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水运文献信息》2004,(9):25-26
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货损货差的现象司空见惯。作为收货人,在遇到货损货差时,会根据业务特点及造成损失的不同原因,向保险人或承运人提出索赔。如果收货人是货物买卖合同的直接买方,则也可以依据买卖合约向合约的卖方(通常情况下是发货人)提出索赔。以下我们通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将货物严严实实地包装起来,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而且发生货损货差和货物被盗的几率也明显减少了。但箱内的透视性低,对所装货物也就不得而知了,某些托运人恰恰利用集装箱的这一特点,进行不如实申报或有意慌报,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4):50-56
电放提单下未持有过正本提单的收货人就运输中发生的货物损失对承运人享有诉权。冷藏集装箱货物装箱前状况不良的举证责任应由承运人承担,否则视为货物在装箱时状况完好。冷藏集装箱货物交付收货人后在开箱时发现损失,承运人对其已尽妥善而谨慎的管货义务负举证责任,不能简单地以收货人未证明货损发生在承运人责任期间而驳回货损索赔。对承运人提供集装箱的,实际承运人不能以集装箱故障系货物包装不良为由免责,在未尽妥善而谨慎的管货义务时,对货损与承运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和  张聪 《集装箱化》1997,(6):14-17
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在处理大量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赔案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下出现的货损货差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货损货差的原因往往与选柜装箱过程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集装箱本身已破损、严重锈蚀;(2)原装短少、破损;(3)箱内货物配载不当,包括货物装载不当、货物固定不良、货物重量分配不均、不合理混装等;(4)货物装箱前已被雨淋等。这类案件责任方涉及发货人、收货人、承运人和保险人等,且有时难以分清。究其根本原因均与提单上的“SLCS”条款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海上运输的法规规定承运人在整个货物运输过程中,负有管理货物的责任,如果承运人对管理货物没有克尽职责造成货物损失,法律上规定承运人将负赔偿责任。但是,法律又规定承运人管理船舶的过失引起的货损均可免除赔偿责任,因此对货损的发生究竟是管船过失还是管货过失双方当事人均会争论不休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判决。有一案例称:某船运送一批马口铁到加拿大,航行途中船发生碰撞进坞修理。在修理时,打开了舱盖,在修理过程中下了几阵雨,但船员没有及时关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常常令集装箱运输公司和承运人深感头疼的是,随着国际集装箱冷藏货物的总运输量在不断的增多,有关冷藏货物发生货损货差所引起的索赔案件却在与日俱增,处理这些案件必须花费船公司和承运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造成船公司和承运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今一些国际冷藏集装箱运输专家正  相似文献   

7.
刘观周 《中国港口》2002,(10):41-41
<正> 集装箱货物残损的问题历来是集装箱运输中令人头痛的问题。其实,集装箱货物遭损与货物在集装箱内的积载及其装箱、拆箱或在运输及装卸时操作不当有关。也有因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不同气候形成的温差在箱内产生汗水致使货物湿、霉以及氧化等造成货损。也有因货物的包装缺陷或因集装箱长期使用而磨损后不能适载货物造成货损。如果我们知道了发生货损的原因,及时采取预  相似文献   

8.
关于承运去西非大米减少货差货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华 《航海技术》2004,(2):27-28
西非诸国从不同国家以不同形式(援助、捐献、购买)进口大米,数量很大。来西非诸港卸大米的船舶不少都历经了货损、货差扣船,出保函放船。作为承运货物的代表,船长和大副想改变这一现状,目前恐怕还是一件难事。但船长、大副大胆、周到、细致谨慎的工作,在减少货损、货差上还是大有作为的,以最大限度地保  相似文献   

9.
孙敏 《航海技术》2000,(1):32-32
越南盛产大米,主要种植地在MEKONG DELTA地区。目前每年大约有300万吨供出口,大多从胡志明市装船出运。运输越南大米货损货差的事故率相当高,经常造成货主方巨额索赔。笔者认为,越南大米的货损率高有其内在原因,但还是有方式可以避免货损的发生或减少赔偿。  相似文献   

10.
刘筠 《集装箱化》2005,(6):8-10
货物在集装箱运输途中发生货损,由此引起各方纠纷的情况屡见不鲜。但不少货主对货损追赔的法律认识存在误区,往往因追赔方式不当,拿不到应得的赔偿;更甚者,货主轻率的处理行为会进一步导致自身损失的扩大。如何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在集装箱运输发生货损时保护自身利益,是货主应该了解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随着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以往散杂货轮的运输方式正逐渐被集装箱运输所取代。虽然集装箱运输有很多优点,但是,货损货差问题依然无法彻底杜绝。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需要鉴定人对集装箱到货发生的货损货差原因进行鉴定。 由于集装箱运输在我国兴起比较晚,以往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运输是水路运输方式的重大变革,可使货物运送速度大大加快,货物包装费用减少,货损货差降低,港口装饰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现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对不是集装箱运输的散装件杂货不予进港作业或片收昂贵的费用。集装箱运输能力也是港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宁波港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尚落后于沿海的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13.
王桂香 《集装箱化》2004,(12):36-37
有些货物的正确运输与合适的通风是分不开的,温度波动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类货物的运输中,通风不当会导致发生冷凝现象。橡胶、烟草、大米、玉米、可可豆、钢材、木材等都是这类典型的敏感性货物。近年来,美国的收货人有提起冷凝货损索赔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钢材货损上,  相似文献   

14.
结合长江港口码头靠泊能力、场地情况和货物特点,提出了化肥集装化装卸工艺创新,保障化肥品质,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转运成本,减轻装卸作业劳动强度,减少污染,是未来港口化肥装卸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货物运输其流转交接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自行装箱,填写装箱单.并由海关或其授权的人加封的货物(英简称FCL),在实际业务中习惯称一个发货人、一个收货人;另一种是由集装箱货运站接受不同发货人的货物,将到达同一目的地,且包装、性质、种类能相容的货物配装同一箱内交由承运人运输的拼箱货(英简称LCL),在实际业务中习惯称几个发货人,几个收货人。对于后,由于货物交接双方能直接以货物外表实际状况是否良好划分责任,交接双方一旦发现包装有损或有货损货差,比较能确定责任方,并由责任方承担责任。但对前.由于货物已装载在箱内,交接双方仅以箱子外表状况是否良好、关封是否完整来划分责任。  相似文献   

16.
发生货损货差时,除运输合同承运人外,我国《海商法》下规定的实际承运人,根据相关规定也可能对货损货差承担责任。因此,实际承运人制度的设置为保护货方的利益增添了砝码。关于实际承运人的含义第42条第2款规定:“‘实际承运人’是指接受承运人委托,从事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的人,包括接受转委托从事此项运输的其他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根据该规定对于实际承运人身份的识别却存在着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在海上航行遇到大风浪或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时,可能引发碰撞、触礁、搁浅、货物移动等事故。在大风浪情况下,最为常见的是货物移动,轻则造成紧迫危险局面,发生货损或货物灭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甚至船舶倾覆。近年来发生多起船舶遇到大风浪而引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船舶积载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聚民  纪卓尚 《水运管理》1998,(12):34-37,49
一、集装箱船积载研究的意义 集装箱船舶的配载是集装箱海上运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保证船舶安全、货物安全以及保证船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船舶配载结果的表现形式——配载图是装卸公司装船、卸船的依据,也是发生货损货差时要求索赔、划分责任的重要依据。传统的配载方法是由大副或码头计划人员凭借经验手工完成的。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初期,当时由于港口的吞吐量较小,集装箱船舶的载箱量减少,手工完成还是可以胜任的。现在,由于集装箱海上运输的飞速发展和集装箱船吨位的不断增大,手工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运输无论对货方、港方还是船方都是十分感兴趣的运输方式。对货方而言,货物包装简单,一次报关即可一票到底,实现了货物的门到门运输,简化了办事手续;对港方而言,集装箱装卸速度快,集疏运迅速,易于保管,既提高了泊位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货物在港储存期间被盗、被日晒雨淋而造成的货差、货损等质量事故;对承运方而言,集装箱运输快捷,船舶在港停泊作业时间减少,动态营运时间相对增加.成本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运输将货物严严实实地包装起来,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而且发生货损货差和货物被盗的几率也明显减少了。但箱内的透视性低,对所装货物也就不得而知了,某些托运人恰恰利用集装箱的这一特点,进行不如实申报或有意慌报,结果引发箱内危险品出问题,而得不到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贻误“战机”或遭海关罚款,更有甚者,一些诈骗犯利用这一“漏洞”钻空子进行违法活动。无论何种情况,不如实申报都是对海上运输正常秩序的一种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其结果可能给承运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对托运人本身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这就是说,不如实申报既害人也害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