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记者5月23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和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第五代新型磁浮列车工程样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时速可达160km以上。这是国家"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  相似文献   

2.
<正>"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是首个项目定向委托企业组织实施的试点重点专项,旨在探索研究"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央财政共同出资,共同管理,促进成果在出资方推广应用,促进重大成果转化落地"的组织实施模式。本专项共部署10项重点任务,其中7项重点任务委托中国中车组织实施,将形成600 km高速磁浮、运营时速400 km及以上高速列车、时速250 km及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高速列车等系列重大成果装备。  相似文献   

3.
从贯穿"设计研发—产品制造—运维保障"全寿命周期的高速列车本构安全技术体系架构出发,详细介绍了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本构安全典型技术项点,尤其是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关注的防火、碰撞及防冰雪技术;结合高速列车产品技术及运维需求前景,展望了高速列车本构安全保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乘坐高铁的出行体验和服务质量,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司拟研发400 km/h高速动车组。文章结合我国科技部"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项目研究成果,主要从运行能力、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角度着重探讨动车组运营速度由350 km/h提升至400 km/h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研制的600 km/h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于2020年6月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成功试跑。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系统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600 km/h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该项目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负责,汇集国内高铁、  相似文献   

6.
正35月23日从国防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领衔研制的新型磁浮列车工程样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时速可达160 km以上。有关专家指出,本次运行试验成功,是国家"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中速磁浮交通核心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磁浮交通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列车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长定子永磁直线同步牵引+永磁电磁混合悬浮"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牵引效率高、设备更换维修方便等特点。通过对牵引和悬浮系统的  相似文献   

7.
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同组建了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 Laboratory of Video System Technologies)(简称实验室,VST-R).  相似文献   

8.
简讯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84-85
▲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正式成立2011年12月9日上午,依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厂商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北京嘉苑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铁路》2011,(12):75-79
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12月9日,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北京嘉苑饭店隆重召开。实验室以"探索适用技术,推动持续创新;把握现场需求,提升应用效益;融合  相似文献   

10.
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科技部2008年重新认定的湖北省首批86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也是湖北省首批150家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被授予"湖北省创新型企业"称号。公司自2000年创立以来,在学习并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电、液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已获得国家专利60余项。其中"动车组全自动微机控制轮对压装机"项目被科技部列入2007年创新基金专项,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轨道交通装备类产  相似文献   

11.
提出北京"智慧地铁"的发展原则、目标及总体构想。按照"坚持导向、创新引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统一标准、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北京智慧轨道交通蓝图,加强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引领,进一步提升北京轨道交通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北京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2.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高架轨道景观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此需首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专家和公众认同的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选用“目标—指标层次结构”模式,就是AHP层次分析方法,从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2个方面去构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并以重庆轻轨2号线中的2个有代表性的区段景观,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经实例验证,本文建立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能够具体体现出高架轨道景观的差异性,并能反映具体差异点及差异程度。可明确量化地反映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评价等级和其中单项指标的景观等级,并具有可比性,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在PPP建设模式下,加强轨道交通规划场站综合开发是解决建设运营的资金筹措、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PPP模式下天津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相对比,结合天津市轨道交通综合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优势,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问题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权重计算,得出缺乏政策引领及高昂的金融债务对项目的实施影响最大的结论,并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建设在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合作及融资模式时,还应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客运服务优质性、运营成本、行车组织的安全性与灵活性、折返能力和远期发展等主要影响因素,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运行大小交路的方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运行大小交路的最优方案:小交路路段为中春路站——杨高中路站,大交路路段为松江新城站——杨高中路站。  相似文献   

15.
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地铁设计规范》、《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在桥梁抗震设计标准、分析方法、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及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各规范的设计原理及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设计规范》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法较为简明,便于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概念更加明确,设计方法更加具体,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状态把握也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6.
津滨轻轨9号线是连接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骨干轨道线路,对天津市双城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依托天津市轨道交通AFC票务数据,整理分析津滨轻轨9号线的现状客流特征,包括其客流增长规律和客流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津滨轻轨在地铁5号线开通后,对城区客流服务的增强等内容。基于客流特征,研究分析津滨轻轨现状和规划的功能定位,指出其现状功能混杂带来的问题,进而结合远期规划和相关情况,给出相应建议。分析研究津滨轻轨功能定位,对其未来的扩能和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简述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车辆的牵引方式和系统结构,并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蓄电池牵引集成技术及其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构成、系统功能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但功率因数问题一直是困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问题,常常导致电力部门的高额罚款。为提高功率因数,需对无功补偿方案进行研究。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供电系统综合功率因数的分析计算,研究几种无功补偿方案,并最终确定一种新的综合无功补偿方案。研究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案应根据自身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综合功率因数分析计算或实测分析,来综合考虑采用高压、低压侧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方案;在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主所设SVG+各车站变电所0.4 kV侧设APF的综合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20.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通过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工作,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对有关规划依据、规划目标、发展模式、远期和远景规划的关系、交通疏导型(SOD)和规划引导型(FOD)线路、多种交通方式衔接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做好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