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应用IHSDM安全评估软件,对"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全线进行事故预测,并预测1944年改善工程前"第21拐"、"第22拐"路段与改善后对应路段发生事故的概率,以评价"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及验证改善工程的合理性。预测结果发现"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1940年至1945年5年的时间内共发生4.02起事故,其中68%的事故类型为"仅财产损失";在1944年改善工程调整"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的"第21拐"、"第22拐"后,对应改善路段总预测事故起数降低了10.5%,且发生"死亡、严重受伤事故"的概率降低了14.3%,第4拐事故率降低了14.6%,第5拐事故率降低了38.8%。研究表明:"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低,且事故损伤严重程度较轻;改善工程取消半径较小S型曲线后,行车安全性有所提高。可见,修筑于战时环境下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线形设计基本能满足当时交通运输的行车安全性,其独特的线形设计也为现代山区公路的修建提供设计启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2.
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的热反射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型路面热反射涂层涂布于沥青路面表面,在夏季高温季节时,可有效降低路面温度5~10℃,将该涂料使用在排水性大孔隙路面中降温效果更好;同时对该涂料进行了综合路用性能分析,研究表明,热反射涂层铺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随着涂层用量的增加,涂层的抗滑性降低,在密级配试件中使用该涂层时必须添加防滑粒料。由于涂层的高反射率可降低路面温度,因此该涂层对路面车辙病害的预防及缓解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发展较快,为增强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梅花箐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辨识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梅花箐隧道整体风险等级最终评定为Ⅱ级,总体风险水平可接受,但其施工技术风险等级评估为Ⅲ级,施工期间应采用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工程建设风险,以策安全,并确保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4.
动态模量是表征路面动态特性的一个基本参数,由弯沉盆数据反算来确定路面各结构层的动态模量是较为简便的方法.通过SIDMOD模量反算软件对山东省5种结构试验路各结构层的模量进行了反算,并将沥青层的反算模量与室内试验所测得的动态模量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4.4℃、21.1℃、40℃下此试验路段沥青层的模量修正系数K,为反算模量与室内的测试动态模量的比例系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美国路面长期使用性能(LTPP)项目在水泥砼路面错台量与平整度相关关系分析方面所做的研究,说明了错台量和平整度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及相关结论,针对LTPP在错台量与平整度二者相关关系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6.
针对目前指路标志使用现状,首次提出了嵌入式指路标志的概念,同时对嵌人式指路标志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易读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指路标志中不同类别的信息进行适当合并,按嵌入方式进行设计,与传统方式相比,可以减少驾驶员的认读时间,提高指路标志的易读性.  相似文献   
47.
以海口~屯昌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通过荷载试验,对玄武岩地区强风化破碎带岩层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验证。通过P-S曲线来反映地基的变形情况,并分析了地基的变形模量和地基承载力,最后以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标准,验证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工程需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同时,试验结果对该地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水泥混凝土路面长期结构性能监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浙江省金华,绍兴两市部分典型路段的长期性能监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结构性损坏类型及其肇因,建立了适合浙江省施工管理水平和使用环境混凝土路面结构性能预测模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改进施工工艺,指导养护管理和修复工作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割缝和湿度变化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指出面层和基层的相互作用会导致3种基本破坏形式,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出现将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设置隔离层和结合层的路面结构将避免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发生,显著减少路面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