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提高YC6112ZLQ柴油机的低速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增压系统、燃油系统的改进和良好匹配,台架试验表明,YC6112ZLQ柴油机的低速性能明显改善,配装一汽CA11709吨平头车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宏桥  李骏  刘巽俊 《汽车工程》2000,22(5):350-353,345
为了达到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车用柴油机排放的要求,结合中国目前的柴油机发展状况,开发了可变预行程泵的电控系统。本文进行了可变预行程泵的电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电子控制单元(ECU)软件的开发,针对CA6110柴油机对电控可变预行程泵进行了匹配和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的良好的综合性能,它的应用为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表明,气缸内平均压力升高率偏大是导致CA6110型柴油机燃烧噪声大的主要原因,从降低气缸内压力升高率这一角度出发,对CA6110型柴油机采取推迟供油提前角,提高压缩比和改进燃烧室结构等3项措施,并依据整机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槟  史广奎 《世界汽车》1995,(2):11-13,46
针对汽车双横臂前独立悬架系统,提出了一种确定转向系统向拉杆理想长度和理想角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指出车轮纵摆瞬心的存在对转向拉杆理想长度和前束角变化的影响。并以ZQ6400、ZQ6450N,ZQ64403种类型为例,探讨了应如何确定转向拉杆的参数,控制前束的变化规律,以保证与悬架导向机构的匹配,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CA1092K2系列柴油车所采用的CA6110A柴油机与同系列的CA6110柴油机的性能对比分析,指出了改进CA1092K2系列柴油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潜力。根据一汽集团公司传动总成的生产准备情况,针对改进后的发动机外特性及万有特性,重新匹配的传动系。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分析对比了原方案与改进方案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内燃机进行气系统流动计算的分形耦合贴体网络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内燃机排气系统分形耦合椭圆型贴体网格的生成方法,并应用这一方法按照多维流动计算的要求对YC6105柴油机进排气管进行了贴面体网格设计计算,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结构开头复杂的内燃机排气系统,而且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结构的琪状复杂的流场,对提高可压流体流动计算的精度大有禅益。  相似文献   

7.
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多采用冒烟限制器(增压补偿器)来降低低转速全负荷时的烟度,但这会降低低速扭矩,影响汽车的性能。在研究开发YC6112ZLQ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过程中,通过选用高压缩比和带放气阀的增压器,合理选择冒烟限制器弹簧刚度和调整预紧力,提高了低速扭矩,降低了烟度,满足了汽车配套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YC6108ZQ型柴油机基础上,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并对气缸体、曲轴、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供油系统等进行了设计改进。改进后的YC6108ZQ柴油机提高了功率,增大了扭矩,同时获得了较低的噪声、排放、低油耗等综合性能指标。通过装车考核,表明该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32位微控制器在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应用Motorola32位徽控制器MC68332进行柴油机电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方法,为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柴油机喷油泵电子控制系统(EDC)的结构组成,主要零部件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可实现的控制种类及过程EDC的队国能及安全保障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林建生  金舜爱等 《汽车工程》2001,23(4):273-274,282
针对美国切诺基I-4汽油机在我国使用较低辛烷值汽油的特定情况下出现爆震、排气温度高等问题,用天津大学发明的射流燃烧系统取代原机斜楔型燃烧系统。结果,改用新燃烧系统的I-4S汽油机,在使用较低辛烷值汽油时,动力、经济性能优于用同样汽油机的I-4,排气温度也显著降低,大大改善了发动机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挖掘机采用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较传统抗流量饱和的负载敏感系统(LUDV)可显著降低阀口工作压差,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柴油机转速及其扭矩输出,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但在动臂下降、回转制动工况时液压系统功率输出较小,柴油机工作于低负荷工况,尚有较大节油空间。为优化柴油机工作区域,进一步提高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挖掘机的整机经济性,提出基于柴油机万有特性分析的柴油机-液压泵功率匹配方案。通过对比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与LUDV系统的动臂工作特性和回转特性,明确动臂单动作、回转单动作时的功率范围,并依据柴油机万有特性曲线,分析2个系统在相应工况时柴油机的工作区域,指出对于泵阀复合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当动臂下降、回转制动时,柴油机输出功率远小于1 800 r·min-1所对应的额定功率。为改善此工况时柴油机的经济性,基于柴油机三缸工作模式和柴油机两缸工作模的万有特性曲线,确定功率匹配的控制策略,当挖掘机动臂举升时,柴油机全部气缸工作,动臂下降时,柴油机采用两缸工作模式;当以最大半径回转启动时,柴油机全部气缸工作;以最小半径回转启动时,柴油机采用三缸工作模式;回转制动阶段,柴油机工作于两缸模式。建立整机动力系统试验平台,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的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柴油机多个气缸停缸技术,动臂单动作举升过程中降低燃油消耗20%,在最大半径回转过程中,可降低燃油消耗40%,在最小半径回转过程中,燃油消耗降低20%,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LRC6105柴油机改装为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掺烧比对燃料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LPG可改变缸内燃烧过程,大幅度降低排气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随着掺烧比的提高,尾气中HC和CO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基本相同。柴油机掺烧LPG有一定的规律,随发动机负荷、转速等参数的变化,掺烧有一最佳掺烧比,使得柴油机的动力性能、NOx和碳烟排放均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JSAE Review》1998,19(3):217-222
A direct-injection stratified charge gasoline engine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run on an air–fuel ratio of 40–50 : 1.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 system include swirl gas flow and fuel injection in a swirl spray at a maximum fuel pressure of 10 MPa. Another notable feature is that the intake port configuration is virtually identical to that of a conventional engine, allowing flexibility for shared use of components among different engines. This new engine achieves better fuel economy, lower cold-start HC emissions and higher power output than conventional multipoint injection engines.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系统较传统动力总成系统增加了电机、电池,使发动机工况点可以在发动机、电机、动力电池限制范围内进行优化,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以优化整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得到所有可运行工况点发电、助力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燃油消耗率。等效燃油消耗率为非线性离散数据,为保证标定数据有效、整车系统的稳定性,给出基于等效燃油消耗率的发动机工况点标定数据修正原则,最终得到混合动力系统扭矩分配的标定数据。通过合理标定扭矩分配,达到优化发动机工况点落点以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油耗较高的标致505SX型车为研究对象,在其XN1A发动机上应用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展了降低油耗与排放的研究工作.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选型、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整车标定试验等研究工作,开发了XN1A发动机燃油喷射电控系统与电控点火系统,并进行了发动机外特性及万有特性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管理系统能使发动机及整车燃油消耗明显降低,其动力性优于原化油器式发动机,排放性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降低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公交柴油客车一直难以解决的碳烟排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一种柴油/LPG 双燃料发动机用的燃料供给和控制系统。经柴油机改装和装备该系统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 够在柴油运行模式和柴油/LPG双燃料运行模式之间平稳切换,在双燃料运行模式下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经济性,碳烟排放大幅度降低,最大可降低至柴油工况的80%。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混合动力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和镍氢电池组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中,提出了通过一个双向电源变换器实现双电源输出功率混合的控制方法。在分析燃料电池发动机输出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双向电源变换器的外特性曲线,使得镍氢电池组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输出电压的变化,自动调节工作模式和充、放电电流,实现了混合动力系统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控制,得到了稳定的动力系统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质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掺混比例的柴油/乙醇(C2H5OH)混合燃料的相溶问题,分析了柴油/C2H5OH混合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结合13工况下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合燃料对发动机HC和微粒(PM)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溶剂可有效解决柴油的相溶问题,燃料较低的十六烷值是造成小负荷下HC和PM中可溶性有机物(SOF)排放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CNG—柴油双燃料电控发动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成CNG—柴油双燃料电控发动机,利用自行开发的快速原型控制系统来控制天然气的燃烧,保证天然气掺烧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用纯柴油时保持一致。分析了天然气掺烧替代率在不同负荷时对有效热效率和有害排放物(CO,HC,NOx)及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掺烧替代率可以达到80%左右;掺烧后的有效热效率在中低负荷时要低于燃用柴油,高负荷时和燃用柴油一致;掺烧后的烟度明显降低,HC排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