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线形设计的运行车速安全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行车速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采用设计速度对应的指标设计的公路,仍需要采用运行车速来检验其线形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交通部新发布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给出了运行车速的计算模型及线形设计的安全性检验方法。该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使用《指南》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指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宣财 《公路》2007,(3):22-27
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关于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应一致”的理解分歧,将会对隧道平面线形设计、工程规模、自然环境以及行车条件等产生重大影响。分析、探讨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规定为“线形应一致”的含义,尝试通过安全性分析,基于运行速度与交通安全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平面线形与纵断线形的组合设计,是线形设计的最后阶段。过去,我们的公路设计工作中有所考虑,有的设计人员也进行一些组合设计,但那主要是对等级较低的公路做了一些工作。关于线形调和的问题,因公路标准高低不同,其必要性也不一样。对较高等级的公路如何进行线形的组合设计,新《标准》作了规定,主要考虑,在进行平纵面组合设计时,突出的是要满足驾驶人员的视觉与心理的要求,这是因为驾驶人员以高速行车时,是通过视觉、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的感觉来判断线形的。视觉是连接公路与  相似文献   

4.
公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行安全.文中针对基于设计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参照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结合实体工程,通过计算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对线形安全性进行分析,优化公路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即将颁布的《车用柴油》标准及其颁布的意义。着重介绍了新标准改进项目和新标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公路隧道线形的安全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殷瑞华  朱光仪 《公路》2003,(3):140-142
现阶段国内公路隧道设计的标准基本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由于其局限性,对隧道洞口的平纵线形以及洞口与洞外的路线线形连接,规定中模糊性较大,使得许多设计单位虽然在隧道勘察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标准合适,但在隧道建成后往往在洞口容易出现行车安全事故,本文试图阐述线形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供同行讨论,以使隧道的线形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早期修建的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条件和施工技术限制,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大,不良线形组合路段频繁发生由对向车眩光引发的交通事故。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防眩设施的要求单一,实际工程设计中未根据道路线形条件对平纵曲线路段防眩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文中以贵州省G60沪昆(上海—昆明)高速公路贵新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线形条件、运行速度和道路宽度对防眩设施设置影响的分析,建立防眩板间距、高度计算模型,结合相关规范提出符合当前运行环境的防眩设施设置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依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笔者对“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施工图进行了路线安全性评价。通过计算运行速度,评价其协调性来评价线形的均衡性;在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相差较大时对平面、纵面、停车视距、超高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检验,并对《指南》中部分规定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9年5月1日起,新排放标准《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正式实施。新排放标准与老排放标准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新标准增加了用于检测的OBD诊断仪,对检测仪器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和参数限值及排放检验流程进行了调整。本文主要解析了新标准中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实地调查了贵州省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状况,采集了山区四级公路平曲线半径、纵坡、竖曲线半径等主要线形指标。统计分析了上述各指标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所能达到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相关指标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山区低等级公路线形组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线形指标条件下,平纵组合路段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山区四级公路大部分路段可满足相应的设计标准,但公路线形连续性较差、圆曲线和纵坡指标取值较低、不利行车安全的平纵组合路段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国内公路隧道设计的标准基本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由于其局限性,对隧道洞口的平纵线形以及隧道洞口与洞外的路线线形连接,规定中模糊性较大,从而全国许多设计单位在隧道勘察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标准合适,但隧道建成后往往在隧道洞口容易出现行车安全事故.本试图从这些内容阐述线形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以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过程中线形的确定和与控制问题,详细阐述了其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应的线形概念、推导过程及线形控制要点,并以无应力状态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案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座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数值分析,从设计线形开始,连续推导出成桥线形、成拱线形、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用以指导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公路线形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测试驾驶员的注意需求,结果显示注意需求与运行速度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结合现行公路线形一致性评价中的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ΔV85,最后得出注意需求与线形一致性的关系。研究结论对现行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GB 13057-2014《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已于2014年10月10日发布。本文对新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和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使高速公路线形风险评估最终有一个量化的综合评估结果,并克服现有线形风险评估方法的缺陷,在线形风险评估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将运行速度协调性线形评估和驾驶员心理指标线形评估相结合。评估过程中综合考虑驾驶员因素及线形本身的影响,规避两方法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量化的高速公路线形风险评估综合指标——线形风险指数,实现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评估的多元考虑。以湖南某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对3名驾驶员心率变异指标及实时车速进行采集,采用线形风险指数对试验段线形分段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将2009年至2012年试验段交通事故情况与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验段线形风险指数与路段事故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线形风险指数进行高速公路线形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和《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无锡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专门邀请省内部分专家及本市部分检测站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真学习了新标准,同时,对新标准中的检测设备选型、检测参数确认、检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下社会形势的迫切要求与新标准施工体系的涌现,对多年所授《路面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实践性地提出了路面施工技术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内容,突出了思政建设与在线教学的根本与所在。为《路面施工技术》课程的与时俱进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公路线形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也对部分指标提出了限值,但大多集中在下限值的研究及限制上,对指标多优于规范一般值的平原区高速公路的研究较少,对其指标上限的取值依据不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对其2009—2014年事故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事故集中路段的鉴别,发现平原区高速公路影响交通安全的线形指标主要为小偏角、大半径、长直线、长曲线等,并从这些方面建立了线形指标与事故率间的关系,为平原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取得高精度的顶推施工槽形组合钢梁桥线形,提出采用传递矩阵法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工况的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选择节段间预拼角及梁段末端倾角作为线形控制参数,对顶推施工过程中各种线形状态之间的传递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描述拼装状态线形及顶推状态线形的传递方程表达式。以钱江八桥实际工程为对象,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槽形组合钢梁顶推施工的线形控制,并对线形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测点线形误差为±1.0cm,成桥及安装状态等各工况的线形满足要求,采用的基于传递矩阵思想的理论方法可以实现对槽形钢梁顶推施工线形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桥梁工程中,较大的基础沉降不仅改变桥面线形,严重的还将改变结构受力状况,降低结构的安全度。文章分别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沉降计算方法,对某在建的一座斜拉桥的群桩基础进行计算,考虑群桩基础产生均匀沉降,得到群桩基础的中心沉降分别为6.3cm和5.52cm,并对两种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建议对于桥梁工程中的群桩基础有必要进行长期的沉降观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