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向水泥搅拌桩是众多软土地基处理中有效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相比,效果明显。依托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实际工程,对平原湖区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数据及其处治软土地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具有桩身搅拌均匀、成桩质量好、强度高等优点,其承载能力及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经济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结合上海S32高速公路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加固处理的应用,介绍了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通过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试验分析,论述了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工程特性,初步提出了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并介绍了软土地基处置的原则及必要性;基于实际工程案例,研究了水泥土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土地基中的运用效果,并分别计算和分析了3种设定工况下不同路堤填土高度的路基工后沉降值(路中)以及工后沉降规律。通过总结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与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相比,长桩+短桩形式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更为有效,它不仅能提高地基承载能力,而且能减小路基工后沉降,压缩工期,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土搅拌技术,解决了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试验段采用大直径、钉形、双向搅拌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超过20 m的深厚软土地基获得成功,这一开创性的成果大大拓宽了水泥土搅拌桩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在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相近的情况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较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具有更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晶  经绯  邵俐 《路基工程》2007,(4):32-34
结合连云港地区某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对水泥搅拌桩处理海相软土地基与未进行深层处理的天然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及沉降速率进行初步对比分析。证明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减少地基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原斜坡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单向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困难这一问题,结合镇雄车站地基处理施工,通过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分析表明:斜坡软土成因复杂,软土成分、土层性质差别大,是导致单向水泥土搅拌桩难以成桩的主因;通过对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斜坡软土经过扰动后,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原状土的30%左右,黏聚力为原状土的15%左右。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增加空搅”的正反向旋转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并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大大提高了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具体工程项目软基处理为例,比较了常规水泥搅拌桩存在的问题以及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优点。实践证明钉形搅拌桩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进行了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桩顶和桩间土应力及软土中不同位置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分析了2种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荷载分担比、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等变化规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端承型搅拌桩较悬浮型搅拌桩可以明显减少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与工后沉降;由于桩土刚度差异导致的桩土差异沉降引起了桩间土承担的荷载向桩体转移,桩间土承担的附加应力减少,桩土应力比增大,桩体荷载分担比增加,进而加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较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差异沉降大,桩间土荷载转移现象更加显著,固结速率也更快;水泥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排水通道作用并不显著,但因其模量较桩间土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复合地基固结。  相似文献   

9.
依据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在南京至常州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砼心水泥土搅拌桩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机理,通过对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沉降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出砼心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优于水泥土搅拌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搅拌法因施工简便,造价低,能有效改善地基土性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返浆问题,给施工进度、经济等带来一些麻烦。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阐述了利用搅拌桩顶的返浆铺平作为基础底面的下盖层,以褥垫层进行找平的新方法。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沉降量比常规方法约减少一半,由于返浆层的存在,增加了桩的上部土层刚度,有利于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地基的沉降,缩短了工期,并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处理在上海郊区高速公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郊区环线A30北段高速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介绍过湿土的处理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的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和薄壁管桩法,根据路段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施工技术和进度要求,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固土桩是目前工程中处理深层软基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以满足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该文以重力式挡墙的深层软基处理为例,阐述了加固土桩在重力式挡墙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主要问题是地基强度低,路堤沉降量大,沉降不均,路堤易失稳。采用数值方法对塑料排水板、碎石桩和刚性桩三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刚性桩的刚度远大于桩间土的刚度,因此承担了大部分路堤荷载,仅有小部分路堤荷载由桩间土承担,刚性桩能很好地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碎石桩能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改善软土的渗透性,处理效果差于刚性桩,塑料排水板仅能提高软土的渗透性,因此处理效果最差;②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时,路堤最易发生失稳破坏,碎石桩次之,采用刚性桩处理软土地基时,路堤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处理中广泛采用滨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没有重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性质与滨海软土地基工程性质的差异(分布厚度、分布规律、物理力学特性等不同),处理方案缺乏针对性,投入大而收效差的现状,在分析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划分为薄硬壳层地基、厚硬壳层地基、夹层型地基三种典型地质结构形式,并针对不同的地质结构提出了适宜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桩网复合地基在海南博鳌机场跑道道槽区软土地基处理的适用性,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桩网复合地基在博鳌机场跑道道槽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在设计选线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工后沉降较大,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结构的强度。因此,需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减小路基沉降。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的工后沉降,对设计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土工格栅加筋方法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黄石合兴闸重建工程软基处理为例 ,对土工格栅加筋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道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而换填技术是处理浅层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针对益阳东部新区外环路软土地基问题,在考虑经济及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前提下,选取碎石土换填技术进行软基处理,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及理论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搅拌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地基等5种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靠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高速公路管理、设计、施工、研究单位的67位具有丰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和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软土深度情况下各种软基加固方法的可靠性程度评价结果。研究显示,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从高往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管桩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换填轻质填料、排水固结法、搅拌桩复合地基。当软土深度超过20m时,一般宜采用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0.
结合福安某厂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分析了其基本原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对有代表性区域的地下水位、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触探和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