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188篇
公路运输   653篇
综合类   714篇
水路运输   471篇
铁路运输   382篇
综合运输   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研究不同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影响区开口长度及流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2种断面形式的高速公路出口,分别设计了3种不同的开口长度,结合3种不同流量条件设计了18个不同的驾驶模拟场景。实验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模拟驾驶实验,提取不同开口长度及流量条件下各断面形式高速公路出口的车辆行驶轨迹、换道间隙的选择、减速度、最小 TTC (Time to Collision)等驾驶行为特性参数,综合分析基于驾驶行为数据对不同开口长度的行车风险。结果表明:两种断面形式下,开口长度对于车辆在开口段上的换道点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两种断面形式下,1500 m的开口长度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驾驶人的换道需求;在换道间隙选择中,大都集中在5~6 s,分离式断面下的开口长度对于低于临界间隙的换道间隙出现的频次具有显著影响;流量及开口长度对于最大减速度及TTC最小值和分布位置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分离式断面下的最大减速度和最小TTC相较于整体式断面更小;此外,整体式断面中内侧3车道的行车风险低于分离式断面,分离式断面中外侧车道的行车风险低于整体式断面。  相似文献   
42.
针对高铁、动车和重联机车端部通道中,车门安装结构与贯通道安装结构存在的结构重复问题,本着轻量化、模块化设计的理念,通过对动力车端部通道的结构改进,实现了动力车端部车门安装与贯通道安装的结构集成.该结构的改进有力推动了时速160 km动力集中动车组品质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3.
结合瓮安县打磨石至红梅通村油路(水泥路)改造工程实际,针对现阶段山区公路设计现状,为加快山区公路建设速度,提出了山区公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问题,并给出相应措施,推动工程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4.
市域快轨与其他结构临近难以避免,有必要探究市域快轨列车运行引起的临近结构振动响应.依托温州市域快轨S1线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了市域快轨运行引起的临近水厂沉清池振动响应,分析了列车速度和隔离措施对沉清池振动速度的影响;监测了列车不同速度运行引起的沉清池振动速度,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和隔离措施对市域快轨列车运行引起的临近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5.
随着对舰船声隐身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舰船隔声材料不仅要轻质还应具有优良的隔声性能。夹层板结构具有轻质,且在高频段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但其在中低频段隔声性能不是很理想。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具有良好的低频带隔声性能,因此本文将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引入传统蜂窝夹层板结构中,设计新的超材料蜂窝夹层板结构。通过数值方法对不同形状质量块超材料结构的隔声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蜂窝边框形状、质量块大小以及薄膜预应力对米字形质量块超材料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泥水平衡盾构法修建隧道,在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废浆,如果废浆没有得到科学、妥善的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估计的。本文以新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在城市复杂繁华地区施工场地狭小、泥浆处理难度大等工程难题,对盾构掘进产生的废弃泥浆绿色处理技术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分析了综合处理之后泥浆循环利用的应用效果。泥水处理设备、压滤设备及离心设备相结合的泥浆综合处理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盾构施工"零排放",为今后类似施工条件的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
鉴于高速铁路(HSRs)通信业务的多样性,侧重于单一类型业务的传输优化方案,已无法满足用户业务服务质量(QoS)差异性显著提升的需求。针对HSRs通信环境,将用户业务分为时延敏感业务和时延非敏感业务,以满足用户QoS需求且同时兼顾占用无线信道的公平性为优化目标,研究了基站(eNB)平均发射功率约束条件下的功率分配问题。根据eNB能否预先获知用户的期望速率,分别采用了基于用户期望和基于预分配的功率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ε-Optimal比例公平算法的eNB发射功率较高且用户满意度较低;信道反演算法只针对时延敏感用户能较好地满足其QoS(最大耐受时延映射的期望速率),并且固定功率分配算法仅能够满足时延非敏感用户的QoS,两种算法均无法保证用户间的公平性;所提算法既具有较高的用户满足度,又较好地保证了用户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8.
49.
合理设置高速公路收费站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车道数量,对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路网中ETC与MTC (Manual Toll Collection)车辆混行的情况,考虑ETC的普及率,结合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和排队论方法,建立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路网ETC车道优化布设方法。上层模型以车辆总通行时间最小为目标,优化设置进出收费站的ETC车道数量;下层模型为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反映ETC和MTC车辆的路径和收费车道选择行为。下层模型通过设计收费站的等价拓扑结构,表征收费站的车道使用规则及车辆的收费车道选择行为,并采用排队论方法估计ETC和MTC车道的收费排队时间。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主动集的启发式算法,利用参数二进制与拉格朗日函数法确定迭代下降方向,解决了下降方向与步长难以计算的问题;通过内嵌优化函数的方式,保证在主动集转化过程中上层约束均不会失效,且避免了迭代过程中的模型解退化问题。基于上海市绕城高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TC普及率的提升,收费排队时长按照负指数趋势下降;与按比例布设ETC车道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最高可降低57.4%的收费排队时间,且该方法可以避免ETC车道布设过多对于MTC车道通行能力挤压造成的负面效果。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高速路网ETC车道的布设,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50.
在乙醇—水—油酸—油酸钠液相混合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油溶性β-NaLuF4:Yb3+,Er3+胶体粒子.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六方相.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样品两端为六边形纳米棒状或六棱柱状,平均尺寸为10 nm×10 nm ×40 nm.用980 nm半导体激光二极管为激发光源,测定了样品的室温上转换发射谱.结果表明,样品在543 nm处出现强发射峰,对应辐射为Er3+离子从激发态4S3/2至基态4I15/2的跃迁,并通过机理分析确定发光跃迁为双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