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丽芳  李志 《船电技术》2012,(Z1):57-58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排气背压相关信息及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简单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利用Access作为后端数据库,以Visual Basic为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开发柴油机修理数据库系统。柴油机的修理即对数据和故障的分析,该系统为柴油机修理提供各种型号柴油机的标准数据和测量数据的查询、输入、分析和存档等功能,而且为各种柴油机修理故障进行总结。该软件为柴油机的修理提供一个专业化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不断丰富补充柴油机的型号及事故案例等。并且开发齿轮参数的计算功能。主要介绍该软件的开发原因、柴油机修理数据分析、数据库的连接、应用程序窗体的制作及参数计算等开发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高速船用柴油机燃用重油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重油的理化特性,分析中高速船用柴油机燃用重质燃料油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强调为适应燃用重油,需要对柴油机及相关系统所采取的有效改进措施,加强柴油机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船用高速柴油机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建立了某船用V型高速柴油机采用四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台增压器进行相继增压可以明显地改善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有效地扩大柴油机作为船用主机的低工况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5.
R6160ZC柴油机增压系统设计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R6160ZC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及原机试验结果,建立了原机BOOST热力过程计算模型.以原机模型为基础,对柴油机增压系统及其各关联系统进行设计改进,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确定最佳方案.从而改善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500t渔政船双机并车系统当量模型,分析了其振动计算的特点;给出了双机并车轴系考虑柴油机各缸激励、两柴油机之间的相位角及各缸负荷不均性情况下的响应计算的方程,并计算了系统第1质量振幅和和最大轴段的应力.详细分析了两台柴油机相位角和气缸负荷不均匀性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燃料喷射过程计算和理论分析改变了单纯依赖油泵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来选择和研制燃油系统的局面,它正成为研究柴油机燃油系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船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特点来叙述燃料喷射过程的精确模拟计算方法,及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时的程序编制,并通过课题研究实例,详细说明计算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健  李四娣 《船海工程》2014,(4):134-137
考虑到在保证耐压排气管段的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管段的重量是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及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针对多种材料配套体系和多结构设计方案,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耐压排气管段的强度分布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提出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形成柴油机排气系统耐压管段材料优选和结构优化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路勇  曹鹏程  李耀琦  杨旸 《船舶工程》2019,41(S1):54-57
船用柴油机性能评估对柴油机设计研发、关重件改进优化、性能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系统地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总体评估,本文针对柴油机八大性能指标,研究船用大功率柴油机主要性能指标的分解方法和各指标的响应关系。按照主要性能指标分解流程,完成柴油机性能评估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开发基于Netty的用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框架,实现快速调用第三方专业计算软件以及与数据高频互传,大大提高了评估系统的数据响应和评估效率。以某型柴油机为例,对评估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验证,为我国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实现“同步设计,同步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5,(12)
上海沪东造船厂研制开发的柴油机轴系振动计算系统,日前获得成功。 作为我国生产出口船用柴油机的主要基地,该厂制造的PC柴油机和B&W二冲程船用低速柴油机已成系列,属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种之一。过去,该厂对柴油机轴系振动计算,采用的方法较为陈旧,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因而难以对比较复杂的内容进行全面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进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船用柴油机气缸动力输出平衡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对某船开展实船轴系扭振测试,在对轴系扭振时域波形图和扭振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得出该船主机气缸动力输出不平衡变化曲线及相关结论,为进一步应用船舶轴系扭振进行船用柴油机气缸动力输出平衡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梁军 《航海技术》2004,(Z1):72-74
本文针对柴油机低频激励,研制新的隔振元件--板簧隔振器,其垂向刚度小,而横、纵向刚度较大,从而可将系统部分固有频率降至最低转速以下,另一部分固有频率远高于最大转速,达到隔振的目的.它既可获良好的隔振效果,又具较高稳定性与强度.文章介绍元件的研制试验工作及相关计算程序.在2105柴油机上实机试验,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前言燃油系统是柴油机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系统。燃油喷射过程对柴油机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使柴油机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喷射过程应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如:一定的喷射规律,雾化良好,随负荷而变的准确的每循环供油量,无后射现象和空蚀现象,系统中的压力峰值不宜过高等等。因此,在柴油机设计和试制阶段,需对燃油系统作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实际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柴油机电控系统对液压单元的闭环控制功能,建立了RT-flex48船用低速机的燃油系统数学模型,并从算法与模型简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实时仿真。利用所建立的实时仿真模型与NI硬件构成虚拟液压燃油系统,与接口设备、真实的柴油机电控系统及执行器相连接,组成半物理仿真平台。利用所开发的半物理仿真平台,测试分析了轨压控制、喷油量控制等功能。结果表明,建立的半物理仿真平台满足实时性要求,可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柴油机电控系统相关功能进行测试分析,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5.
对某采用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柴油机建立了缸内仿真模型,分别对可控进气涡流系统和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燃烧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工况下后者排气中NOX、Soot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54%和86.1%。并对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喷油提前角、喷雾锥角进行了再优化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喷油提前角为20°CA,喷雾锥角为155°。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层面通过试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以改善船用柴油机共轨系统燃油的压力波动,减少各缸喷射过程的互相干扰为目标.对整体式共轨燃油系统开展试验研究,揭示了影响共轨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该系统结构在船用柴油机应用上的局限性.对分布式共轨燃油系统开展仿真分析,并与整体式系统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分布式共轨系统可明显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代表了未来船用柴油机共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大型船用柴油机故障类型的数据通过台架试验或者实船来获取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针对柴油机的故障仿真数值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故障排除及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AVL BOOST软件和台架试验数据,建立柴油机仿真模型,验证4种负荷工况下仿真模型需满足的精度要求;基于100%负荷工况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柴油机发火点提前、单缸停油及曲轴箱窜气这些典型故障,并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结果]结果表明:发火点提前5°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提高了17.4%;第1缸停缸后,有效油耗率上升近15%;对于不同气缸停油情况,第2号和3号气缸停油时的特征参数变化幅度较小;随着活塞有效窜气间隙的增加,各特征参数基本上呈线性扩大趋势,在窜气间隙值为0.04 mm时,部分特征参数急剧增加,例如油耗率增加了近40%。[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柴油机故障状态识别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构建的重要依据,为探索船舶柴油机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层面通过试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以改善船用柴油机共轨系统燃油的压力波动,减少各缸喷射过程的互相干扰为目标.对整体式共轨燃油系统开展试验研究,揭示了影响共轨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该系统结构在船用柴油机应用上的局限性.对分布式共轨燃油系统开展仿真分析,并与整体式系统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分布式共轨系统可明显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代表了未来船用柴油机共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测试和验证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套基于cRIO控制器的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系统采集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执行机构信号,用DMA方式将数据送至cRIO0控制器,经燃油喷射和排气阀驱动数学模型计算,输出控制模拟曲轴电机转速和保证ECU正常工作的信号.系统还在NI PXI平台设计了ECU监测记录模块.系统的设计可节省高压共轨柴油机ECU测试试验费用和缩短开发优化周期.  相似文献   

20.
贾锡印  胡广地 《船舶工程》1990,(3):38-43,53
本文主要介绍了船用柴油机在额定工况条件下的喷射系统优化计算方法及其优化数字模型,并对PA6-280柴油机在额定工况条件下的喷射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和分析,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