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月22日,舱容12,000m3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在道达海洋重工(集团)启东基地顺利下水。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是道达集团与荷兰著名工程船建造公司IHC联手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建造的首个特种船项目,也是道达承建的国内第一艘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特种工程船,属于耙吸式挖泥船中的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2.
<正>8月20日,由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委托振华重工建造的一艘自航开底泥驳"长江口驳2",在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公司成功交付。该船总长101.7 m、型宽22 m、型深9 m,泥舱最大舱容7 100 m3,是世界最大的自航泥驳。该船采用双机双全回转推进器,适航于无限航区,主要作业区域为长江口及沿海水域,承担长江口航道局的维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13,(2):128
3月28日,由道达海洋重工与荷兰IHC联合建造的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正式交付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为进一步开拓高端特种船市场,道达海洋重工积极与国际、国内名企牵手合作,承接特种船建造。2012年已成功与广船联手为荷兰船东建造了2艘5万吨半潜船,同年又与世界最大的疏浚港航工程装备公司IHC在荷兰成立了道达(荷兰)海洋  相似文献   

4.
近日,长江航道第一艘舱容为8000m^2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圆满完成历时6天的试航,这标志着我国第一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2月28日,道达海洋重工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签订了10000吨举力半潜驳合同。此次新签的10000吨半潜驳,长78.6m、宽40m、型深6m,入中国船级社,配置2台全回转电力推进装置,主要用于装载沉箱在沿海或遮蔽海域作业及国际近海无人拖航,具有10000吨级举力和自航能力。由道  相似文献   

6.
耙吸船艕带泥驳疏浚工艺在长江口维护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利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可持续性维护和发展,在借鉴已有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开展耙吸挖泥船艕带泥驳疏浚工艺在长江口应用的研究工作。综合现场模拟试验情况、长江口专用耙吸挖泥船及配套泥驳的设计性能等,对耙吸装驳工艺在长江口应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时间和效率、施工作业条件和工况、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上可行、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明显,可在长江口航道维护疏浚中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波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33-37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通航,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为航 道水深保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分析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根据建设需求,对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 的功能需求、总体目标及总体框架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构想。结果表明: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功能模块应包含航道维 护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资产管理、航道智能监控、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对外信息服务等。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预 期总体目标是建成“三大平台,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和总结了近10 a长江口不同河段河床演变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航道发展规划目标,从航道水深、宽度、走向及稳定性等指标,分析了长江口不同河段的碍航特性。结果表明,长江口多数河段尚未得到有效的人工控制,局部河段航槽稳定性较差,部分航段水深较浅,制约了航道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长江口航道资源,迫切需要根据近期河势变化特点和碍航特性,进一步明确航道治理基本原则与思路,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波  付桂  顾峰峰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22,(12):106-113
针对2020年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全部外抛至海洋倾倒区造成疏浚土资源浪费的问题,利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SHIWM-3D对疏浚土综合利用至横沙浅滩进行固沙保滩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分析横沙浅滩流态分布、泥沙输运扩散情况、疏浚土落淤效果以及对深水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后部分泥沙直接落淤,部分泥沙则随涨落潮流扩散输运。2)横沙浅滩区域大潮期间呈现冲刷状态,小潮期间呈现淤积状态,疏浚土在浅滩总体表现为淤积。3)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至横沙浅滩区域对深水航道的回淤影响不大。4)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至横沙浅滩的方案是可行的,是解决2020年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开体泥驳开体与合体动作是依靠安装于船体上的2套大型铸钢铰链作为支点来实现的,其制造与装配技术是泥驳能否成功建造的关键。以3000m~3自航开体泥驳为例,主要介绍用于开体的大型铸钢铰链眼板的焊接工艺和在船上的装配工艺,合理安排和仔细把控工艺流程,使整个安装得以成功实施,并为以后同类型开体泥驳的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稳定运行、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长江口还存在北港、南槽等丰富航道资源, 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结合长江口航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长江口航道的开发重点是北 港航道。通过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长江口航道治理的总体原则,并根据北港水道沿程河 型特点、河势演变特征及碍航性质的不同,分别对北港上、中、下3个区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及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陆培 《航海技术》2012,(5):22-24
随着我国海洋工程设施开发建造能力的提高,长江口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海洋石油开发设施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规模效应。这些大型海上设施,有的没有自航能力,有的需要到海上作水下安装或试验,水上的移动都需要用拖航方式来实现。长江口区域既是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又是我国航行船舶最为密集的区域,船舶流量大、航道拥挤、潮流复杂,而海洋工程设施的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疏浚土正逐渐成为长江口滩涂造地泥沙资源供给的有效补充。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紧邻长江口12.5 m深 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区位优势显著。在调查掌握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产量、分布、土质及稳定性 的基础上,针对圈围工程特点,比选适合的疏浚吹填工艺,并提出可行的吹泥上滩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南港圆圆沙段航 道疏浚土产量丰富稳定、运距短且土质条件较好,可满足圈围工程吹填用砂的要求。各类疏浚吹填工艺中,艏吹和耙吸装 驳工艺的技术适用性较好,现阶段可采用技术成熟的艏吹方案进行疏浚吹填,而耙吸装驳方案可作为备选,待2013年底正 式投入运营时可应用于圈围工程。研究成果为圈围工程吹填开辟了砂源,实现了航道疏浚与圈围造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掌握自航耙吸挖泥船的长江口北槽区域的疏浚效率、挖泥能力、燃料消耗等情况,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疏浚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力量、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1999年6月对即将投入一期疏浚工程的“航浚4007”轮与“航浚6002”轮进行施工现场测定。现对测定项目、测定结果、成果分析和结论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开体泥驳是辅助大型挖泥船疏浚施工关键设施之一。针对国内研发的4 000 m3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分析泥驳通过左右两个半体开启快速卸泥、在浅水区域卸泥、通过溢流筒装置实现不同装舱高度溢流、通过艏吹装置进行吹岸作业等功能特点,提出此类型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船舶开体状态稳性、液压缸及泥舱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核心技术,为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波  付桂  高梁 《水运工程》2022,(11):178-183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航道维护疏浚土利用现状,从疏浚土的处理模式、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3方面:分期实施,适应不同工程阶段的航道疏浚土特点;权责明晰,创建疏浚土利用的沟通协调模式;合作共赢,探索疏浚土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一段时期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及建议,针对“十四五”及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可持续问题,提出实施横沙浅滩(N23潜堤以东)滩涂整治、横沙六期至八期加高整治工程,以及在深水航道南北坝田区修建大泥库等疏浚土利用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上海市滩涂资源整治与保护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我国海洋疏浚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评价长江口不同疏浚吹填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疏浚土资源供需关系和圈围工程现状条件,提出"十三五"期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造地利用的初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口航道常用的"挖运抛+挖吹"和"挖运吹"工艺仅适用于较短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新研制的"耙吸装驳"工艺能适用于长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十三五"投入应用后可显著拓展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利用空间。2)"十三五"期间,横沙东滩七、八期圈围工程可利用深水航道北槽段疏浚土,采用"挖运抛+挖吹"和"耙吸装驳"的"挖+运+吹"工艺实施疏浚吹填;南汇东滩圈围工程N1库区可部分使用深水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装驳"工艺实施吹填;其他零星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可使用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疏浚土,采用"挖运吹"工艺吹泥上滩。  相似文献   

19.
姚勇 《中国水运》2014,(2):230-231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工程质量要求执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本标段工程的航道疏浚主要是用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挖泥施工。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单船作业效率进行了分析。所有施工船舶设备将配备定位精度优于3m的DGPS,对扫浅施工、清除台风骤淤施工、标段交接处的施工进行了探讨。本标段的泥土处理方式分为外抛抛泥区和通过吹泥站吹泥上滩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22,(1):I0007-I0008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开辟“国轮国造”疏浚船的先驱走南闯北立下赫赫战绩文章来源:Seawaymaritime I 2022年1月2日,在服役50余年后,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后更名为“航浚4001”轮)光荣退役了。在50年的征程中,“劲松”号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港口航道工程,是一条“功勋船舶”,他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劲松”号“劲松”号始建于1968年,名字脱胎于毛泽东1961年所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