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优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方式,首先根据高温养生过程中马歇尔试件内部水分蒸发规律的检测结果,初步设定多个第二次击实时间点,然后对比研究不同第二次击实时间点及不同击实搭配方式对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第二次击实开始时间及击实搭配方式。结果表明,60℃高温养生过程中,第二次击实时间点选择在15h且采用"60+15"击实搭配方式成型的马歇尔试件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被广泛应用到道路再生工程中,但是对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成型养生方法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击实成型和养生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装入试模后经过双面各击实50次,然后将试件连同试模侧放在60℃鼓风烘箱内养生至少40h,取出试件马上双面各击实25次,然后试件连同试模侧放到地面上,室温冷却至少12h。然后脱模测定的技术指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制作马歇尔试件是马歇尔试验的基本试验,试件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探讨了最佳油石比预估、试件矿料用量、击实温度、击实时间和试件高度等方面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特殊的压实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按照不同集料类型、击实次数、拌合及击实温度条件,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并测定空隙率,评价各因素对空隙率的影响,进而分析混合料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3种不同类型冷补沥青混合料(乳化类、溶剂类和反应类)的强度形成机理基础上,以AH-70为基质沥青成型相同级配的3种冷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并测定其马歇尔稳定度和单轴抗压强度,以此评价材料的初始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差异较大;乳化类和溶剂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较低;反应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由于加入固化剂后发生放热的化学反应,其初始强度明显大于其他两类的.通过吹风加热,能够提高乳化类和反应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缩短道路开放交通时间.  相似文献   

6.
最佳含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是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比较不同成型方法对这两种设计参数影响,分别采用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确定最佳含水量,振实成型确定的最佳含水量为3.4%,重型击实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3.8%.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分别制备马歇尔试件和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确定出最佳乳化沥青含量都为4.0%,说明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设计方法、旋转压实确定最佳乳化沥青含量具有相同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温拌技术的关键是温拌外加剂.不同的温拌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效果不同,从而需要经过具体试验来选择合适的温拌外加剂,以达到理想状态.研究4种温拌外加剂对AC-13混合料的降温效果.试验方案:用同种级配及油石比,对不同外加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检测试件空隙率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外加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达相同空隙率时的击实温度进行对比,确定降温效果最为明显的外加剂,并与热拌SBS改性沥青击实试件相对比,确定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及大量室内试验基础上,对影响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性能的成型方法、养生方法和二次击实等因素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泥含量为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第一次双面击实100次、60℃烘箱养护2h后继续双面各击实25次的试件,得到测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较为理想,并通过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添加了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最佳成型工艺,笔者从有可能影响马歇尔试件孔隙率和劈裂强度的因素着手,设计实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添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制备马歇尔试件时,应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及水泥的初凝时间。建议拌合好的混合料等接近可拌合时间时进行装模,双面各击实50次,然后置于40℃烘箱养护2 h,取出后双面各击实25次,40℃烘箱养护至恒重,移入室温放置12 h后脱模。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一般都采用马歇尔击实试验(双面击实75次或50次),其试验操作简单、易学,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较为容易满足,因而在各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应用广泛。但随着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吨位、高性能压路机的广泛应用,以及道路重载车辆的增多,采用此传统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往往存在密实度偏低、油石比偏大等问题,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压实度超百现象,室内的混合料设计指标无法有效进行施工现场控制。而路面通车后又往往会较快出现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这些都表明马歇尔试验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一些工程开始采用其它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如Superpave的旋转压实等,所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可以更佳。Superpave旋转压实方法与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压实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符合现在大吨位压实机械对混合料的压实功,并且一些工程经验表明旋转压实设计得出的油石比明显小于马歇尔方法的油石比,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往往较好;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马歇尔设计方法由于试验方法简便、成本低、工程技术人员易于接受等原因,其使用仍较为广泛。为克服马歇尔法所存在的缺点,提高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针对沥青路面中使用较为广泛、路用性能要求较高的AC-13沥青混合料,通过提高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对不同击实次数成型的马歇尔试件进行测试,检测其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分析提高击实次数后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了各种混合料组成参数时矿料间隙率的大小.提出了通过控制矿料间隙率来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马歇尔实验和车辙实验来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2.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结合9种级配、3种沥青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通过大马歇尔法、superpave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建立了3种混合料设计方法之间混合料体积及力学指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重载交通条件下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最佳含水率OWC的确定方法以及试件成型的养生温度等进行改进,以完善和简化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改进后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最佳流体含量OFC作为乳化冷再生混合料外加水的控制指标优于规范要求的最佳含水量OWC指标;提高试验养生温度至110℃,可以获得与规范60℃养生温度相似的结果,并能够缩短试验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能满足或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砼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抗冻融破坏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内外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方面的经验,对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评价,在最佳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下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将再生的混合料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基层,实践表明其满足相应的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作填料拌制沥青混合料,采用大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代替矿粉作填料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将粉煤灰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作填料拌制沥青混合料,采用大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代替矿粉作填料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将粉煤灰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康亮 《交通标准化》2011,(13):92-94
为更加合理地使用乳化沥青对旧路进行冷再生,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9.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直接影响着路面冷再生后的质量,目前各施工现场均直接采购成品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乳化沥青材料,其性能要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在材料技术性能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可为施工单位提供最优的集料合成级配、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拌和用水量。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掺三种不同乳化沥青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松散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良好,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下成型的试件能满足抗压回弹模量大于800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