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由交通流三参数速度、流量以及密度所构成的基本关系图是研究交通流内在运行特征的重要工具。以上海市城市快速路感应线圈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断面数据的集成计算,对基本图的完整性、离散型以及具体形态差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检测断面位置是造成部分快速路基本图数据缺失或离散性大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形态的流量-速度图与密度—速度图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基本图形态与交通流运行状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流量、速度和密度是道路交通流的三个基本特性,并构成了交通工程学的交通流基本理论。利用上海快速路系统埋设线圈采集的交通流数据,深入研究南北、内环、延安等三座高架快速路的交通流特征,分析“流量-密度-速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评价快速路交通运行状况的量化指标,并进一步标定出快速路交通流非饱和以及过饱和2种状态的道路车流分配模型的路阻函数。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二环快速路微波检测器采集流量数据的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能反映二环路运行状况的关键检测器对应的路口或路段,这样交管部门可以通过协调相应关键路口或路段来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既可以减轻工作负荷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得到基于流量的综合服务水平指标函数,可以此来标定道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中城市近十余年建设快速路的经验表明:城市快速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快速路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状况和实施效益。结合规划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出以设施后评价、交通运行后评价、城市交通一体化衔接后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经验和教训组成的城市快速路规划实施后评价方法体系。利用该后评价方法体系,对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进行规划实施后评价,以指导未来城市快速路建设。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市快速路转向交通流量大、线形设计标准低,快速路立交匝道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利用上海市快速路3年事故数据和交通流量检测数据,以上海市浦西地区快速路立交匝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在匝道上的行驶特征以及车辆交互特性,将立交匝道划分成出口段、衔接段和入口段及左转匝道、右转匝道等5个研究单元,针对各单元分别建立负二项模型分析匝道几何设计及其组合参数、交通流特征对于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段及入口段的安全性与几何特征的联系较为紧密;迂回式左转匝道相较于右转匝道受几何线形影响大;流量越大、长度越长,事故风险越高,但出口段的长度与事故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出口处为直线、入口处存在长直下坡路段、入口处线形与主线差异大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差;迂回式左转匝道上存在过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将小半径曲线设置在出口处,会极大增加事故几率。  相似文献   

6.
郑舸 《上海公路》2012,(4):76-80,14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区位特点,决定了其投资估算不能够完全按照市政编制办法进行编制。为此,通过对比分析公路、市政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上海市现行编制办法,找出三种办法之间的差异,并结合上海市快速路的特点,依据相关计费规定及计算依据,重新构建出了合理的上海市城市快速路投资估算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快速路与常规道路功能明确及两者的有效衔接为目标,针对目前交通分配模型应用中没有考虑道路功能、忽略次要道路等问题,基于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提出考虑避免快速路短距离出行的有效路径路权值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设计.对构建的路网采用改进后的模型进行路网流量分配,结果显示,比较原有的分配模型,由于减少了短距离出行分配量,快速路及其节点所承担流量得到降低,而与其平行的常规道路被有效利用.而且,根据避免或减少快速路短距离出行的流量分配结果,便于识别与快速路平行或衔接的常规道路,为快速路路段与节点的设计、与快速路平行或衔接道路的改造,以及快速路与常规道路衔接段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交通流固定检测器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正常天气条件和降雪条件下北京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的差异,定量描述了降雪对北京市快速路流量和平均运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雪条件下,快速路流量约下降约39%,速度降低10~20km/h,来车时距普遍增加2~4s,饱和流率下降约25%。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北京市不同降雪强度下快速路的流量和当量流量水平下平均速度的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东西-南北向快速路立交是南宁市快速路体系中的重要节点,近期对于东西向快速路的全线贯通具有重要意义,远期是两条快速路流量转换点。介绍其项目背景、建设条件、主要技术标准及项目设计方案,进而为该立交后期的设计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快速路已成为支撑整个道路交通系统运转的关键,昆明市二环快速路系统是昆明主城区的核心交通骨架,承担着区域快速迂回交通和过境交通的功能。交通评估是掌握城市快速路系统道路功能状况,交通流运行状态的有效工具,能够为交通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基于速度分布的快速路宏观评估模型、服务水平评估模型、通行能力评估模型、自由流车速评估模型等方法,从交通运行状况和道路功能两个方面对昆明市二环快速路系统进行了评估,旨在通过科学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清  张存保  陶存新 《公路》2007,(7):132-136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能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从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现状入手,进行了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探讨并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能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结合汉十高速公路应急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了高速公路应急预警信息系统的需求,探讨并建立了高速公路应急预警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徐州城东大道快速路是徐州市快速路网中东西向的一条重要射线,是城东片区交通性干道之一。京福高速节点位于整个工程的中间偏东位置,其串联着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城东大道快速路以及京福高速等重要的交通集散系统,交通功能极其重要。现状京福高速节点为双喇叭互通立交,只服务于城东大道地面道路,随着城东大道快速化以及徐州东站东广场扩建的逐步完善,节点交通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与完善,改造难度大。基于徐州东站东广场总体交通组织,对节点改造提出了三种方案并分析了优缺点,通过对这种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及高铁站相互沟通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由于运营管理者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路况实时、全面地了解和控制,所以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视频联网监控系统经历了模拟视频、数字视频、远程网络视频阶段。它作为现代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的现状以及工程实例,从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互通立交桥是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到快速路主线的服务水平以及快速路疏散、分流城市交通的能力。现阶段,由于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交通环境的限制,不能获得立交桥区大量的实测数据,使得应用观测数据研究立交桥区通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应用仿真软件——VISSIM,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为研究对象,在仿真模型标定和验证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设计,得到了立交桥区各部分及整体的通行能力值,为互通立交桥的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复杂路网条件下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特征,并在阐述高速公路的理论最优收费费率可得性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的步骤和特点,研究一种改进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制定的思路及方法,对方法中涉及到的广义交通阻抗进行修正,并对其涉及的参数赋值给予说明;然后借助随机用户均衡(SUE)配流算法完成交通流分配及收费费率制定所需数据序列的计算;最后,通过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计算来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复杂路网条件下存在高速公路的理论最优费率,用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得到收费费率值。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趋势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本质需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密度、交通量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阶段特征进行了综合判断和展望。论文分析认为:我国高速公路在新世纪头20 ̄30年间将处于网络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大规模集中建设,论文中的数据分析和基本结论将为制定高速公路发展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通信系统是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负责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交换,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从设计及施工角度,介绍我国当前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通信系统的通信管道及通信系统,可为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交通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上交通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摄像机对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上交通量数据进行大量调查,运用AutoScope2004图像处理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1车道交通量随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及其离合流鼻端长度变化而变化的经验模型,运用此经验模型与美国HCM模型进行比较,得出我们的模型不但改进了HCM模型,而且更适合我国实际。该模型可以为合流区通行能力分析、交通管理和几何设计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