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考虑滚动速度对印迹内压力分布及轮胎与路面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胎体复杂变形的轮胎稳态侧偏理论模型.仿真分析了滚动速度对轮胎侧偏侧向力及回正力矩特性的影响,并对轮胎高,低速特性的差异给出了解释.指出,建立具有合理速度预测能力半经验模型时,应考虑对滚动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一个采用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组成的PC-DAQ虚拟仪器系统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液压控制系统。运用多线程技术、双缓冲技术以及模块化设计思想,应用ActiveX技术实现对MATLAB环境下的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调用,实现了多参数连续实时数据采集与液压仿真系统的控制,完成了试验台测控系统的开发,验证了主动悬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钢板弹簧刚度计算的主片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以往以整副多片钢板弹簧作为一个变断面梁来分析其挠度的思路不同,本文从“整簧挠度实质上是主片的挠度”这个观点出发,把求变断面粱的挠度问题化为求等断面梁(主片)的弯矩(应力)分布问题。从而把挠度——刚度计算问题与应力分布计算问题统一起来。本文的基本假设与以往的“共同曲率”或“集中载荷”的假设不同,采取了这两者相结合的假设。在应力分布计算方面揭示了长期未被注意的误解。在刚度——挠度计算方面,解释了巴希洛夫斯基的“精确计算公式”不精确的原因,新的计算方法消除了这种误差因素。  相似文献   
54.
汽车技术的变革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也面临着能源问题、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介绍了美国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实行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及其技术解决方案 ,讨论了汽车智能化的技术变革途径  相似文献   
55.
汽车振动与载荷的统计分析及悬挂系统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设计计算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容易地求得汽车在典型实际路面上激起的振动与载荷的统计规律;给出振动与载荷的均方值(在正态分布下也就是分布率)与设计参数之间的简明关系;进而研究了阻尼值和限位行程的合理选择以及计算在不平路面上极限车速的方法;最后讨论了有关试验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6.
板簧变形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板簧变形时相关点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阐明了“SAE圆弧”的理论背景与应用范围,给出了试验验证。推导出板簧受制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时的运动轨迹与扭曲中心的位置,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非对称板簧。也给出了变截面板簧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最后简要地讨论了若干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7.
汽车的许多性能,如平顺性、操纵性、在不平路面上的平均车速与燃料经济性等,以及许多零部件的寿命都与由路面激起的振动有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种较全面的分析汽车承载系统的振动与动载荷的方法。近代动力学知识和汽车行驶路面的测量统计工作,使这种分析归结为寻求系统的各种频率特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提供一种汽车振动与动载荷频率特性的分析计算法。这一方法使汽车振动与载荷的分析有较大的简化,然而它在原理上是“精确方法”而不是“近似方法”。因为  相似文献   
58.
汽车操纵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4,52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的各个单项指标。增加了某些单项评价指标,验证了在汽车设计中仅有几个单项指标就可确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结论;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单项评价指标也做了补充;并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的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9.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理论预测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长富  郭孔辉  李铂 《汽车工程》2001,23(1):5-8,12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0.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着重探讨了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基本原理,探讨逻辑与控制算法,并在汽车驾驶模拟器所提供的虚拟驾驶环境下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