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在侧滑试验台上做试验确定的车辆侧滑量与车轮外倾角及前束值间的映射关系,提出利用RBF神经网络对车轮定位参数优化识别的方法,并编制相应的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识别出车轮定位参数,并能指导检修人员进行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值调整。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车轮定位参数动态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车轮定位参数动态测量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将车辆前进时的侧滑量作为已训练好改进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根据网络的输出值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车辆行驶时的车轮外倾角与前束值,从而实现在侧滑试验台上对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值的测定,并依据测定结果有效地指导检修人员进行车轮外倾角与前束值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关系对车辆轮胎磨损及高速直线行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车辆行驶里程与外倾角、前束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Adams/car建模分析车轮跳动对定位参数的影响并找出轮胎异常磨损的主要因素,运用双滑板侧滑试验得出车辆侧滑量最小时的前束值,并对外倾角和前束值进行了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4.
遗传算法在车轮定位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在侧滑试验台上做试验确定的车辆前进或后退时的侧滑量与车轮外倾角及前束值间的映射关系,介绍遗传算法在车轮定位参数测量中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测量出两车轮定位参数,并可有效地指导车辆检修人员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轮具有的保持自动返回直线行驶的能力称为转向轮的稳定效应。它是通过转向轮的定位角来实现的。研究表明,转向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与外倾角对车轮侧滑的影响比较大。当车轮前束值与外倾角匹配不当时,车轮就可能在直线行驶过程中不做纯滚动,产生侧向滑移现象。当这种滑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汽车转向车轮无横向滑移的直线滚动,要求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有适当配合,当车轮前束值与车轮外倾角匹配不当时,车轮就可能在直线行驶过程中不作纯滚动,产生侧向滑移现象。当这种滑移现象过于严重时,将破坏车轮的附着条件,丧失定向行驶能力,引发交通事故并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侧向滑移量的大小与方向可用汽车车轮侧滑检验台来检测。  相似文献   

7.
汽车前轮外倾角与前束值匹配关系对车辆轮胎磨损及高速直线行驶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直线行驶过程中路面激励使得车轮相对于车身上下跳动,前轮的前束和外倾必然会随着车轮跳动而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前束角和外倾角的几何关系,采用Adams/car分析前轮跳动对前束和外倾的变化,对悬架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车轮跳动时外倾角与前束角得到合理的匹配。  相似文献   

8.
前轮定位对轮胎磨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汽车维修》2006,(7):36-37
在车辆安全检测中,侧滑量的检测是检查前轮定位参数中外倾角和前束的配合是番恰当,其标准为车辆通过侧滑板时侧滑量不得超过5m/km。若超出标准,则表明车轮外倾角与前束的匹配不合适,轮胎会出现异常磨耗。但在实际检测中,经常遇到侧滑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但驾驶员仍反映“吃胎”严重,检查轮胎,也会发现在接近胎面的边缘处沿轮胎圆周有异常磨耗痕迹。本文即根据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对轮胎磨耗的影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汽车侧滑一般是指前轮侧滑和制动侧滑。前轮侧滑是指前束和外倾角不匹配(外倾角产生的侧向力和前束产生的侧向力不平衡),使汽车在直线行驶时产生向左或向右的偏移现象。它反映的是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制动侧滑是制动时汽车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两轴车)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肖文 《汽车维修》2002,(6):43-44
侧滑是指由于前束与车轮外倾角配合不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垂直于汽车行驶方向,使轮胎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它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变差,增加油耗和加速轮胎的磨损.为保证汽车转向车轮无横向滑移地直线滚动,要求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有适当配合,当车轮前束值与车轮外倾角匹配不当时,车轮就可能在直线行驶过程中不作纯滚动,而产生侧向滑移现象.当这种滑移现象过于严重时,将破坏车轮的附着条件,丧失定向行驶能力,引发交通事故并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1.
悬架K&C特性在底盘性能分析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出影响车辆转向特性的各种因素,并用悬架K&C参数定量化;提出车辆在常用车速直线行驶时期其前束角和外倾角应尽量为零,以保证轮胎磨损尽量小,并建立了行驶时前束角及外倾角的表达式;将各向力作用下的变形统一为悬架及轮胎刚度,并分析了各种刚度的意义;通过悬架K&C特性计算出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研究操纵稳定性及底盘电控的虚拟车辆,并在Carsim和ADAMS软件中实现.  相似文献   

12.
紧凑型扭杆弹簧悬架是普及型轿车中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悬架结构形式。它属于纵臂式悬架,只能用于后轮,且不能用于转向轮,因此其定位参数只有车轮前束和外倾角两种。决定后轮定位参数的主要是与纵摆臂中制动鼓定位销轴空间有关的轴和孔的加工精度。对其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车型为例进行了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3.
微型车悬架设计的好坏对车轮跳动时前轮前柬和轮距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微型车的悬架刚-柔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要目标法”对悬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悬架空间结构的几何形式。经过优化,前轮前束和轮距随车轮跳动时的变化范围大大减小,极大地改善了微型车行驶过程中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The lateral force of a tyre is a function of the sideslip and camber angles. The camber angle can provid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a vehicle by increasing or adjusting the required lateral force to keep the vehicle on the road. To control the camber angle and hence, the lateral force of each tyre, we can use the caster angle of the wheel. We introduce a possible variable and controllable caster angle ? in order to adjust the camber angle when the sideslip angle cannot be changed. As long as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s are steering together according to a kinematic condition, such as Ackerman, the sideslip angle of the inner wheel cannot be increased independently to alter the reduced lateral force because of weight transfer and reduction of the normal load F z . A variable caster mechanism can adjust the caster angle of the wheels to achieve their top capacity and maximise the lateral force, when needed. Such a system would potentially increase the safety,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vehicles. Using the screw theory,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he kinematics of a variable caster and present the required mathematical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camber angle as a function of suspension mechanism parameters and other relevant variables. Having a steered wheel about a tilted steering axis will change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wheel with respect to the body of the car.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required kinematics of such a suspension and extracts the equations in special practical situations. The analysis is for an ideal situation in which we substitute the tyre with its equivalent disc at the tyre plane.  相似文献   

15.
悬架导向机构硬点灵敏度分析及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转动张量,结合矢量代数法,建立了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并对硬点作灵敏度分析.从提高操纵稳定性和降低轮胎磨损的角度出发,采用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悬架跳动中轮心处侧向滑移量、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仪通过一次优化就能得到满足不同偏好的悬架硬点坐标.  相似文献   

16.
贾红伟  章骏 《天津汽车》2011,(10):32-34,62
为保证车轮外倾角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设计误差满足设计公差要求,文章基于空间几何方法简化的外倾角计算公式,以国内某车型为基础,从零件设计尺寸公差和总装装配过程出发,对麦弗逊式悬架形式的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偏差与装配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外倾角的影响范围,为整车制造过程中控制外倾角偏差以及提高整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考虑汽车车身侧倾转向的3自由度仿真模型,研究了车轮外倾角对汽车高速转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轮正外倾角、后轮负外倾角有利于提高转向稳定性,特别是在大转角的危险工况可以避免发生侧滑和侧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