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86篇
  免费   1530篇
公路运输   17956篇
综合类   9014篇
水路运输   9957篇
铁路运输   8548篇
综合运输   1241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926篇
  2020年   944篇
  2019年   1002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2016篇
  2013年   1866篇
  2012年   2139篇
  2011年   2308篇
  2010年   2388篇
  2009年   2616篇
  2008年   2646篇
  2007年   2364篇
  2006年   2201篇
  2005年   2116篇
  2004年   2248篇
  2003年   2883篇
  2002年   2347篇
  2001年   1749篇
  2000年   1295篇
  1999年   797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929篇
  1996年   780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03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396篇
  1991年   407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史宏海  王伟  李俊杰 《公路》2022,67(1):370-374
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大型断层或富水溶洞时,盲目施工易引发涌水、突泥、崩塌等安全事故,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预判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风险。介绍一种新型地震反射成像系统TSP-SK,论述了该预报系统的特点、工作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隧道工程预报案例验证了TSP-SK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炮孔内炸药水封效果较好时,TSP-SK能采集到初至清晰声波干扰小的高信噪比地震反射数据;反Q滤波最大增益与Q值在15~30区间取值时常可获得较好的反射波拾取效果;TSP-SK预报结果与隧道实际开挖结果较吻合,纵波波速偏低的区域预示岩体质量差,横波速度偏低的区域施工出水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自装卸式STX1/STX2型驮背多功能运输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配置及适应的装载工况,阐述了该车的关键技术和站场配套要求。  相似文献   
4.
5.
夏小迪  汤建宏 《水运工程》2022,(S1):124-129
近几年,省水船闸越来越多地在国内各个枢纽船闸工程中作为主要设计方案。省水船闸在高水头的山区河流地区具有降低工作水头、降低船闸耗水量、改善高水头船闸引航道内水流条件等优点。以巴江口船闸改扩能项目为例,针对省水形式选择、主体结构设计、布置尺寸、结构内力分析等问题,确定了结构形式并研究了结构的关键受力位置。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比各个工况和主体结构,得出整体式省水船闸结构最薄弱的部位,并对应力较小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7.
8.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需考虑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中场地土层的自由场反应分析是确定地震输入的关键问题。以往地下工程实例表明,在结构动力时程计算中,能否有效模拟无限地基边界对结构抗震分析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某地下综合体项目进行抗震评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自由场震动响应,克服工程中传统分析里不能模拟场地无限域的缺点。为地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提供可靠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0.
杨凝 《世界桥梁》2022,(6):134-134
2022年11月6日,随着最后一根锚杆的密封材料涂装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顺利完成(见图1),为下阶段主缆牵引架设及张拉奠定了基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大体量、一跨过江的设计对大桥主缆锚碇提出了更高要求。南锚碇为全桥主缆2个固定点之一,采用复合板桩嵌岩重力式基础,基础长75m、宽80m、高15m。锚碇内设置的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为主缆与锚碇连接的关键结构,承担着承上接下的作用,是南锚碇施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