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108篇
公路运输   476篇
综合类   542篇
水路运输   316篇
铁路运输   256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着重介绍了HVAC风道保温工艺,分析了业主提出安装方式的优缺点,同时,确定了平台既适用又方便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62.
因多线程具有并发执行、资源共享、切换消耗小等优点被广大程序设计者使用.然而,它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广泛父注.同一进程中的多线程共享其数据空间,会引发临界资源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个角度探讨在solaris操作系统下多线程的安全性问题.以绘制图形界面程序为例,显示了多线程的便利及其安全机制的重要.  相似文献   
63.
杨进  江涛  孙立军  刘黎萍 《公路工程》2010,35(1):76-78,13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下摊铺和碾压,空隙率较大,性能方面不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标准,一般被用在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或下面层中,其上还须加铺一定厚度的HMA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在冷再生层上摊铺HMA时,HMA高达150~170℃的高温,会将冷再生层加热,加之施工机械和车辆荷载等作用,致使冷再生层会被进一步压实,称之为冷再生层的"第2次压实"过程。对现场冷再生层钻芯取样后发现,摊铺HMA前后的冷再生芯样的空隙率相差可达3%。现有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对这一现象并未考虑,导致冷再生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压密性车辙。提出在进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应该考虑不同施工季节以及第2次压密过程的影响,并对现有试验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64.
以华晨V5车型氙光组为例,通过选取光源、挡板和参数,设计多椭球反射杯,并运用ASAP进行配光模拟,从而实现氙光单元的开发设计.最后通过PAS单元进行实际配光模拟和样件实车夜视对比分析,得出配有25W低功率氙光单元照明系统的车辆具有更佳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65.
对内蒙古包(头)-树(林召)黄河大桥4种不同悬臂长度在冬休期间的5种荷载工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选定了最优的悬臂长度,并提供相应建议,为同类地区的类似桥梁过冬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对四卷筒抓斗卸船机抓斗开闭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悬索理论,给出了悬垂段钢丝绳的悬垂方程。  相似文献   
67.
港口工程中扭王字块应用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常用于港口工程中防波堤及护岸工程的人工护面块体——扭王字块体的英国标准和中国标准的比较,提出扭王字块体在施工中的重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8.
化学植筋锚固技术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植筋锚固技术的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化学植筋施工技术的要点,促进该技术在港口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69.
深入探讨了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问题.论述了SC-FDE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峰平比(PAR)、频率偏移、计算复杂性等间胚,仿真了其在短波多径信道下的性能.分析和仿真均表明,SC-FDE是一种能与OFDM相媲美的短波波形设计方法,在短波通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为加强对公路隧道运营风险的辨识、改善和优化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降低重大隧道事故对人员伤亡、隧道结构、设备和经济收益的损失,通过隧道事故调研和大数据技术,收集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802起公路隧道事故,对公路隧道自身特性和隧道事故的时间、空间、类型、诱因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外界因素对隧道事故影响较大,在高温和车流量较大的环境下,事故发生较多; 2)特长隧道和长隧道的事故数远高于短隧道和中隧道; 3)小型车是隧道内发生事故的主要车型,事故原因多是驾驶员违规驾驶,事故类型多为追尾事故; 4)火灾事故的诱因多为车辆自身故障,其中危化品泄露多为易燃液体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