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日前,京杭运河苏州段Ⅲ级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京杭运河苏南段全线可通航千吨级船舶。京杭运河苏南段约212 km,贯穿镇江、常州、无锡、苏州4市,连接苏申内、外港线和长湖申线等省内干线航道。作为国家水运主通道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运河苏南段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建成通航,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京杭运河的通行能力,而且对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水运能力,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京杭运河徐州段伴随水上运输的迅猛发展和船舶大型化进程的加快,通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堵航碍航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调查京杭运河徐州段通航情况,分析了航道堵挡产生的原因,并从海事管理、技术革新、增加投入等方面对京杭运河徐州段安全通航保畅工作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董华平 《中国水运》2007,(12):10-11
杭甬运河西接京杭运河杭州段,东连宁波甬江至宁波-舟山港,途经杭州、绍兴、宁波三个经济发达城市,计划在2007年底全线通航。航道起自杭州三堡,经钱塘江、浦阳江、  相似文献   

4.
随着杭甬运河的全线通航、富春江船闸改扩建工程的建成以及钱塘江中上游航道的开发,钱塘江、京杭运河的运量还必将大幅度增加,运河杭州段的通航压力巨大。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京杭运河杭州段在疏港保畅工作中主要工程措施,阐述这些工程措施在提高当前形势下三堡船闸的通过能力,缓解杭州航区水路运输的通航压力,以及维护水上黄金旅游线的安全畅通方面所体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杭甬运河宁波段亟需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系统,以提升杭甬运河应急保障能力,进而充分发挥杭甬运河水运优势和潜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上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安全诉求一、杭甬运河(宁波段)基本情况1.航道情况杭甬运河自京杭运河三堡船闸至宁波甬江口全长239 km,全线按IV级航道(通航500吨级船舶)标准规划建设,除宁波段一期工程即姚江船闸和上下游航道约5 km按Ⅴ级航道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6):576-576
<正>苏北运河全线建成二级航道据报道,2010年11月30日,投资9.7亿元、历时6年的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整治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以此为标志,京杭运河徐州蔺家坝至扬州六圩口404 km航道全部建成国家二级航道,成为我国内河航道中仅次于长江的等级最高、渠化程度最好、船闸设施较为完善的人工航道。即日起,2 000 t级船舶可全年从江苏徐州直达长江,并可昼夜双向通航。(殷缶,梅深)  相似文献   

7.
京杭运河苏北段明确了"十二五"期信息化融合提速的"四大工程":围绕构建"一网、一库、一图"和"示范工程"为目标,建立集业务管理和运输服务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的动态和静态数据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10年,京杭运河苏北段(以下称苏北运河)全线建成国家二级航道,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极大提高了通航能力,有效改善了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更加突出了沿河各市的区位优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壁虎河口段航道位于扬州市境内京杭运河邵伯湖区航道的下游,该处河道众多,水流条件复杂。每年汛期泄洪时,在壁虎河口与京杭运河交汇处都会形成较大横向流速,严重影响通航安全,发生了多次船沉人亡的海损事故。2006年壁虎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交工,笔者利用ADCP技术对近几年该处航道水文数据进行定期监测,通过对比,横向流速减小,水流流态分布较规则,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杭运河通航管理办法(试行)》通航尺度条款的修订内容,梳理政策出台的背景及修订必要性,明确疏堵已非主要矛盾、通航尺度突破已成常态和新兴运输需求驱动等现实环境。基于运河山东段、江苏段和浙江段通航技术条件(航道、船闸、桥梁),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对标分析,界定船舶总长、总宽、吃水和净高等尺度限值,探讨交通安全、过闸效率、应急救援和航道畅通等制约尺度放宽要素,指向江海直达推荐船型,诠释通航尺度条款的修订内涵,为研究船型标准、管控市场运力和制定行业政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基础枣庄段运河位于山东省最南端,是京杭运河常年通航和货运繁忙的重要航段。辖区航道里程93.9公里,其中43公里主航道达到国家三级航道标准,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建有台儿庄、万年闸两座国家二级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2500万  相似文献   

11.
王安龙  辛彦青 《水道港口》2001,22(4):194-197
东济运河是京杭运河在山东省境内的一段 ,现已完全失去通航功能。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为该运河恢复航运功能提供了机遇。就调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航运的必要性与通航工程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等重大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对饶河湖区航道情况及碍航浅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河段的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运用数学模型计算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湖区航道各浅滩段航槽疏浚深度的关键参数及工程前后的水面线变化,分析工程后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及航槽断面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后研究河段水位下降,河段水力比降减小,湖区浅滩段航槽断面平均流速减小,双港下游河道段流速增加。采用规范公式计算航槽疏浚后湖区各浅滩段航槽的年回淤厚度,研究结果可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闵朝斌 《水运工程》2015,(4):139-144
介绍京杭大运河历史、现状和发展成就。在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长江水已过黄河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运河穿越天然河流的先进工程经验,结合黄河的水文、地形、地质条件,提出几种可能的运河与黄河平交和隧洞、渡槽、宽轨+船箱等立交航运方案,并给出分析意见。京杭运河穿黄航运工程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在技术上向世界昭示我国内河水运工程的建设水平,而且在创造条件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预测并控制航道大面积开挖对下方已建地铁结构变形的影响,以京杭运河浙江段Ⅲ级航道整治杭州段(新开挖航道)跨地铁1号线节点工程为例,分别研究正常开挖和采用一定措施时地铁盾构隆起位移的理论值。结合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地铁安全运营要求,提出分块挖土条、坑内满堂加固和抗拔门架结构等多种抗隆起措施,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河道开挖全过程进行施工阶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措施对控制地铁位移是有效的,能够满足地铁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多线船闸布置中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古顶水利枢纽二线船闸通航水力学试验为例,研究古顶二线船闸在修建背景下,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口门区及连接段回流及横流流速超标。因此,从布置导航墙、疏浚引航道连接段两方面着手,提出多种优化布置方案,并推荐布置70 m外挑导航墙(50 m直墙+20 m外挑)和疏浚连接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成果为古顶水电站二线船闸的优化布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采用带二级中间渠道的三级垂直升船机方案,其中第一级中间渠道由单线通航隧洞、渡槽、明渠及错船段组成。采用水工物理模型和船模试验,对第一级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条件、单线通航隧洞和渡槽的尺度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船舶航行阻力、下沉量和渠道内水位波动随着船舶航速的增大而增大,一定航速条件下,渠道内还将产生横波,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大,应避免;错船段和单线渠道的连接应平顺,并应注意船舶从单线渠道航行至错船段时,因阻力减小,造成航速突然增大的影响。试验提出了不同航速条件下的单线通航渠道合理尺度,优化了错船段的位置,建议单线渠道宽采用18 m,水深不小于3.0 m,船舶航速小于等于1.2 m/s。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估交通运输方式转换对区域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内河航道能力提升为重点,运用Logit模型计算内河航道能力提升后对铁路和公路货运量的分担率。根据能耗和排放相关参数分别确定运输方式转换前后所需能耗和所产生的CO_2排放量,对比分析内河航道能力提升对区域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山东省小清河复航工程为例,采用所构建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项目的节能和CO_2减排量达32. 10%,表明内河航道能力提升对区域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水流试验研究方法,对两坝址枢纽总体布置4个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通航水流条件等控制要素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对两坝址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分别提出两坝址枢纽总体布置推荐方案。文章从枢纽泄流能力、通航建筑物水流条件、主要水工建筑物相对位置、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线型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电站出力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推荐坝址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海上工程跨越航道,施工时需要占用航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船舶通航的影响,需要设置临时航道,但是目前尚无针对临时航道的设计规范。针对临时航道的设计船型、宽度、选线、底高程、助航标志、施工区警示标志等问题进行探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龙鼓西水道临时航路经历4次转换,通过专题论证和专家研讨确定不同施工阶段的临时水道关键技术参数和航标布置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证明是可行的。表明不能完全按正常航道的通航要求来设计临时航道,需要与施工计划、船舶调度、现场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赵家强  于广年 《水运工程》2019,(10):134-140
潮州供水枢纽东溪水闸段呈"C"形弯曲河道特点,新建船闸布置于弯道凸岸,上下游引航道中心线与河道交角较大。通过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及自航船模验证试验,提出改善水流条件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通航标准、优化航线、开挖与调整凸岸岸线等措施,减小了引航道中心线与河道主流流向交角,减弱了上、下游引航道及口门区存在的横向流速、回流等不利流态;有效改善了东溪船闸的通航水流条件,为"C"形弯曲河段船闸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