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松江区青松控制片内水系被许多圩区分割,分为圩内和圩外两大水系。暴雨期间,圩内以泵闸动力排水为主,水位控制较好,但圩外河道水位主要靠沿江水闸自排才能下降,受黄浦江外河水位影响较大,如何计算暴雨期间圩外最高水位,合理调控水闸,事关片内生产生活安全。本文通过分析计算片内面降水量与圩外代表站水位涨幅关系,及其与米市渡站最高水位出现时间差,讨论片内水量平衡计算,得出计算结论,提出水闸调控的建议,以保障片内人民生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闵行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日照较多,无霜期长,属北亚热带气候。汛期降雨总量约占全年60%以上。闵行区的河网为黄浦江感潮河网水系。本文基于历史各次测验数据,拟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er-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重标极差分析法从历史数据入手检验潮量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借助潮流量变差系数分析和潮流量距平分析法分析总结潮流量历年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说明潮量的变化稳定情况;对相邻年份潮流量特征进行回归分析,探究相邻年份流量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将其与处于同一河道的女儿泾(闸外)、陪昆路站一同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同一河道相邻断面间流量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管贤  余秋兰 《珠江水运》2023,(10):114-116
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是贵州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323亿立方米。水库于2021年12月28日实现.下闸蓄水,由于前期未考虑导流洞封堵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阶段的生态流量下放满足121m3/s环境水量问题,不满足现行环保政策下放生态流量的要求,为顺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放要求,在制定下闸蓄水方案时,导流洞内安装两条生态道及生态流量闸阀,蓄水前期由导流洞内安装的两条生态下放生态流量,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后,由泄洪洞下放生态流量,实施导流洞二期永封堵从而确保了水库水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河道生态流量下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源对前山河水环境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和生态威胁。前山河流域属于平原河网性水系,河流整体比降较小,河流整体自净能力较差,提高前山河所在的中珠联围水动力情况则成为了前山河水质改善的关键。本文选取了中珠联围内七条主干河涌,分析了不同调度方式下河道流速、流量特征值河涌水质浓度的变化,研究成果可以为优化中珠联围闸群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改善前山河流域水动力。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临沂某河流流域的主城区段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流域水质时空变化以及流域调水现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降低了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拟的难度.结合河道水位、断面、流量、水质监测数据等基础数据,通过采用MIKEll软件,对背景流域的河网,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基于水量水质的联合调度模型.并利用建立好的模型分析了不同水闸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围垦已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主要方法。海州湾滩涂围垦面积较大,且距离临洪河口较近,有可能造成其上游河道的淤积,进而影响该地区的防洪排涝。应用MIKE21模型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潮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围垦前后河道内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相较于围垦前,围垦邻近区域的涨落潮平均流速基本均有所减小,而河道内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则很小,沿程各断面的落潮平均流量均有所减少,但减少的量值不大。采用根据窦国仁河相关系推导出的分析模式,预估围垦引起的河道淤积厚度为2 cm左右,说明海州湾滩涂围垦不会对临洪河口闸下河道的淤积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某大型输水工程常需通过计算流量调度闸门开度,传统经验公式是通过已知闸门开度和观察闸前、闸后水位来计算流量。在实际调度运行中,比对计算数据和实测流量数据,发现传统经验公式在部分工况下存在局限性。本文通过现有数据,求解该明渠粗糙系数,核算谢才公式在该输水工程中的流量计算结果,得出该明渠流量计算实用性较高的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造床流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下游大通至长江口的感潮河段,借助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造床流量,研究其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感潮河段造床流量时,流量输沙率法使用方便,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对于天生港以上河段,存在两个造床流量,而对于徐六泾以下河段,则存在一个造床流量群;大通至仪征河段的造床流量沿程变化较少,自仪征开始造床流量沿程逐渐提高,主要应与纳潮量沿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河流自净能力与净流量密切相关,对于中小河流而言,流量小、污染重,导致河道水质和生态修复更为困难,其治理方法也更为复杂。本文以无量溪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质检测,分析了河道水污染现状。结合河道水功能区规划,计算分析了河道的生态水量及上游拦河坝换水时间,提出了河道水质控制方法和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游生态补水、边界退水方法能较好的保证河道的生态水量;采用泥沙淤积及漂浮物治理、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扩容,清淤疏浚等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水质;提出了植物护坡、生态浮岛等技术,较好的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道水力特性介于天然河流和人工渠道之间,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采用MIKE21软件对感潮河道日晖港-黄浦江进行排污口模拟,并构建水动力、水质模型二数值模型,通过分析COD浓度和NH3-N浓度变化,对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盐灌船闸位于灌河上游的武障河上,目前盐灌船闸闸下至东三岔12.7km的河道发生了严重淤积,通航条件不断恶化,造成盐灌船闸营运陷入困境。针对盐灌船闸闸下至东三岔航道泥沙淤积严重现状,利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四闸联合调度方案对盐灌船闸下游河道泥沙减淤的效果作用,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溪滩电站建成后枢纽调度、人工采砂等因素引起枢纽下游河道水沙特征、河道水位和流量发生改变的问题,结合引航道导流堤工程布置,进行变化地形条件下的枢纽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分析与复核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枢纽下游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对导流堤布置形式、尺寸参数等进行优化,通过多方案数值计算和成果对比分析,提出枢纽下游引航道导流堤建议布置方案,既满足变化地形条件下的通航水流条件要求,又降低了原设计方案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闸河口潮波变形概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潮汐河口潮波变形的普遍性及建闸前后影响变形的不同因素。建立了概化河口闸下河道物理模型,说明了模型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模型布置方案。通过概化模型对建闸河口不同引河长度的潮波变形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闸址建闸后潮波变形的共性和差异。闸下引河长度对潮波变形的影响明显,随着闸址距河口距离的增加,沿程潮差的增减趋势发生变化;建闸后涨潮平均流速与落潮平均流速的比值变化趋势与引河长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栖息地水动力环境对鱼类生存繁殖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长江上游望龙碛河段,采用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段内胭脂鱼产卵栖息地水动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各断面流速分布沿河宽呈“中间高、两边低”;工程后各断面适宜产卵流速区域向右偏移,且偏移量随流量增大而增加,最大偏移量60 m。涡量沿水深成层分布,总体呈“底层大、表层小”;工程后涡量较大值集中出现在工程区域附近及河道断面中部,涡量沿垂线分布变化明显,随着流量增大涡量变幅增加,最大变幅0.05 s-1;动能梯度沿水深分布与涡量相似,沿河宽方向动能梯度分布特征与深水区域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流量增大后各断面动能梯度最大值增加。工程后形成的复杂水动力条件有利于鱼类生存繁殖。  相似文献   

15.
姜琦  杜梦 《中国水运》2014,(11):211-212
黄浦江是典型的狭长、多弯航道,具有弯道水流特征,沿程同时受潮流、径流、长江水动力的影响,加之人工整治活动频繁,各因素交互影响.文中根据历年资料,针对黄浦江典型弯道进行分析,对黄浦江近期河势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为航道水域规划和维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龙  李云  安建峰 《水运工程》2016,(12):158-163
通过1:80的三峡枢纽及下游引航道整体物理模型研究了典型的大坝泄洪、电站调峰、船闸泄水及其叠加工况下的升船机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流波动特性。结果表明:三峡枢纽下游引航道内的水位波动是引航道波流运动和两坝间流量差引起的河道涨、落水长波耦合叠加的结果。枢纽进行百年一遇洪水调节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波动最大小时变幅061 m/h。当大坝泄洪单次调节流量小于2 000 m3/s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波动小时变幅小于042 m/h。电站调峰运行时,升船机引航道水位波动首波幅值随流量变幅和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小时变幅则取决于流量变幅和两坝间净流量大小。船闸双线同时泄水时升船机下闸首水位最大小时变幅018 m/h,基本不影响升船机运行。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枯水大潮条件下闽江下游河道沿程各断面的潮位、流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历史实测资料,对闽江下游河道枯水条件下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道潮区界、潮流界上溯明显,南北港涨潮流规律有所不同,南港分流比达30%左右,回复到1985年前水平,而干流及南北港河道河床严重下切是枯水动力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6,(5):524-529
利用从江航电枢纽整体物理模型,研究986 m3/s、1 536 m3/s和3 200 m3/s等三级控泄流量时,闸门开启高度、闸门开启顺序对枢纽下游水流条件的影响。重点分析观测的各方案枢纽坝下流速流态和下游船闸口门区及连接段的表面流速,得出该流量级泄水闸开启的优化方式。流量较小时,泄流闸开启孔位对下游河道水流条件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流量较大时,泄水闸开启孔数增多,相应孔位的不同对下游河道水流条件影响作用减弱。在控泄流量时,泄水闸开启以分散开启或全开方式较好;既便小流量时,因电站出流的影响,泄流闸也宜采用分散开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黄河下游通过水库或水库群的合理调度运用,使河道过流能力不断提高,有效遏制了河床的淤积抬高,调整理顺河势,塑造并维持中水河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河引用水不断增加,这样用来调水调沙的水量逐年减少,用来冲刷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的减小,洪水造床作用减弱。为此,水库优化调度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连申线是江苏省南北向主要水运通道,其北端由盐灌船闸经武障河接灌河出海或南下,但武障河的淤积将成为开通该航道的主要障碍,灌河潮汐上溯经武障河直抵盐灌船闸,潮波变形,闸下河段淤积严重,是开发该河道的难点。本文通过全程水文测验及全河段整体模型试验,摸清了武障河的淤积规律、淤积量及沿程分布;认识了河道天然冲淤平衡的机理;研究了水力冲沙的作用与效果;提出各区段采取不同清淤措施,以到达航深的要求。通过该科研项目的研究,对解决潮汐河口闸下淤积的难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深入研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