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的研究,论文从实车应用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ABS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滑移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以车轮角加速度为辅助控制目标进行了逻辑门限值控制,基于电控制动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利用Car 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整车仿真模型并编写ABS控制策略程序,选取车辆模型和高速对开路面紧急制动仿真试验工况进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ABS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且提高了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电子控制器在车辆发动机、传动系、底盘等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车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控制器复杂性的增强,要求人们寻找有效的测试手段进行控制器的开发。本文以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控制器的开发为例,叙述了混合仿真技术在ABS电子控制器开发中的应用,详细讨论了混合仿真系统的构成及技术实施要点,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仿真技术能够为ABS电子控制器的开发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芦荣 《时代汽车》2018,(2):123-124
目前ABS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主动安全标配之一,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对汽车安全性、稳定性已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意在对汽车AB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论述。科学合理的分析ABS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为车辆的安全制动提供保障。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仿真汽车ABS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实现了对汽车ABS制动过程的模拟仿真,开发了一套ABS性能评价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形与数字显示功能,能直观地反映汽车ABS性能,可以迅速地显示车辆参数和道路参数对ABS性能的影响。在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ABS性能的7大评价指标:附着系数利用率、附着系数利用率均方差、滑移率均值、滑移率均方差、稳定系数、制动压力均值、制动压力均方差,综合利用这些指标可以较好的评价计算机仿真下的汽车ABS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和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装有ABS的汽车,在制动时可以极大地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本论文将主要以车辆单轮ABS为例来介绍其控制方法。采用以门限值为参数的控制方法,并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和MATLAB/SIMULINK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普通制动系统和装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辆制动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来证实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轿车情报》2009,(9):166-167
一般人基于对安全的理解,是在车辆的安全装备上,诚然,这是片面的,不是拥有了空气囊或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便拥有了安全;一辆真正安全的车应该首先体现在其汽车结构的设计上,在初始阶段便将如何为乘员及行人提供最大限度保护作为设计蓝图的根本,之后才是一系列辅助的安全设备,包括电子系统。从车辆的安全设计出发,再渗透至装备安全、环境安全、使用安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从产品到应用的整体过程的体系性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ABS ECU数据标定问题,设计并开发r包括车辆状念监测、实验数据保存、数据分析、控制效果评价、控制参数优化和数据标定模块的ABS标定系统.该系统基于CCP通讯协议,通过CAN通信卡将上位监控计算机与ABS ECU进行连接,实现了对制动效果的在线监测、分析、评价及控制参数优化和标定.某款汽车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标定系统可大大缩短ABS控制系统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8.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在室内模拟汽车道路制动试验的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作为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实验教学的设备,亦可作为开发ABS的前期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采用ABS制动系统是为了提高车辆的制动效能,改善车辆的主动安全性,避免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ABS系统最早应用于汽车,近年在摩托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许多产品都宣称采用了ABS系统,这些系统是否真正具有ABS的功  相似文献   

11.
程伟涛 《商用汽车》2006,(1):106-107
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轿车、大客车和重型货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车辆试验可知,汽车车轮的滑移率在10%~20%时,轮胎与地面之间有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同时其侧向附着系数也较大.  相似文献   

12.
林跃 《天津汽车》2007,(4):13-15
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某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ECU、AT和AMT变速器TCU、整车防盗设备IMMO、乘员保护系统SRS及ABS防抱刹车系统控制单元的型号,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各种电控单元的故障诊断、实时参数测量和执行器测试等功能。此检测系统在该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表明,其可作为车辆下线前车载电子器件是否正常工作的判断依据,并可同时提供车辆车况跟踪、统计和分析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ABS混合仿真系统中软硬件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实时仿真中,将WABC0公司的ABS中一些实际部件嵌入试验台架上,同时在计算机中运行车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接口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ABS混合仿真试验台,以构成具有对ABS进行开发、调试、检测及性能评价综合功能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车辆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的目标控制参数在不同路面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不同路况下汽车电控系统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也有所差别。以汽车主动安全装置ABS为基础,在建立了车辆模型和进行滑移率估算的前提下.设计了道路识别控制器。考虑到轮胎非线性的影响,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技术的ABS控制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并据此调整控制策略,以使车辆获得最大的制动减速度和最短的制动距离。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  相似文献   

15.
杨楠 《重发科技》2004,(2):11-13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轿车已经普遍装用了ABS系统。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自2003年11月开始新上《公告》的O4类挂车和牵引车必须配备ABS防抱死制动装置。此项要求作为强制性检验项目提出足见ABS在车辆制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技术的发展、提升离不开汽车各项试验测试,随着我国试车场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试车功能,满足运行要求,我国的汽车试验场施工技术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低附着路(ABS路)作为汽车试验场主要的试验道路,主要用于开展客车的转弯制动、开环试验、冰雪环境下的路面试验及ESC/TCS系统匹配及安全监测试验和开展营运车辆驾驶员主动安全驾驶技能系统培训,是汽车试验场必不可少的试验道路。ABS路翻板预制施工后板块的病害维修是目前汽车试验场养护的重点,本文详细阐述了ABS路板块预制及更换方法及过程中的ABS路平整度及摩擦系数BPN值)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沈俊  于良耀  宋健  陈炯 《汽车技术》2006,(3):5-7,43
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各种类型的车辆上都有应用。越野车结构和运行工况较一般车辆复杂。提出了越野车ABS匹配与普通车辆的不同点,针对某越野车自主开发了液压三通道ABS。详细介绍了该越野车的ABS匹配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控制策略和调试方法,以及实车匹配试验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ABS在车辆上的普遍应用,ABS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了解.根据汽车气动ABS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总结了气动ABS使用与配置方法,并进行了归纳比较.为ABS选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9.
混合仿真技术在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快速开发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君  喻凡  殷承良  张建武 《汽车工程》2001,23(5):306-310
本文叙述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已有的仿真软件,进行车辆电子控制系统快速开发的过程,利用该开发系统对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开发,最后把研制的ABS控制器应用于实车进行道路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在较少的前期投入和短时期内开发出合格的汽车电子产品以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汽车制动控制系统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主要特点,简要介绍ABS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对ABS的关键技术——ABS的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ABS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汽车ABS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