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评价较为模糊和复杂,为增强和优化综合评价方法,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其进行评价,分别从路面性能评价指标选取、PCA原理介绍以及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规范结果对比后相差不大,表明该法在评价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元统计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交通事故致因的分析评价模型,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数据,从交通系统的人、车、路、环境因素对事故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主体交通特性与事故原因的联系规律,可为交通安全决策提供一种可靠的直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士宾  孙敬福  陈奕  张静 《公路工程》2016,(4):228-231,289
为丰富和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首次将熵权理论与星形图分析法结合应用到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中。该评价方法在建立一套由定量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并以山东省近5 a来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实践,其评价过程简洁,结果直观准确,实用性强。成为灰色和模糊评价方法后,又一种可行的新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现有公路网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路网综合评价的新思路。主成分分析法以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原始指标的信息,克服原始指标中存在的相关性等不良倾向;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公路网的综合评价值,有效避免了常用评价方法在权重确定中存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并给出应用实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道路建设项目环境状况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等问题,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了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论述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及其有效性.最后以213国道郎木寺至川主寺改建工程项目为例,对实际道路进行了环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客观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各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评价结果与道路实际环境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8,(12)
为了合理评价地区公路网发展状况,制定地区公路网发展规划和策略,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公路网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依据公路网发展规模水平、运输规模、车辆发展速度来选取公路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以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再通过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梯形函数构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建立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公路网等级耦合评价模型。通过广东省21个地市公路网评价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确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2005~2010年国内的道路交通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同时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2010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横向对比.纵向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为危险等级,2010年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相对2005年来说处于安全等级,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有所好转.横向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和北京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处于一般等级,重庆、天津处于较安全水平.评价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受人、车辆、道路等多因素制约的综合系统。选取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并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基于物元分析方法和可拓法原理,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关性选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有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各地、市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客观反映了各个地区科技进步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程度的主要因素和以前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程度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利用主成份-聚类分析法计算出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对长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按照综合指标对路段各部分安全性进行分类.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对具体长下坡路段安全状况的评价结论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道路客运企业安全评价内容多为定性评价的现状,以道路客运企业的交通安全管理内容为研究对象,对16家客运企业展开实地调研工作,获取相关数据及材料。以此为基础,针对客运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建立了一套将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划分为企业制度、驾驶员及车辆3个方面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并利用表征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事故数据分别对组合赋权法计算结果和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计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法的相关性达到-0.841,优于层次分析法的-0.793和熵值法的-0.754。通过组合赋权法得到的企业评分排序结果也与事故数据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该组合赋权法可以对道路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作出更为真实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为便于各省市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比较,提出了相对优劣的灰类评价概念和标准,建立了一套基于相对优劣聚类的交通安全灰色评价体系和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道路交通安全相对优劣水平做了测度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是以交通冲突因素为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技术。在梳理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与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列举了常见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应用场景; 从交叉口、高速公路、特定场景3个方面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 从指标选取、方法选择、模型构建3个方面对道路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应用场景构建时, 相比于考虑单一冲突因素, 综合考虑交通冲突影响因素, 将使得构建的交通冲突场景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交通安全评价时, 科学选择复合指标、合理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方法, 将使构建的安全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道路安全评价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搭建实时、高效的安全评价模型; 验证现有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在混合交通流下是否适用; 建立健全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和方法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及其现状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阐述了如何逐步形成一整体套系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而采用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应对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性, 是实现风险主动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2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态、道路的不安全条件、外界环境刺激等单因素风险, 以及多因素间的关联耦合风险辨识, 梳理了安全风险理论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表明: 安全风险理论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等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侧重于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要素的全面、系统梳理, 具有简单、直观、易操作等优势, 但在多因素交织影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定量化剖析和事故成因深度挖掘方面存在较多局限性; 基于多源数据挖掘技术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在海量信息感知、高效计算处理等方面优势明显, 可基于多元数据对交通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挖掘, 刻画多因素耦合下的事故风险特征、探究事故发生规律, 是当前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并提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主要包括多源异构数据的动态采集与融合、智能网联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考虑时空异质性的可移植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识别模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王淼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43-145,160,32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模糊数学和层析分析有机结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常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对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影响巨大,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整体把握道路交通事故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从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选取了2000—2020年与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3 943篇文献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平台从文献分布特征、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事故黑点鉴别与影响因素分析、事故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事故伤害(RTI)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预防、事故处理与安全管理、事故仿真与驾驶行为分析这5个研究方向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趋势与热点问题。研究表明:①从作者合作方面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②对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国内外期刊关键词共现类别基本一致,说明国内外对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③数据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实时交通事故评价手段欠缺、道路交通伤害数据结构不统一、事故仿真模型的通用性与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④从研究趋势的演进来看,未来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公路网是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统一体,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改善公路网运行状态,加强公路节点、路段、路网评价之间的联系,便于确定交通拥堵产生根由并有效采取措施,建立了一种基于点、线、面层次的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基本单元划分和指标选取方面,以交叉口、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和基本路段作为基本单元,结合交通流理论,综合考虑各基本单元的特点,分别选取对应的评价指标,以极小型指标评价法为基本原理,构建基本单元交通综合运行指数评价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分级阈值。在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方面,依托专家经验的主成分分析与客观的交通量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基本评价单元的权重向量,从而构建路段运行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分级阈值,再以各等级道路拥堵程度和路网客、货运量,分别构建路网赋权矩阵或向量,从而获得路网交通综合运行指数模型并确定评价分级阈值。最后结合算例说明该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通过获取的各项基本数据,从点层过渡至线层再至面层,依次计算各层交通运行指数,确定各基本单元、路段、路网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面之间的交通运行状态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节点和基本路段处的运行指数差异较大,路线运行指数差别也较大,从而影响路网最终的运行状态,因此,可以通过逐级评价确定交通拥堵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