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回热器是提高船用燃气轮机效率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特性。以往的文献在介绍回热器设计时,没有考虑冷热两侧气体(分别为空气和燃气)不同的热力性质。考虑这一实际情况,以某型船用三轴简单循环燃气轮机为母型进行回热改造,采用迭代计算的方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回热器的数值设计,并分析其对燃气轮机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热器回热度的增大,燃气轮机的效率不断提高;但当回热度超过一定值时,效率不仅不再提高,反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冷回热循环燃气轮机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冷回热循环(ICR)燃气轮机是在简单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压缩空气中间冷却器和排气回热器组成的复杂循环燃气轮机,具有优良的油耗和变工况特性,是舰船的理想动力装置。本文讨论了ICR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特点,对其关键部分中冷器、回热器和可变几何导叶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燃气轮机进气除湿器的性能以及进气口的面积,一般是按燃气轮机额定工况下的进气流量设计的。进气口不分区段,整段进气,部分工况也如此。这样,在部分工况时,除湿器的性能就会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进气口分区进气方案,在工程应用上只需对结构等做较小的改动,即可在燃气轮机绝大多数工况运动时,都能保证燃气轮机进气除湿器在高性能区工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利用燃气轮机高温余热的蒸汽发生系统的设计准则,并基于某型燃气轮机设计了用于构建化学回热循环燃气轮机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设定了该蒸汽发生系统的设计点工况并对各主要部件进行了热力设计,建立该系统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计算了设计点性能参数并校验了计算精度,出口蒸汽和烟气的各主要性能参数的最大误差为0.4%,所设计系统可用于燃气轮机系统的性能分析。系统符合能量梯级利用原则,低工况时也能充分利用余热,变工况时所产生蒸汽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较低,且其性能又易受大气温度变化影响的先天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单级吸收制冷机和回热燃气轮机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动力循环--余热制冷进气的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并就该循环的一般特性问题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该动力循环达到相当高的比功和热效率,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装置性能对外界大气温度的敏感性,该动力装置技术成熟、性能优异、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冷回热燃气轮机的出现,为推进装置设计都提供了一种新的不太 贵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偏低且易受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吸收制机徊汽轮机组成的新型循环--进气冷却式回热式燃气机循环,对其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循环既能较大幅度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的性能,又能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性能对大气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舰船的推进系统,国外正在研制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该系统将电力推进和舰船日用电合并,采用模式化设计,综合运用中冷回热燃气轮机,永磁电机,可靠的电力电子设备等新技术成果,优化舰船总体工程,为21世纪舰船增强战斗力和实现“海上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斌  程惠尔 《中国造船》2006,47(4):44-50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PSR(一次表面回热器)的结构特点,导出回热器冷热流体和固体问壁非稳态温度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利用直观的流动扰动因子M修正传热系数k,研究热流体进口温度和流量发生阶跃变化时PSR的响应时间;还分析了PSR传热波纹板片的数目,1、几何尺寸及通道波纹形状对温度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PSR的固体壁面时间常数远小于板翅式和管壳式换热器,因此这种轻重结构的先进换热器响应特性明显优于常规热交换器,特别适用于那些要求机动多变、反应灵敏的舰船和车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大气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盐分,会造成舰船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的磨蚀,同时也会造成轮机热通道的化学腐蚀等损害,所以进行海洋大气的除水除盐工作对保证舰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某型舰船的燃气轮机滤清器进行研究,采用复合三级式滤清器的设计,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探究其中的惯性级参数对滤清器性能的影响,优化滤清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The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s performance of gas turbine inle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chnology of gas turbine installed on naval vessels. The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as turbine inlet system are conducted and reliable foundation for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arine gas turbine inlet system of high performance is provid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of two inlet system models of gas turbine are conduct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are of significance to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inlet system.  相似文献   

12.
修智宏  任光 《中国造船》2004,45(2):28-35
建立了船舶力控减摇鳍控制系统的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根据输入采用标准模糊分划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构建分段光滑的Lyapunov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定闭环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方法只需在各最大交叠规则组内分别寻找公共的正定矩阵,减小了以往稳定性判定方法的保守性和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进一步探讨了T-S模糊控制器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并具体设计了一种船舶力控减摇鳍的模糊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姚飞 《船舶工程》2020,42(S1):136-141
燃气轮机动态仿真模型是研究燃机多变量控制理论、进行燃机健康管理等应用的重要基础,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法的三轴燃气轮机设计点、非设计点和瞬态工作点性能计算通用程序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动态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燃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对象燃气轮机的结构、状态临测系统,并存MATLAB软件仿真平台上开发了基于喻测参数的燃机性能计算程序,发现随着机组工作时间的累积,燃气轮机压气机效率有着明显的降级。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降级,将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图法运用剑压气机性能的评价工作中,分析了机组某次停机水洗前后的性能变化。以压气机效率为控制图特征值,发现水洗前压气机效率处于“失控状态”,水洗后爪气机效率重新回到“受控状态”。结果表明:控制图法可以反映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依据控制图法判断机组工作过程是否异常,可为燃气轮机的维护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船用燃气轮机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燃气轮机数学模型是船舶动力及其控制系统研制的重要手段,建模的关键在于提高精度和收敛速度.为解决缺少部件实验特性数据的问题,本文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运用转速相似、流量相似和几何相似参数,对已知机组特性数据进行变换,从而获得具有相似关系的待建模机组的特性数据.考虑到两个机组的非绝对相似性,对特性数据进行修正,以提高建模精度.采用传统N-R法与有限域搜索法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收敛速度.上述方法业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型三轴燃气轮机的建模中.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燃气轮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神经网络和传统专家系统在燃气轮机故障诊断过程中各自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模糊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以往专家系统专家知识获取困难和不能描述模糊性知识的缺陷.通过已开发的某型三轴燃气轮机运行模拟器取得典型的故障样本完成了对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工作,最后选取一定数量的测试样本对网络进行了测试,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在燃气轮机故障诊断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汪敏 《上海造船》2014,(1):57-59
研究了国内外玻璃钢单板的性能标准,分析了ISO12215-5:2008标准对手糊成型玻璃钢单板性能的评价体系及与国内现有规定相比的优点。借助大量的调研,评估了ISO标准对国内玻璃钢行业技术水平的适用性,推出了CCS(中国船级社)2009版《材料与焊接规范》关于玻璃钢单板性能的修订建议案。  相似文献   

18.
以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总体对动力涡轮的设计要求为目标,进行了间冷循环动力涡轮气动方案改型设计研究。计算采用成熟的轴流涡轮一维气动设计软件Concept NREC Axial,在一维气动损失模型的选用方面,通过对某型机性能复算进行了验证。方案改型计算在满足间冷循环燃机总体对动力涡轮的参数进行大规模调整的前提下,以尽量保留原型机的高可靠性为目标,并综合考虑了性能与改型难度的平衡,完成了多个方案的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改型设计的涡轮可以基本满足间冷循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