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航迹关联是多源信息融合中的关键问题.通过选择目标数据相似度计算模型和参数,计算不同信源航迹与航迹间的关联相似度,并以之构成目标关联矩阵.引入伪行列式的概念,对目标关联矩阵进行变换,形成目标联合分配矩阵.在分配限定条件下,通过最大化目标联合分配似然度,可得到航迹与航迹间的关联匹配对,实现航迹关联.仿真实验表明,在信源具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情况下,该算法能够保持较高的关联正确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差特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地配置下的2D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航迹关联难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异类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该方法利用2D雷达距离、方位与红外传感器方位、仰角的互补性,通过假设条件建立目标关键因子的相似度模型,再通过相似度判断检验假设条件是否成立,以达到目标关联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关联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地配置下的2D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航迹关联难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异类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该方法利用2D雷达距离、方位与红外传感器方位、仰角的互补性,通过假设条件建立目标关键因子的相似度模型,再通过相似度判断检验假设条件是否成立,以达到目标关联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关联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上航线的不断增多与海洋水文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航迹点已存在搁浅风险不适合船舶航行。因此需要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风险航迹点进行运算分析,但是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无法对无关联的航迹点进行风险的数据关联,由此导致数据挖掘数据结果的准确率下降,数据挖掘面有效数据计算量降低。对此提出航迹点搁浅风险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通过对航迹点风险数据的假设建模与风险数据的模糊计算,得到风险数据的关联规则,再通过对风险数据关联规则的分类挖掘计算与加权挖掘数据分析,最终得到准确的航迹点搁浅风险数据关联规则的数据结果。最后,通过引入海上实例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测试,证明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匈牙利求解的航迹关联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中,航迹关联是按一定准则连接具有共同源的航迹的分配过程,引入匈牙利法求解航迹关联问题.通过建立关联矩阵,将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运筹学中的分配问题,采用匈牙利算法求得最优解,获得最佳的航迹配对.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航迹关联是分布式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多个雷达对同一目标观测的局部航迹,在系统偏差的影响下相差很大,传统的基于统计和模糊的思想,通过目标位置、速度等信息进行关联判决,难以达到更好的关联效果。文章基于目标之间的拓扑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能避免空间划分不均匀、算法经验性太强、对密集航迹场景不适应等多种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关联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水面船舶航迹跟踪方法仅能对线性航迹进行跟踪,针对与双体船结构特征相似的无人驾驶船舶航迹,在其无线航迹跟踪应用中表现出航迹跟踪坐标位置与实际坐标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导致跟踪目标经常丢失。为此,结合双体船航迹跟踪特点,提出无人驾驶技术的水面船舶曲线航迹跟踪方法。首先对水面船舶航行条件建立模型,根据条件模型对船舶曲线轨航迹进行数据模型计算。最后,结合条件模型与曲线航迹模型,对跟踪算法进行差值优化计算,从而提升曲线航迹的跟踪精准度。通过仿真数据的模拟测试,采用提出方法的船舶,能够将曲线航迹跟踪精准度控制在98.6%以上,有效解决传统跟踪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模糊航迹关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宝国  陈健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32-136
文章以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为基础,针对分布式多传感器系统中的多节点情况,提出了一种航迹关联的多维分配方法。多维分配问题是是一个完全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很难找到问题的最优解,而且其计算量容易出现指数爆炸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神经网络模型用以解决三维分配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不仅使航迹关联具有较高的关联正确率,而且计算时间短,其计算时间不会出现指数爆炸现象。所提出的三维神经网络模型同样可以推广到多维情况,以解决航迹关联的多维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假设的航迹关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假设思想(MHT)的航迹关联方法,将多平台多目标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假设树的构建和管理问题,利用树形结构特征进行快速剪枝,极大地减少了错误假设的冗余计算量。先通过航迹粗精两级关联,形成关联假设,然后设计基于关联假设的航迹关联假设树,根据关联假设历史累积的关联质量搜索最优关联解。这种关联能充分利用航迹的各种特征信息和历史累积信息来提高关联的正确性和实时性。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正确关联率,在复杂环境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航迹信息的舰船姿态角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航迹信息估计出舰船目标姿态角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舰船目标运动模型,然后采用Singer模型对舰船目标的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对舰船目标航迹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使目标数据更加优化,进而精确地估计出舰船目标的姿态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舰船目标姿态角。  相似文献   

11.
雷达目标模型的构建是雷达目标数据仿真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就影响目标生成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包括RCS起伏等目标自身因素、雷达工作参数及性能指标的影响和电磁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目标因素、雷达自身因素及电磁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数学模型阐述,并仿真了目标原始视频。该模型可以通过参数配置、基础数据替代等方式实现快速扩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鱼雷采用前视角声纳和旁视声纳识别和跟踪目标,引入了初始导引段跟踪虚拟目标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精确制导方法,给出了导引跟踪和垂直命中弹道的数学模型。经仿真和分析表明:该制导方法对攻击目标的初始态势几乎没有限制,即使目标为逃避攻击进行转向机动,也能垂直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加权的分布式交互多模型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该算法在融合中心采用模糊加权方法对不同传感器关于同一目标的模型概率、状态估计及其协方差进行融合,而模糊权值为各传感器关于各目标的状态估计协方差的迹的隶属度.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机动目标跟踪一直是雷达目标跟踪的重点难点,论文建立了一种当前统计模型的目标运动模型,给出了概率密度以及非零均值目标加速度随机过程数学表达式,结合基本Kalman滤波,建立了基于该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自适应算法.最后针对实际目标机动情况,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5.
信息融合算法是毫米波/红外复合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机动目标跟踪能力直接系统的跟踪性能。α-β作为一种常增益滤波器对CV或CA运动目标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但当目标机动时性能却大大下降。针对机动情况,提出一种目标加速度估计方法,并利用此加速度估计值来修正目标状态估计值,使其具有良好的机动跟踪性能。最后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波器无论是对目标机动还是非机动跟踪性能良好,计算量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在航行过程中感知周围航行目标时出现的数据源单一、数据延迟、数据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SV搭载的航海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源的USV海上航行目标感知数据融合方法。基于最小误差法提出雷达原始图像数据解析算法,并采用数据剔除、时间空间统一方法完成对目标数据预处理,构建基于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的航迹关联算法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专家评价法的融合数据权重分配模型。同时,开展USV试验研究,验证整体融合方法。结果表明,目标原始数据预处理方法合理可靠,融合算法稳定可信,可为USV海上航行目标感知、安全航行及快速避碰提供技术和算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末制导雷达搜索方式已知的条件下,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前目标指示精度模型。引入误差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引起的末制导雷达有效搜索区域的变化,修正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采用解析算法,在不同末制导雷达搜索扇面角、不同开机距离的情况下,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射前最低目标指示精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的正确性,搞清了影响目标指示精度的各种因素,为反舰导弹目标指示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无源雷达模拟器为基础,讨论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目标信号幅度的计算方法,并对两种工作模式下信号幅度的取值进行了仿真。针对微波器件频率特性引起的差异,介绍了一种信号幅度调整的方法,对于“真实”的模拟目标信号,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Johnson-cook材料屈服模型描述材料本构关系,引入材料失效参数与单元删除技术,运用ABAQUS建立穿甲弹侵彻目标靶板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探讨穿甲弹对靶板结构的毁伤机理及弹体碰撞冲击作用下靶板结构的损伤模式和动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单元失效删除技术适用于处理侵彻冲击等大变形问题,穿甲弹侵彻靶板是典型的冲塞破坏,数值模拟的弹体剩余速度与参考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充分验证了文中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在预测侵彻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的合理准确性。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物体碰撞时的侵彻和材料失效问题提供依据,也为穿甲弹结构优化设计及舰船结构装甲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