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凛 《中国船检》2012,(10):118-121
明朝(1368~1644年)中期,朝廷对漕运非常重视,《名山藏·卷50·漕运记》(明·何乔远)有言:"(漕)运也者,朝廷所以禄百官,廪庶工,食宿卫士,饱关辅戎马,国计之大者也"。除漕船的修造由工部负责外,漕船的装载与质量勘察,航行中出现问题的漕船和漕粮勘验,都由漕运衙门及相关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六朝古都。其水运历史悠久,可以说南京的繁盛与水运发展紧密相连。古代:探索时稳中求进南京海事,萌发于秦代漕政。秦代,朝廷始设漕运职官,主管漕运行政业务。至魏晋以后,朝廷设水部,掌管航运政策和监督船舶安全。东晋,长江干支流各重要津关设置了征收船税机构,在建康(今南京)设立两大"津关",即石头津和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贼曹一人,直水五人,以检查禁物及叛者……"。其津主为关卡负责人,征收船税及检查船舶是否装载禁物和逃  相似文献   

3.
清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4日)轮船招商局所属的“福星”轮满载浙江的漕米、木料等货物由上海驶往天津,在撩木洋洋面被英商怡和洋行“澳顺”轮撞沉,罹难者65人,所载七千二百余石漕米及其他货物全部沉没,史称“福里轮海难”,这是近代中国发生的第一起海轮被撞沉没事件,也是近代中国损失最惨重的海难事件之一。 清道光初年,由于北运河淤塞严重,南方的漕米(即皇粮)难以通过运河运抵北方,根据两江总督陶澍的提议,遂将漕运改为海运。海上漕运大部分由上海、南通、太仓的沙船商承远,海上漕运刺激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沙船业的发展。为了管理漕运,道光五年(1825年)江苏省在上海东门外老白渡(今门渡路)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4.
漕运是中国古代海事管理重要起源之一,漕粮海运孕育了中国古代航海保障事业萌芽。漕运是中国历朝历代利用河道或海道,将江南粮食调运至首都或边关重镇的国家行为,始于秦代。初时,“随事立名,沿革不一”。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置监运谏议大夫,漕运管理首次出现专职官员。晋初,以大司农护漕掾,督水使者督理漕运。《通典·职官九》记载“晋武帝省水衡。置都水台,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而河堤为都水官属”,“都水台”应是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海事管理机构。唐初,因简政薄赋,漕事简便,以督水监兼掌漕运事。唐玄宗为加强漕运管理,任命陕州刺史李杰为陕州水路发运使,督理漕运,“漕运之有使,自此始也”。宋代,漕运体系日趋成熟,职业化漕卒队伍渐成漕运主力。  相似文献   

5.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运输方式,在古代交通和物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漕运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对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加强弘扬漕运文化,使之成为更重要的了解我国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7.
曹凛 《中国船检》2012,(3):108-111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8.
正漕运作为封建帝国的生命线和大动脉,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根基地位;每有撼动宇内的大事,总少不了漕运的身影。在粮食运输多元化的今天,那些漕运之下的众生百相,已然尘封于底,逐渐消逝。所谓民以食为天。在现代社会,南来北往,纵横交错的运输系统能够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口》2016,(Z1):79-82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应为清代运漕船,产地可能在江苏淮安山东厂,且其所处水运为洛阳至巩县之间。沉船处于汉唐漕运故道,从当地方志及相关史书记载中可一窥清代洛阳伊洛河流域漕运交通状况。"运河一号"古沉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洛阳漕运史、经济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曹凛 《中国船检》2011,(7):106-110
元朝建都于今天的北京,当时既控制了西北地区原属中国的蒙古、俄罗斯等大部地区,又掌控着中原局势。为保障首都的粮食补给,漕运在内河方面开通了从元大都至杭州的运河,并与山东等地的黄河水系贯通;在海运方面开通了从长江口到天津再到元大都的水上航线,设立了元大都与天津的专门管理漕运的直属机构,以便对漕运船只实行垂直的监查管理,这一切为元大都成为经济、军事和政治文化中心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