归求解算法的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在递归计算过程中划分的单元时间段长度越接近最小平均服务时间,递归算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越高。  相似文献   

20.
对高速铁路车站——大连北站的旅客流数据进行了视频采集和分析,建立了不同设施的旅客流参数关系曲线和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客速度服从正态分布;旅客流量与密度、速度与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水平通道处的速度与密度呈线性关系,楼梯处的速度与密度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但关系曲线为指数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