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转矩控制因控制简单、具有优良的动静态特性,在电机控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在低速区的局限也较多。随着数字信号处(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缩写DSP)技术的发展,使得改善其低速控制特性成为可能。文中简介了直棼转矩控制技术的特点、控制原理及难点,探讨了一种应用DSP技术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鲍秋燕  周涛 《船电技术》2010,30(10):20-24
直接转矩控制(DTC)是一种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飞速发展促进了DTC的数字化。文中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TMS320F2812 DSP的特点,给出了以TMS320F2812 DSP为核心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软硬件的实现,同时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3.
由于应用了电子式转矩控制装置,现代计算机控制设备的操作方式及可靠性得到了改善。目前市场对转矩传感器的需求极大。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转矩控制器系统,该系统由含非接触式数字交换器及微处理机的带控制器的机械式转矩传感器构成。即使在恶劣运转环境下,机械式转矩传感器与盘形本体一样可以指示出轴转矩,同时控制器可评价和控制计测数据。当转矩大于或小于预测值时,便发出信号,并显示出由实际转矩推测出的预测值,以便控制响应。 1.开发背景过负荷安全离合器用于机械装置时,必须  相似文献   

4.
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已厂‘泛应用于异步电机的控制中,本文介绍了异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并给出了其在某随动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转矩脉动的原因和零电压矢量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采用零电压矢量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地减小了系统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系统性能,能够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拖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裴峰  姜晓弋  魏建勋 《船电技术》2012,32(11):55-58
本文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PSCAD/EMTDC建立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调速性能优良,转矩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转矩脉动的原因和零电压矢量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采用零电压矢量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地减小了系统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系统性能,能够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拖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璇  刘忠举 《船电技术》2011,31(2):26-29
本文根据定子磁场定向理论,介绍了一种直接转矩控制的方法,通过动态计算电机定子端的电压矢量,实现了对异步电机的解耦控制,较矢量控制方法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包括磁链幅值控制与转矩控制性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叙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并推导了基于预测电压空间矢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利用Matlab对传统滞环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和基于预测电压空间矢量的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预测电压控制方法能在降低开关频率的前提下,改善电流波动和转矩脉动。最后在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减小电流波动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双三相电机的静止坐标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矢量脉宽调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空间矢量调制的方法来补偿定子磁链误差,具有矢量控制的连续平滑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快速响应,能有效的削弱电流谐波和稳态转矩脉动。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表明该策略能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削弱稳态转矩脉动,得到良好的磁链波形。  相似文献   

11.
雷雄 《船电技术》2012,32(9):61-64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需观测无刷直流电机的直流母线电压及定子侧的三相电流,从而估算出电机的磁链、转矩以及位置角,再根据转矩、d-q坐标系上的电流分量以及转子位置信息来选择相应的电压空间矢量,以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电力推进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应用得越来越多,本文对船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稳定等问题,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设计转矩和磁链2个滑模控制器,取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2个滞环比较器,再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电机运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实现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及外界扰动具有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李松  陈欢 《船电技术》2018,(4):29-32
为了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型,并对电机的启动性能以及负载为阶跃输入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系统模型动态过程符合实际调速系统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电磁转矩脉动较大,这些脉动在影响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影响电机参数的辨识精度。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低脉动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采用EKF(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构建电机转速、定子磁链观测器,以实现电机转速等参数的实时在线观测;构建转矩、磁链SMC(滑模控制器)取代传统DTC(直接转矩控制)中的滞环比较器和开关表以降低脉动。结果表明,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低脉动直接转矩控制能有效地降低电机转矩、磁链脉动,改善系统控制性能,同时,能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变量的快速、精确观测。  相似文献   

15.
电力推进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应用得越来越多,本文对船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稳定等问题,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设计转矩和磁链2个滑模控制器,取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2个滞环比较器,再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电机运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实现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及外界扰动具有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直接转矩控制是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关键技术,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有非线性等变化,当前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控制不精确、转速超调量大等缺陷。为了提高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效果,设计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首先分析当前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进展,建立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和PID相融合的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最后采用Simulink软件建立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平台。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机制减少了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误差,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超调量几乎为0,使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备更好的稳态性能,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原理,重点是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实现。在Saber环境下建立的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系统动态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对其进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预测永磁电机的转矩是设计和控制的关键。本文利用简单理论模型所得的能量密度表达式了每极每相一个槽的永磁电机转矩表达式,并把它与用常规法所得的理论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法只有在一范围内适用,我们利用傅氏离散变换可以产生任意相数和槽数的模型,并可以推导出有效转矩的通式。由于电机的离散性更接近于这睦情况,所以这种傅邸 散变换模型也更适用于那些每极槽数很少的电机。我们用这种模型预测一台试验用的亿吨服电动机的  相似文献   

19.
永磁同步电机IF控制策略转矩匹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斌  黄华 《船电技术》2016,36(9):19-22
IF控制策略是永磁同步电机的一种无位置传感器开环控制策略,IF控制策略的电流幅值影响电机的转矩匹配和抗扰动能力。电机转速宽范围变化时,传统的恒流频比控制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转矩匹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根据电机负载转矩曲线设置IF控制电流幅值的控制方式,从而保持IF控制中转矩角不变,实现电机的转矩匹配,维持推进电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在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上,对本文所提的IF控制方式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基于合成矢量的三电平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法,并通过了仿真验证。此方法在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上有效的实现了DTC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地控制了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压,并能够有效抑制了输出电压的跳变;而且具有转矩输出高频脉动小,转子转速波动较小的优点,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