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建高速公路悬臂浇筑连续梁桥跨越地铁高架桥及铁路隧道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工程措施不当或高空坠物,对运营地铁高架桥造成影响,危及既有桥梁行车安全;新建桥梁桩基施工引起既有隧道沉降,若不均匀沉降过大,将导致既有隧道衬砌开裂,影响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和城轨交通安全运营。本文以跨地铁高架桥及城轨铁路隧道的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依托,对桥梁基础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结构及围岩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存在的交叉影响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可为同类工程安全评估及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青岛某酒店基坑开挖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施工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地铁隧道临近基坑的施工控制关键因素,提出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的控制要点,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控制性爆破施工、针对性支护体系和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连续观测,确保爆破震动速率符合安全要求,支护体系与地铁结构符合安全距离,结构变形处于安全状态,进而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建设和运营期间,需要对隧道结构变形进行连续的监测,传统人工测量监测手段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为保证地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和在建线的正常施工,将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变形的实时监测过程中。监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地铁工程建设或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既有地铁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进行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及时发现病害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文章结合北京地铁某2条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实例,讨论了在不同工艺、不同埋深、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沉降情况,探讨了隧道结构监测的必要性,以指导后续隧道结构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5.
输水暗涵下穿地铁五棵松站工程专项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总干渠暗涵下穿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隧道开挖顶部距车站底部仅为3.667 m,工程施工存在较大风险.为确保穿越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的结构和运营安全,对正在运营的地铁五棵松站的隧道结构、轨道结构进行专项监测.在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展基础上,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测点布置及数据处理、监测工作实施情况、信息反馈及报警制度进行全面分析,最后详述监测及分析结果.实践证明,专项监测工作的实施确保了既有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建立基于三维全景监测技术的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武汉地铁3号线跨江段进行了监测;建立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实现地铁隧道健康监测数据的转换、汇集和传输;编写Java与Matlab语言交互与调用程序,开发相对应的监测功能软件模块,实现全自动全站仪、倾角传感器的远端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以及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断面数据的解析、计算、拟合和分析功能。使用MVC(模型视图控制)以及Struts框架等相关Web框架搭建技术,对软件平台进行了框架搭建,并将开发的监测模块、评估模块集成至框架中,研发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软件,为实现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分析与决策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与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病害检查与地铁安全保护区隧道设施保护管理各自独立,洞内结构病害信息与外部巡检信息无法进行实时的交互与分析。基于Web Service技术和Java编程语言,以某地铁某安全保护区运营隧道为实例,通过研究隧道结构设施内外关联技术,研制了Web端管理系统及手持巡检终端,实现了隧道结构洞内外信息的实时关联与获取,进而为运营期的隧道整体结构安全与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8.
地铁隧道结构稳定与地铁运营安全及舒适性紧密相关,地铁运营阶段的变形监测是确保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为探究地铁隧道基准点布置复杂情况,如点位破坏、集中布点与基准点距离变化等因素对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影响,依托南京地铁某保护区的地铁变形监测数据,试算并讨论基准点数量、位置分布等因素与设站点精度间的对应关系,得出基准点数量与仪器测角精度是影响设站点精度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给出地铁水平位移监测在满足精度要求条件下更加优化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此,采取隧道底部钻孔注射超细水泥浆的治理方案,并通过跟踪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注浆治理方案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注浆之前应首先进行隧道渗漏治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沉降治理效果。超细水泥因其浆液颗粒小、和易性好,可有效充填和固结砂层,同时避免注浆扰动基础引起的隧道二次沉降。通过跟踪监测,治理后的隧道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监测结果表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缝处沉降量最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超前管幕起到了防塌作用,但其自身施工引起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9.52mm,选用时应慎重;侧洞管幕施工完成时,变形缝处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且道床与隧道间发生严重脱离.采用抬升注浆和充填注浆分别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及道床与隧道间脱离进行处理,最终将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量控制在16.75 mm以内,道床与隧道间脱离区域被有效填充,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在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保证铁路运营安全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建立FLAC三维数值模型,对南京地铁S8线某段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宁启铁路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对铁路路基采取地基注浆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地基重新进行计算,同时制定了地基变形监测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时,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由地基和施工参数共同作用组成。在地铁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时,对铁路地基进行的注浆预加固保护措施和盾构掘进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的动态调整,保证了地铁隧道施工期间该铁路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加密,外部作业活动与地铁结构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尤其是位于地铁隧道结构正上方的外部作业活动在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对地铁隧道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外部作业设计方案是保证地铁隧道结构运营安全的关键.以市政高架桥上跨地铁隧道结构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市政高架桥扩大基础方案、桩基方案在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对下部地铁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上跨地铁隧道结构的市政工程应尽量采用跨越地铁隧道结构的形式,将其荷载传递到地铁隧道结构两侧,确保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当市政工程基础与地铁隧道结构竖向净距较大时,可采用扩大基础方案,但应保证作用在地铁隧道结构上的附加应力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针对该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变形的特点,结合其他软土地区地铁隧道运营监测经验,对其地下暗埋段和敞开段的差异沉降及接口位置的相对位置变化开展健康监测,为隧道结构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地铁事业迅速发展,隧道工程数量显著增加,随着运营服役时间的增加,隧道病害呈批量显现,如不能及时整治维护,将会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而对隧道的运营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天津等富水软土地区,地铁渗漏水现象较为严重,而由于渗漏水和环境湿度过大造成的材料劣化也成为天津地铁隧道的主要病害。本文从检查项目的种类、分项评价量化指标、隧道运营状态评价标准与分级等方面出发,对国内3部地铁隧道运营状态评价规范进行比较与分析,针对目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天津地区地铁隧道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隧道结构区段综合性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地铁隧道整体运营状态评价方法,为隧道结构的安全服役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地铁运营期间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将静力水准仪和位移计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位移(变形)实时监测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地铁隧道运营安全监控问题。由于列车振动及空气动力的影响,会使传感器发生震荡,导致监测信号当中含背景噪声,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很好地消除了背景噪声,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隧道监测数据缺失导致信息丢失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况,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运营地铁的结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压缩和重构,减少对原始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压力,以提高获取的地铁健康相关数据的信息完备与可靠性,为隧道结构健康安全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运营地铁隧道安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在获取完备数据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性视角,采用云推理综合评估运营地铁隧道的可靠程度,以及时掌握运营地铁的安全状态,并找到影响其可靠性的关键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最后以武汉地铁2号线长汉区间监测点的累计沉降作为数据样本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压缩感知能使监测数据重构以获得完备数据,再利用逐级云推理得到安全风险等级云图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对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健康检测,是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简要介绍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检测的特点及相应的检测项目、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南宁地铁2号线岩溶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展现和分析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进行隧道穿越区域的岩溶塌陷风险评价;针对不同岩溶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根据施工信息和监测信息在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上进行地铁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进而采取不同防治措施,以及进行隧道安全预警预报。基于BIM与GIS结合应用的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了地铁隧道结构模型宏观地理环境,可为地铁隧道结构安全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深港客运专线某隧道下穿地铁3号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客运专线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利用三维强度折减法,对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整体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时,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竖向位移为5.4 mm,与监测结果较吻合,满足运营要求;整体模型安全系数为3.78,夹岩保持稳定。根据计算与监测结果可知:近接工程安全。最后,提出相应设计对策,应采取管棚作为预支护措施、旋喷桩改良地层、复合式衬砌结构,采用控制爆破开挖减少对地层破坏,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相似文献   

20.
隧道透水是越江地铁工程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探明越江地铁防水可靠性对保障地铁隧道运营安全至关重要。采用层次-熵值组合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铁隧道透水灾害风险因子进行汇总分析,得出越江地铁隧道运营期防水可靠性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对该隧道工程运营期防水可靠性进行风险评价,得出隧道运营安全等级,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论认为,层次-熵值组合法综合考虑主观性与客观性,所得指标权重更加科学,构建的越江地铁隧道运营期防水可靠性风险评价模型适用性好;其中,管片拼接质量、地基承载力和结构抗渗等级为系统安全关键节点。研究成果为越江地铁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