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48篇
综合类   161篇
水路运输   200篇
铁路运输   17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铁路起重机吊臂用下槽板多边形结构可优化成半圆形结构,以提高吊臂整体性能。文章分析了圆弧结构吊臂的制造难点、制造工艺过程、所需的装备情况及成型过程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产品的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143.
在人工驾驶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辆和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车辆的行车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分别构建人工驾驶车辆、ACC车辆及CACC车辆在下匝道分流区混合交通流仿真环境,解析CACC车辆占比对混合交通流安全性的影响。选取全速度差模型、ACC跟驰模型、CACC跟驰模型分别作为人工驾驶车辆、ACC车辆、CACC车辆的纵向跟驰模型,利用随意换道模型、强制换道模型分别构建下匝道分流主线段、远近端区的横向换道模型。基于碰撞时间(TTC)、暴露碰撞时间(TET)、整合碰撞时间(TIT)等参数构建交通流安全性评价指标。利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不同CACC车辆占比下的混合交通流安全性。结果表明:CACC车辆占比为40%~50%时,混合交通流安全性恶化最严重,TET和TIT分别增加约68%和89%,车辆速度离散系数为0.9以上;通过在下匝道分流区设置远端强制换道区(设置长度≤ 1 000 m),可有效降低混合交通流的追尾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144.
从IMO框架下关于MASS的发展入手,介绍国外和国内研究MASS的发展状况。从试验标准、船舶配员及人才教育、新航运体系构建和通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MASS未来研究的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5.
在同时使用WJ-7、WJ-8型扣件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上,进行现场锤击试验和线路动态行车试验,获得2种扣件轨道跨中轨头、扣件上方轨头以及轨道板振动响应结果,评估2种扣件系统减振效果。力锤敲击试验结果表明WJ-8型扣件轨道垂向振动衰减量比WJ-7型扣件轨道高20 dB左右。高速列车通过时,WJ-8型扣件轨道对钢轨振动有更好的衰减,主要由于CRTSⅡ型板式轨道为纵连式,CRTSⅠ型板式轨道为弹性支承单元板式,结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减振方式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针对铁路枢纽城市,提出综合考虑"外围发车,中心停靠"的客运铁路列车开行模式,构建以提高旅客出行便捷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转换为经典线性规划模型利用算法求解器求解,以深圳为例研究列车开行计划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外围发车,中心停靠"模式下的列车开行计划能够更好地发挥网络车站的能力利用率,并明显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  相似文献   
150.
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线路规划设计、道路和桥梁设计、车辆设计与制造、汽车驾驶、设备维修等方面的应用。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