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分析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差异,通过运营隧道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收集,从隧道本体结构及设施、外界环境、交通特性3方面出发,对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 1)与公路隧道相比,城市道路隧道在结构方面的运营风险较大; 2)城市道路隧道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公路隧道低,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使其社会风险较高; 3)在城市道路隧道运营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扰动对于结构安全的影响和运营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西南复杂山区52座典型在役长大公路隧道运营10余年来逾2 500件安全风险案例的调研,以及西部高烈度地震区、高山峡谷区的国省干线运营隧道震害、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调查分析,结合境内外公路隧道安全风险相关文献,对复杂山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典型风险事件和风险致因进行细致梳理、辨识归类和分析。分析得到:建立了公路隧道安全典型风险辨识框架体系;交通事故是山区公路隧道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风险事件,其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间分布上隧道洞口影响段事故高于隧道中间段;交通环境是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最主要的因素,需特别重视交通事故和易燃易爆品运输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复杂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导致公路隧道结构性损伤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的人为因素却是运营期隧道各种病害的重要诱因;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因素贯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加强隧道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辨识、防控十分必要,才能全方位、彻底有效地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韩直  陈成  王振科 《隧道建设》2019,39(Z2):1-7
为分析交通事故尤其是危险品运输事故对隧道运营带来的潜在危害风险,首先,通过改进个人风险接受准则法对隧道运营危害风险进行量化,假定隧道同时只发生1 次交通事故,将事故造成的危害分为原发性危害和次生性危害,建立隧道运营危害计算模型,对不同跟踪车所造成的司乘人身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案例结果表明: 1)在高峰小时,有危险品运输情况下隧道运营危害提高22. 05%,说明隧道中混合车流会极大提高隧道运营的不安全性; 2)次生性危害增长尤为显著, 故危险品运输车事故对跟踪车辆带来的二次事故后果更加严重。最后,据此提出隧道运营组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隧道运营期事故的发生,基于国内外190个公路隧道典型事故案例,识别并提取56项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邀请专家评估其可能诱发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危险程度,并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实现风险因素分级.主要结果为:1)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实现风险因素的"概率-危险程度"分级;2)针对不同事故层次,实现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因危险品运输车辆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的重大火灾屡屡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西省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九岭山隧道为例,给出公路隧道危险品运输事故灾害等级及应急救援流程,并按照风险最小原则,提出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公路隧道时的交通管制措施,制定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水下隧道除工程投资大、技术难度高而外,其运营管理也面临诸多困难,防灾救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公路水下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可能极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分析了公路水下隧道运营事故的特点,给出了公路水下隧道事件分类及等级,建立了公路水下隧道突发事件预警等级;针对公路水下隧道的结构特点,系统性地提出公路水下隧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和作业流程,并以火灾事故为例,简述了应急救援措施,以期为公路水下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公路隧道运营期交通事故整体特征及伤亡状况,对2001-2017年国内发生的121起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开展统计分析,分别从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车辆类型以及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事故发生量与该地区公路客货运输量成正相关,但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事故量占比远大于其交通运输量的占比; 2)事故类型以车辆相撞为主,且轿车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多; 3)每年1、4、5月的事故发生量较多,每天16:00-18:00事故发生率最高; 4)中隧道(500 m<L≤1 000 m)的事故平均伤亡人数最高。最后结合交通事故伤亡情况等级划分,分析各因素对事故伤亡影响权重,得到造成伤亡的最不利组合为“特长隧道+货车+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隧道运营中照明能耗较大的问题,详细调研了广西地区20条公路隧道的能耗状况,研究了公路隧道照明能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分为不可调控因素及可调控因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量化研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 3年间全年单位长度耗电量分布区间118.30 kWh/m~1 229.10 kWh/m,能耗消耗情况差异较大;2)短隧道在近3年单位长度耗电量降幅最大,说明短隧道的节能潜力较高;3)通过影响因素强弱对比分析,照明控制方式和洞外亮度对能耗影响程度较大。该结果可供后续开展公路隧道照明的节能降耗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和探讨了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特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中出现的3次小工程事故和原因;基于流变效应和地下水渗流研究成果,综合制约隧道安全运营的相关因素分析,评估了龙头山公路隧道工程运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属交通事故多发段,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道路通行能力将降低。对隧道运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全面,将导致无法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加剧隧道事故危害。文中以张涿(张家口—涿州)高速公路东马各庄隧道为例,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公路隧道及交通事故模型,通过隧道运营安全因素分析,从交通流、交通量、持续时间等方面分析隧道内交通事故对隧道通行能力的影响,以更大程度实现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1.
苏保锋  胡江碧 《隧道建设》2022,42(3):363-371
为解决隧道区域事故率偏高且危害性较重等问题,首先,分析隧道常见事故的致因和归纳传统隧道交通事故的应对策略;然后,借助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移动通信、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的技术进步,构建基于5G通信的隧道区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框架,并探讨基于该框架的创新性风险规避策略。本研究顺应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趋势,契合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的目标需求,通过完善隧道区域的综合预警机制,变传统的隧道事故被动应对为积极主动预防,为实现隧道区域交通要素的智慧化、提升司乘人员的行车体验、增强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彦民  曹振 《公路》2005,(4):186-191
高等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由于车辆密度大。在隧道运行时排出废气多,影响隧道中空气质量。如不采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新鲜空气置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将会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同时汽车行驶在隧道内会散发出烟雾,掀起粉尘。降低隧道内能见度,不利于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隧道内因交通事故而塞车时,甚至发生火灾的特殊情况下,通风就显得越发重要。而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确定是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它依赖于诸如交通量、气流速度、废气标准等复杂因素。GZ40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单洞长34079m,本文结合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运营通风进行了技术设计,并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蕾  邱锋  夏永旭  韩兴博 《隧道建设》2019,39(8):1301-1307
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准确率,以西汉高速秦岭某隧道群的496起交通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的道路环境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预测类别选定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通过贝叶斯模型、随机森林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严重程度、伤亡情况和持续时间进行预测,根据准确率和稳定性确定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时最为可靠,准确率约为84%; 2)在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和伤亡情况进行预测时可优先考虑贝叶斯模型,其对重大或特大事故的预测准确率高达50%; 3)选择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绝对误差为20 min时模型准确率将超过70%。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发展较快,为增强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梅花箐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辨识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梅花箐隧道整体风险等级最终评定为Ⅱ级,总体风险水平可接受,但其施工技术风险等级评估为Ⅲ级,施工期间应采用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工程建设风险,以策安全,并确保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奎  王志强 《隧道建设》2017,37(2):150-159
统计分析了83例国内外铁路隧道运营期事故资料,研究了铁路隧道运营期间主要灾害类型、原因及防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铁路隧道运营期间主要灾害类型有火灾、列车碰撞、脱轨及衬砌剥落;2)铁路隧道运营期防灾应以隧道火灾为重点,同时兼顾列车碰撞、脱轨和隧道衬砌混凝土剥落等灾害;3)隧道内旅客列车火灾的主要原因为列车车辆关键部位故障、人为因素、列车车辆缺陷致列车碰撞或脱轨;4)依据土建设施规模及隧道结构分布特点,长大铁路隧道(群)运营期防灾模式可选择定点停车疏散救援模式、全长或局部范围内随机停车疏散救援模式;5)铁路隧道防灾涉及基础设施、铁道车辆和运输调度,应建立铁路隧道运营期灾害防范体系及预警系统,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建忠 《公路交通技术》2009,(6):133-136,143
提出多准则评估模式对公路隧道事故救援方案进行评估,以救援到达时间、车辆产生延滞、所需交管人力与救援危险程度为准则,建立公路隧道事故救援策略多准则评估模型,并以AHP法对救援方案准则进行权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