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客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约占客车碰撞事故的50%~60%。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包括假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内的大客车车体有限元模型,对不同速度下营运大客车的正面碰撞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分析了无任何保护措施、佩戴安全带及佩戴安全带且安全气囊起爆三种事故形态下乘员头部HPC值、胸部压缩量和大腿骨轴向接触力等伤害值。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带对于驾驶员的保护意义重大,为营运大客车乘员保护设计以及合理制定营运大客车正面碰撞法规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比研究A类防撞等级中F型混凝土护栏和直壁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性能,建立两种护栏与客车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显式动力学模块,控制仿真碰撞的试验参数,将大客车模型以规定的初速度和碰撞角度进行计算机仿真碰撞试验,从车辆的加速度、车辆运行轨迹、护栏的最大动态变形量等方面综合对比两种护栏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相比直壁式护栏,F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安全性能、导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路侧安全设施碰撞的单车事故数量逐年攀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阐述了欧盟EN1317.2法规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涉及护栏防护等级与试验类型的规定,护栏自身特性、车辆及乘员安全性等性能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以N1型普通防护试验为例,选取某型乘用车与半刚性两波梁护栏实车碰撞,对护栏自身特性、试验车辆及车内乘员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对某型乘用车与半刚性两波梁护栏相关研究及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沃尔沃卡车在被动安全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而通过近几年的技术研发,沃尔沃卡车在主动安全方面也在不断的前进,在这当中,让车与车之间通过"通话"避免恶性碰撞以及"电子副驾驶员"的研究尤其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李笃生  伊雷 《运输经理世界》2010,(3):I0007-I0007
沃尔沃卡车在被动安全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而通过近几年的技术研发,沃尔沃卡车在主动安全方面也在不断的前进,在这当中,让车与车之间通过“通话”避免恶性碰撞以及“电子副驾驶员”的研究尤其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多相流碰撞磨损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背景,是材料破坏或设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国内外多相流碰撞磨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影响碰撞磨损的因素有颗粒碰撞壁面速度、碰撞角度、颗粒浓度等方面;对多相流磨损的研究由实验方法向数值计算方面发展。颗粒碰撞对多相流防、除垢技术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模拟仿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客车正面碰撞中不同乘坐位置和不同约束条件下乘员损伤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客车上三种典型的乘员约束条件:无安全带约束、两点式安全带约束和三点式安全带约束,详细阐明了约束条件和座位位置对客车正面碰撞事故中乘员损伤部位的影响,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有利于提出合理的客车乘员约束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汽车理论和制动性性能的分析,建立包含汽车运动、车轮运动和车轮纵向摩擦力的汽车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汽车模型、制动器模型、轮胎模型和PID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模型,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并利用PID控制器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为主要输出量,仿真研究汽车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均可实现对车辆性能的有效控制。研究结果为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汽车安全标准,国内外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研究与发展状况,提出了通过对汽车碰撞进行模拟计算来部分地取代与改进汽车碰撞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交通仿真在道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由于其严重程度的加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于道路安全性的评价非常必要.事故统计方法和交通冲突方法是现在应用较多的道路安全评价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仿真的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并用一个范例介绍了应用交通仿真对道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判断汽车座椅骨架的结构合理性,文章利用ANSA建立了某乘用车座椅骨架总成及假头型有限元模型,对该座椅骨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与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的头枕吸能性仿真试验,得到前四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头枕前碰仿真分析加速度时间历程图。结果表明,该座椅骨架自由模态频率避开了人体最敏感的共振频率范围,整个碰撞过程假头型减速度超过80 g的连续作用时间未超过3 ms。  相似文献   

12.
耒宜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导致原中央分隔带单坡面混凝土护栏有效高度减小,防护能力不足,因而需进行护栏改造设计。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3种改造方案并进行对比,对推荐方案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实车碰撞试验验证。本项目的设计及研究结论,对同类高速公路大修项目的护栏改造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从泄漏分析与检测、在线仿真、运行优化与储气调峰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管道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针对仿真软件易用性、高度集成的建模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展深入研究,以加强对管道的控制及提高管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数和车辆保有量日益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公路护栏碰撞问题也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进行专项研究。文章通过分析公路护栏问题存在的现状,研究国内外护栏规范水平差异、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护栏碰撞问题囊括的运动学、动量定理、质量及能量守恒法公式,并对车辆碰撞公路护栏的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得出评价及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交安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视频监控、盲点探测、自适应巡航、道路偏离预警、前端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大波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技术逐步应用于道路运输领域。2018年,我国道路运输事故数据统计显示,"两客一危"车辆事故明显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分别比2017年下降10%以上,但社会影响仍然很  相似文献   

16.
避障路径规划是智能车技术的关键部分,对智能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正确的选择规划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初步选定人工势场法规划路径,仿真得知传统人工势场法规划出的路径存在局部最优、碰撞及达不到目标点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人工势场法,通过改变势场函数和设定初始条件来解决此问题。最后,为了规划出能够同时避开静态和动态障碍物且能到达目标点的理想路径,在改进人工势场法中加入速度元素,经过仿真,证明了基于速度的改进人工势场法在智能车避障路径规划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二分之一车体四自由度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应用FIS Editor工具箱,建立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主动悬架系统特性的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被动悬架的性能指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车身垂直加速度峰值下降了43.3%,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峰值下降了31.1%,前悬架动行程下降了35.5%,前轮与路面的动载荷的峰值下降了26.3%,有效地改善了汽车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汽车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隧道围岩支护作用关系是隧道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影响隧道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当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衬砌结构会膨胀或收缩,由于受到围岩的约束会产生围岩温度被动反力。文章通过建立简化的圆形隧道分析模型,得出了围岩温度被动反力随衬砌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围岩温度被动反力的因素,并采用既有隧道衬砌置换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温度被动反力是衬砌温度变化量、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以及围岩材料参数的函数,可以进行量化计算;在衬砌施作初期,由于水化热的影响,温度被动反力增长较快,峰值达到0.4 MPa左右。随着水化热的消散,温度被动反力逐渐减小。研究成果可为衬砌围岩松动压力现场监测提供一种温度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维持顶管施工开挖面稳定,支护压力的设定必须小于被动极限支护压力。文章根据开挖面极限平衡,提出了超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在粘性土中适用的开挖面被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依照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大直径顶管的被动破坏模式;再基于破坏模式,给出了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思路;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所提方法进行对照,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最后与其它理论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出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圆柱体破坏模式为超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的被动破坏模式,该被动模式与埋深无关;提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而且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在实际工程中适用;水平圆柱体模式计算方法能够用于层状、均质粘性土中,应用条件是顶管开挖面只处在一个土层内;其得到的计算结果合理地低于其它方法,且偏安全;得到的被动极限支护压力随埋深直径比增大而增大,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相动车运行安至技术条件》最新版即GB7258-2012正式发布,并将于9月1日开始实旋。在我国大型客货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仍较低的背景下,新版国标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补充升级。标准中就客车主动、被动安全性有哪些要求,公共汽车的站立人数核定及运营范围有何规定,公共汽车应急逃生和客舱固定灭火装置有何特点,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限速装置如何规范,等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和确定。标准主要起草人龙朝阳认为,新版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国客车制造、使用和监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