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针对广东省高速公路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等手段,取得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广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等大量相关资料,根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交通量分布特性,结合交通事故空间和时间特性,以及交通事故原因及车辆组成分析,研究交通事故在一般路段和隧道内的分布规律,从而提出几点控制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历年交通事故资料的分析,得出不同道路线形与安全特性之间的一些相关规律,为道路设计和规划的安全审查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沪宁(上海-南京)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历年交通事故资料的分析,得出了不同道路线形与安全特性之间的相关规律,为道路设计和规划的安全审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特性,对隧道路段定义进行改进。通过提炼交通事故特性参数对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和开放性道路的交通事故率进行对比,并对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以及事故车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隧道路段事故率略高于开放性道路,而且隧道洞外事故率远高于洞内,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以追尾、刮擦和撞壁为主,火灾事故率极低,交通事故车型以小客车和大货车为主。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将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为直接成因和间接成因,在成因分析的基本要素"人、车、路、环境"中增加了信息等内容。再根据交通事故特性,给出了各成因及其基本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探讨了结合间接成因分析相关防范对策的制定,以期真实地反映交通事故成因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高原地区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对中国青藏高原上主要道路及新疆叶城、塔什库尔干境内国道上发生的986起较为完整的事故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归纳,从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空间和时间分布、事故形态和类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分布在一天中呈现明显的3个高峰时段、特大交通事故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翻坠是主要事故类型之一、恶劣天气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技术减少交通事故的系统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为例,分析了交通事故管理形式,在总结道路交通事故对策现状的基础上,对事故管理的系统特性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现代系统控制学的A4E事故对策体系。针对交通事故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基于GIS的事故分析系统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因服药后驾驶车辆导致的交通事故明显增多。国外资料表明,驾驶员服药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比未服药者高出几倍;国内资料显示,服药后驾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左右。因此,服药后驾驶已成为当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1起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事故现场的勘察、车损情况等,并结合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车速计算。结果表明,应通过认真分析事故过程来选择车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曾顺民 《上海汽车》2006,(10):41-43
对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人—车—环境的特性、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与影响因素,对预防和减少事故伤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同济大学在上海嘉定区建立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系统尝试,及事故再现分析的主要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交通事故现状的分析,表明驾驶人与交通事故的频发有直接关系。在对驾驶人视觉行为和操作行为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发现驾驶人获取交通信息时的一些规律,其研究成果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内时常发生交通事故,为研究其特点和规律,收集2 193起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资料,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隧道中交通事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事故形态、事故车型以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一天中的9:00~10:00、11:00~12:00、13:00~15:00是交通事故的频发时段,周末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约占总数的40%,1、2、4、5、7月易发生交通事故;追尾和碰撞隧道壁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违章超速和天气变化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的车型主要为底盘较轻的轿车和重型货车。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预测道路交通事故损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特性,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损失与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整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关于乡村公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和资料,从事故发生的路段和时段、事故类型、事故中的人员和车辆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乡村公路交通事故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乡村公路等级越低,交通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曲线路段和限速值不低于80 km/h的路段是乡村公路上事故后果比较严重的路段;第三,在乡村公路上周末和晚上的交通事故后果较为严重;第四,单车事故(主要是驶出路外事故)、平交路口事故和正面碰撞事故是乡村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第五,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员、男性、年轻人是乡村公路交通事故中的主要伤亡人群;第六,在涉入乡村公路交通事故的车辆中,以小型乘用车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八达岭高速公路和110国道辅线长大下坡路段的设计资料及发生的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通事故发生的特征及原因,提出了山区高等级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普宣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普宣高速沿线气象资料调查分析,确定了普宣高速雾区分布特性与规律,提出了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限速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避免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增大通行能力、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错觉现象,从而造成车辆相撞和翻车等交通事故。有关资料表明,在众多交通事故中,有95%是由于驾驶员失误造成的,其中44%是“错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车辆交通事故的成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规律,深入研究和认识车辆交通事故的成因规律,有利于增强交通事故预防的科学性,通过对车辆交通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参考国内外交通事故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军车辆交通事故成因呈现出以下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寒冷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地处寒冷地区的黑龙江省,辽宁省1992~1995年发生的39741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例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处理及现场调查的基础地寒冷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月份分布,事故形态和事故与道路类型,等级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到寒冷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规律及相应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