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枢纽,必须保证原河道洪水流量的渲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预可、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利用比尺为1∶130整体定床正态模型,对枢纽总体布置曾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试验。文中根据物理模型泄水闸泄流能力方面的试验成果,提出了枢纽泄流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枢纽泄水闸孔数、泄水闸堰型、堰顶高程等多种有效改善措施,提出了满足枢纽泄流能力的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钟建国  李维娟 《水运工程》1997,(12):21-24,29
根据在源航运枢纽工程实例,介绍依据水闸设计规范中的水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自身特点,通过断面模型试验和整体模型试验妥中解决了泄水闸的泄流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泄水闸泄流特性,建立水工模型分别进行泄水闸23孔、右区15孔和左区8孔敞泄试验,得出泄水流量与库区水位及各导墙和隔流堤水位差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泄水闸23孔敞泄时泄流能力最强,右区15孔敞泄次之,左区8孔敞泄最弱;在左区8孔敞泄时,因集中出流对船闸上游引航道导墙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缩短泄水闸上游隔堤和降低顶高程,可有效降低泄流对船闸上游引航道导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6,(5):524-529
利用从江航电枢纽整体物理模型,研究986 m3/s、1 536 m3/s和3 200 m3/s等三级控泄流量时,闸门开启高度、闸门开启顺序对枢纽下游水流条件的影响。重点分析观测的各方案枢纽坝下流速流态和下游船闸口门区及连接段的表面流速,得出该流量级泄水闸开启的优化方式。流量较小时,泄流闸开启孔位对下游河道水流条件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流量较大时,泄水闸开启孔数增多,相应孔位的不同对下游河道水流条件影响作用减弱。在控泄流量时,泄水闸开启以分散开启或全开方式较好;既便小流量时,因电站出流的影响,泄流闸也宜采用分散开启方式。  相似文献   

5.
《水道港口》2013,(5):425-429
为论证船闸、泄水闸、电站等建筑物相对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文章结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蔡家洲坝址平面布置及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2个枢纽平面布置方案的枢纽泄流能力、船闸通航条件、工程前后坝区河段汊道分流比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枢纽平面布置的推荐方案及一些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广州市石榴岗水闸重建工程水工整体模型,研究分析了水闸的泄流能力、闸址附近流态、流速分布、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流态及流速分布,提出了推荐清淤方案,试验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水闸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澧水青山枢纽改造工程主要是在左汊拆除原有建筑物后新建船闸和挡泄水建筑物.针对青山枢纽改造工程整体布置方案中涉及的枢纽泄洪能力、通航问题,研究了枢纽整体布置、泄洪能力和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采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枢纽现状及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口门区水流通航条件,优化了原设计方案.得出结果:枢纽泄流能力与现状接近,将...  相似文献   

8.
内河航运枢纽厂坝间上游导墙布置参数与电站运行及枢纽泄洪密切相关。针对汉江雅口航运枢纽,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厂坝间导墙长度以及墙身开孔对电站进流和枢纽泄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拟定的三种导墙布置长度下,导墙长度越短对枢纽泄流能力及电站进流条件影响越小,同时导墙开孔可进一步提高泄流能力和改善电站引流条件。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总体布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枢纽总体平面布置的优劣是关系到枢纽建成后各主体建筑物能否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采用1:100正态物理模型对枢纽不同总体布置的泄流能力及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枢纽平面布置、泄流宽度及堰顶高程的泄流能力及通航水流条件,提出满足主体建筑物正常安全运行要求的总体布置。  相似文献   

10.
那吉航运枢纽泄流能力和闸下冲刷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那吉航运枢纽泄流能力和闸下冲刷试验研究 ,分析了影响泄流能力和闸下冲刷的因素。并从上述两方面 ,对左、右岸船闸布置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1.
杨桦 《水运工程》2015,(9):143-146
韩庄拟建复线船闸和一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下游引航道中产生非恒定流,上游韩庄节制闸、老运河节制闸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水流流态更加复杂。采用国际上通用的MIKE21水动力模型,研究了泄洪期间韩庄船闸下游引航道、靠船墩、口门区的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回流分布情况,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针对泄洪期引航道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改善水流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厚强  张绪进 《水道港口》2004,25(3):150-153
介绍了泄洪闸底板上、下游河床不同高差对泄流能力的影响,根据水槽模型试验,分析了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并得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流量系数的经验公式,经过实际工程的验证,说明了此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引河延长后闸前水域的水沙变化,以2015年6月17—19日洪季大潮期间三甲港下游引河内定点水沙测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周边岸线变化,系统分析水闸开、关运行时的水沙过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周边整治工程陆续实施,闸下引河外推约1. 3 km,引河内受停靠船舶及出水浅滩影响形成双滞流区;闸前引河受潮汐控制,潮流为旋转流;关闸期间引河内水动力较弱,引河上游流速不足0. 1 m/s,泥沙向上游输移;开闸期间瞬时下泄流速、含沙量呈单峰分布,流速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源渡二线船闸上游的水流特点,采用整体物理模型和船模航行试验,研究大源渡上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泄水闸过流能力和引航道制动段长度3个主要因素对上游引航道隔水墙布置方案的影响。试验对比3种不同长度的隔水墙布置方案的适用性,得知130 m隔水墙布置方案口门区水流条件最佳且制动段长度满足船舶制动要求;300 m隔水墙布置方案泄水闸受回流区影响最小,过流能力最佳。综合考虑规范要求和制动段长度要求,并考虑充分发挥泄水闸过流能力,选择上游引航道隔水墙130 m布置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刚  王坚  闫军  陈伟 《水运工程》2011,(Z1):93-95
介绍了大窑湾南岸4#排洪渠的规划设计方法,说明了港口排洪渠的设计影响因素,强调了港区排洪规划设计对港口建设的重要性,证明了市政部门主导港口排洪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岷江犍为枢纽下引航道口门区及下游连接段河床左高右低,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十分复杂。通过整体模型和船模试验,提出了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改善措施。研究表明,扩大下游开挖范围、适当保留原始河床、合理调整泄洪(冲沙)闸的开启方式等措施对改善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以湘江某航电枢纽泄水闸坝顶轨道梁的安装为例,分析坝顶梁的安装环境及可能的安装方式,经过论证,确立了自制液压提升设备、架设运梁通道的综合安装施工模式,成功进行了单线轨道梁的安装任务。  相似文献   

18.
牡丹江对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兰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三姓"浅滩下段牡丹江入汇口上游约700 m处,松花江具有典型的平原冲积性河流的特征,牡丹江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的水文特征。牡丹江入汇松花江涨水期汇流比为0.235,牡丹江对"三姓"浅滩河段产生顶托壅水影响,落水期汇流比为0.096,"三姓"浅滩河段将产生落水冲刷,两江相异的水流、泥沙、洪峰遭遇特性是影响拟建坝址河段具有涨冲落淤的主要因素。枢纽兴建后改变了该河段水流运动规律,同频率松花江来水条件下,随牡丹江入汇水量的加大,电站尾水位不断升高,枢纽上下游水位差减小,枢纽泄流能力减小,枢纽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改善,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和验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金海大道苗圃段防洪护岸工程进行了多种水文组合下的行洪能力计算,获取了工程的过水面积占据率、最大壅水高度、壅水范围及流速特征值变化等成果,以研究其对嘉陵江行洪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