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通信浮标的系统功能特性和潜艇通信保障军事需求出发,结合潜艇作战的特殊性,以业务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为基础构建了通信浮标指标体系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潜艇使用通信浮标时对通信浮标的基本通信保障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对潜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对潜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军事需求进行效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潜艇作战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业务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为基础的指标体系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对潜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保障能力和通信过程对潜艇作战效能的影响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现代通信技术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五化”发展。“五化”中数字化是基础,是基本特性。综合化使得通信网络一网多用,一线多用。宽带化是提高通信网的传输速率,使可视图文,多媒体业务质量更好。智能化使通信网功能变化具有灵活、方便、可靠。个人化的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环境都可进行所需通信,是人类早就梦想的一种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以来,潜艇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武器平台之一,其先进的传感器,武器,推进,续航力及艇体性能令人注目。然而潜艇与水面舰队指挥支援(DS)作战综合的能力没有多少改进。尽管指挥支援存在多方面的难题,但一直困扰战术家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缺乏实时通信能力。潜艇通信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有大批设备可供采购部门选择,但目前几乎都与潜艇所需的机动自由度,特别是大深度机动的要求相抵触,除了利用“例行通信”或规定的时间,使用部门别无选择,只能让潜艇返回到潜望去接收广播通信。接收广播通信的间隔时间长达18-24h。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艇员不知道战争的爆发或一整天不知道交战条令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潜艇作为重要的水下作战平台,其通信保障极其重要。传统的对潜通信技术(SLF/VLF)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海战对潜艇通信的要求,必须发展新型对潜通信技术。论文重点介绍了以浮标通信、蓝绿激光通信、中微子通信为代表的新型对潜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潜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作为重要的水下作战平台,其通信保障极其重要.传统的对潜通信技术(SLF/VLF)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海战对潜艇通信的要求,必须发展新型对潜通信技术.论文重点介绍了以浮标通信、蓝绿激光通信、中微子通信为代表的新型对潜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潜艇作战的C^3I系统不断增加的数据需求,英国海军通信部于1989-1992年期间进行了旨在评估新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能力的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该项研究建立的原型系统是基于在过去几年中对用户交互操作能力和功能需求的分析之上。该原型系统已经用于评估和论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满足作战需求,并降低采办风险;如何利用遵守相关标准的市购软件包和系统工具,定义和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使用。用户需求在一个产品全寿期中是不断发展的,这不仅仅因为用户工作环境变化,而且随着用户对技术的熟悉,其对新技术的期望不断增长,而原型技术能够使整个过程缩短。详细介绍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的情况及系统原型使用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指挥信息系统设备采办原型方法必须遵循的步骤。  相似文献   

8.
桅杆类通信天线是潜艇通信天线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潜艇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潜艇在潜望状态实现对外通信功能的关键。本文从配置、功能、性能等方面对外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外军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尤其是多功能通信桅杆天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潜艇水下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艇是海战中重要的作战平台,在战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潜艇的隐蔽性非常重要。通过介绍潜艇水下隐蔽通信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并对潜艇水下隐蔽通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桅杆类通信天线是潜艇通信天线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潜艇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潜艇在潜望状态实现对外通信功能的关键。本文从配置、功能、性能等方面对外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外军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尤其是多功能通信桅杆天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信是海上作战平台的主要信息传输方式,如何做好海战场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对我海军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海战场无线通信网络的组成及特点、网络规划目标和约束条件,提出了网络规划策略,并设计了网络规划流程,为我海军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燃气轮机装置分布式集成仿真的功能,设计了包括应用层、支撑层、通讯层和设备层在内的分布式集成仿真平台体系层次。选择 MATLAB/SIMULINK环境开发应用层和支撑层,选择HLA协议和RTI软件实现通讯层。最终形成了由平台运行管理器、分布式仿真包、模块化模型库、分布式仿真接口以及RTI软件组成的“服务器/运算节点”式的平台运行框架。通过某型双轴燃气轮机在机械推进工作方式下的分布式集成仿真实验,初步验证了平台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船舶一体化网络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船舶一体化网络将现有的信息传输网络与平台网络互联为一个整体,实现信息的互通,这对于提高船舶综合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船舶一体化网络需求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一体化网络的体系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船舶一体化网络的主干网络技术、网络综合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4.
S7-300CPU集成了MPI通信协议,可以通过MPI网络来实现全局数据通信,在PLC之间进行少量数据交换。通过在某船舶电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表明,采用MPI网络通信方式简单、有效而实用。  相似文献   

15.
包起帆 《水运工程》2014,(6):122-125
物流过程中,服务商和客户掌控的信息不对称是物流成本偏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信息化提高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这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大势所趋。介绍了一种基于星地交互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应用卫星定位和通信、移动互联网、RFID等技术,打开了物流跟踪与监控的新局面。通过工业性实测和实际应用显示,该系统的卫星定位及通讯功能运行通畅、信息传输准确、可靠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董颖辉  金国庆 《船电技术》2009,29(12):28-31
新型舰艇综合通信系统以SDH光环网构成的宽带传输交换平台为交换承载媒体、设备控制单元为外通设备控制节点,实现了各种用户设备、终端设备和信道设备的接入、控制、交换、传输和管理的统一,达到内通和外通业务融合,满足了海军对现代战争新型综合指挥通信平台的需求。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舰艇综合通信监控系统充分运用了UML的开发思想,实现了对舰艇综合通信系统功能的需求。随着舰艇通信设备的陆续更新、通信体制的不断发展,通信监控软件经过不断升级,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通用仪器的远程测试系统由分散放置的通用测试设备,通过局域网组成分布式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动测试技术、以LXI总线为主的混合网络总线控制技术、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分布式的远程控制及测试信息远程发布技术、基于ADO技术的LABVIEW数据库开发技术、网络即时通信技术,为电子设备的远程技术保障搭建起网络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综合船舶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合应用电子海图技术、CAN总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编程技术及控制工程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综合船舶监控系统,具有船舶自动控制、信息综合显示、处理及报警功能。通过CAN总线和485串行通讯技术接收船舶机舱各检测点及各种航海仪器数据;将各种数据处理后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然后送到综合船舶信息显示及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显示、处理及报警等;电子海图系统接收雷达及GPS定位信息,进行船位的图形显示及海况信息显示,同时将导航信息送到船舶自动舵,进行航迹或航向控制。  相似文献   

19.
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废水排放自动监测,可以实现对排放点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排放点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超标情况。废水排放在线自动监测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先进的在线自动分析仪器、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专用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相似文献   

20.
港口AIS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港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信(AIS)网络是港口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宁波港为例,提出港口AIS网络的构建方案,对基站选址与港口信息管理系统融合问题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