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28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提出了基于抗车辙性能的沥青路面长大纵坡标准的界定方法。首先根据现场车辙调研数据对同济大学车辙预估模型进行标定,使之适用于具体工程;然后基于标定后的车辙预估模型和沥青路面容许车辙深度确定出车辆在长大纵坡上的临界车速;同时根据现场车速调研数据对汽车爬坡模型进行修正,使之反映车辆在长大纵坡上的实际车速变化;再根据修正后的汽车爬坡模型和车辙预估模型,推导出车辆在从坡底爬坡开始,达到临界车速时所行驶过的坡长,即为对应特定坡度的坡长限值;最后给出了多哥壹号公路改建工程中长大纵坡界定标准的实例。结果表明,基于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长大纵坡界定标准较规范中基于行车安全的标准更为严格,可以作为规范中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32.
智能交通在上海城市快速路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上海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管理的需求入手,对系统功能、总体结构和核心交通流算法模型进行了介绍。这些理论、方法指导规划了上海高架道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并集成于延安高架道路上完成了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工程,显示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国内路面动力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动力学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车辆与路面的相互作用,但由于路面动力特性的复杂性,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介绍了目前国内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并叙述了它在路面结构性能、功能性能、承载力等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隧道阻燃改性沥青上面层(AC-13C)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隧道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实践,针对隧道阻燃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隧道内、外阻燃与非阻燃表面层(AC-13C)的现场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最佳油石比条件下,生产配比、标准配比与拌和楼取样条件下的阻燃混合料空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较非阻燃混合料分别降低和提高0.6%和3.8%左右;加入阻燃剂的未冻融循环试件(50次)劈裂强度较未加入阻燃剂增加11%,车辙动稳定度较非阻燃可提高2.3~2.6倍,但经过冻融循环后试件劈裂强度比(TSR)衰减较快,降幅为17%,隧道内阻燃改性表面层抗滑性能指标的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较主线非阻燃改性表面层明显偏小,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阻燃沥青混合料对国际平整度指数影响较小,但对隧道内、外施工的连续性、时效性要求较高.研究结果证明了阻燃剂对抗车辙性能贡献率较大,但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难以满足项目要求.对提高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水平和类似阻燃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议隧道表面层慎重添加阻燃剂,不宜采用阻燃AC-13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35.
36.
李斌  孙立军 《上海公路》2004,16(3):14-17
本以深圳龙大公路为实例,对我国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不同地形、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土层物理性质的浅层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各方案的观测、比较和分析总结,试图找到一种较为经济有效、适用的处理方案,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生产成本,从而为以后大面积的工程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首先把路面温度场简化为非周期一维温度场,用分离变量法得到齐次边界条件下与温度场基本方程相容的傅里叶级数;然后用格林公式在边界展开热传导方程,得到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常微分方程组,并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最后用实测数据标定的材料参数预测路面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傅里叶级数第4项仅在-0.1℃~0.1℃范围内波动;初始温度扰动对温度场有短时影响,如果扰动深度增大则影响时间变长;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后,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路面温度场,标准差为1.88℃。  相似文献   
38.
轮胎与路面的接地形状更接近于矩形,且对路面的作用力也呈现出非均匀分布.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工具,分析了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不同的车型,当路面结构层厚度变化时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9.
轮胎与路面的接地形状更接近于矩形,且对路面的作用力也呈现出非均匀分布。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工具,分析了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不同的车型,当路面结构层厚度变化时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0.
美国联邦公路局路阻函数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路阻函数在交通分配过程中左右着路径的选择,目前广泛采用的路阻函数是美国公路局提出的BPR函数,但在交通分配的实践过程中使用美国公路局推荐BPR参数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论文对国内外关于BPR函数的修正模型研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存BPR模型的优点与缺陷;提出了BPR函数适用情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