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坤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25-28,133
以广东某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上面层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为依托,从原材料与级配的确定等方面阐述了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性能,并与同级配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均要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其低温性能比SBS改性的略差。确定了布敦岩沥青改性AC—13沥青路面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分别对密级配AC—13和间断级配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通过测定其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来评价其水稳定性能,并与采用SBS改性沥青和A—70普通沥青的对照组相对比。结果表明:密级配AC—13和间断级配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分别为4.64%和6.28%;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残留马歇尔稳定度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分析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影响、高温下沥青质析出情况、不同类型胶结料与不同级配岩沥青组合效果展开试验分析,并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试验确定了影响岩沥青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岩沥青级配、拌和温度对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选择橡胶粉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橡胶粉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掺量条件下,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布氏粘度,进而评价其高温性能;同时分别对AC—13型和SMA—13型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表明,适量橡胶粉可以改善基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佳掺量为15%,且SMA—13型混合料比AC—13型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选取自制高黏剂、HRM 环氧树脂为改性剂,分别与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两种复合改性沥青;同时设置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通过沥青基本性能试验、老化试验和黏度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提升效果;以3种沥青为胶结料、PAC-13沥青混合料为基础级配,制备出3种排水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强度试验、渗水性能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高温稳定性试验等室内试验,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排水沥青的各项性能提升效果明显;相较于传统排水沥青混合料,两种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分别提高了24.5%、19.1%,渗水性能分别提高了2.4%、7.8%,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提升了15.3%、6.5%,动稳定度分别提高了30.2%、88.8%。  相似文献   

6.
采用AC-13级配进行配合比研究,对10%、20%和30%BRA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矿料、级配类型相同的情况下,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抗滑、抗渗性能都得到了改善。综合考虑不同掺量BR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BRA的最佳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7.
由于材料内部结构的差异,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尽相同。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MS0)与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TSR)结果显示,玄武岩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一定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消石灰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对于AC—13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与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消石灰效果良好;对于AM—13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鸭绿江大桥ERS铺装体系中的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SMA-11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对高粘高弹沥青以及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SMA-11进行了试验,并与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粘高弹沥青以及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均优于普通改性沥青及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更适宜用于钢桥面铺装中,高粘高弹沥青高温粘度较大,在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以及沥青在管路中的流动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道路工程,探讨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并以SMA—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例,对混合料的材料选择、级配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辽宁SMA路面工程实践,结合两种改性沥青在路面上面层SMA13L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不同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为沥青路面实际施工前的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胡琦  张迅  任毅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74-77,97
以A-70石油沥青为基质沥青,掺入3%布敦岩沥青,对AC-20C沥青混合料改性.在室内开展相关材料和配合比设计试验,对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并与同级配SBS改性沥青AC-20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RA改性AC-20C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相比,其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更优,而其低温性能略低于后者,但满足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温稳定性是评价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合理控制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保证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类型、油石比、胶粉掺量这三个因素对橡胶沥青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级配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橡胶沥青类型、油石比、胶粉掺量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针对SMA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分析评价了旧SMA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老化程度及级配变化状况,通过添加再生剂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添加新料恢复SMA混合料骨架结构。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确定级配组成及最佳油石比,并结合室内试验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再生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对SMA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在现有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考虑矿料级配进而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试验级配,油石比为4.9%,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加12.7%,冻融劈裂强度增加2.7%,最大伸缩应变增加3.8%,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SMA混合料的组成特点、材料要求,通过马歇尔试验进行了SMA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了SMA混合料的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检验了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周烨  张健 《北方交通》2011,(5):38-39
本文介绍了SMA混合料的组成特点、材料要求,通过马歇尔试验进行了SMA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了SMA混合料的最佳级配、最佳沥青用量,检验了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良好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条件下,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本文将根据工作实际经验简要讲述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践对OGFC13和OGFC9.5两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通过室内试验对两种级配类型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黏沥青OGFC13混合料各项性能良好,且OGFC13的原材料选择较为便捷,适合工程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型号、不同孔隙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分析了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对排水功能的影响,不同类型、不同结构沥青材料和空隙率对马歇尔稳定度及水稳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混合料的连续空隙率随混合料的总空隙率增大而增大;不同改性沥青,相同矿料级配的混合料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基本相同;不同结构的混合料设计空隙率相差很大,油石比也不相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少量纤维稳定剂,其力学指标也能达到高粘度沥青的性能;大空隙率沥青混合料满足水稳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外加剂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开展不同类型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或温拌添加剂SAK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能够提高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尤其是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其180?℃旋转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指标与纯橡胶沥青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表现为: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SAK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纯橡胶沥青混合料;经验证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具备稳定的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