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431篇
综合类   416篇
水路运输   422篇
铁路运输   267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为计算原型,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设计方法、地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管片设计的影响,以及管片在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条件下受力性能的差异,并对苏州地铁盾构管片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2.
采用单平衡轴和对曲轴配重合理设计的方法降低单缸摩托车发动机的一阶往复惯性力。通过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某型发动机按优化计算结果进行了改进设计。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往复惯性力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3.
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在公路边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GPS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及其在公路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实践可以证明:GPS一机多天线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3~5mm,与常规的GPS静态相对定位的精度相当,同时能够大大降低GPS监测系统的成本,使得公路边坡灾害监测能够实现高精度、自动化和全天候等目标。  相似文献   
34.
地铁客车运营时转向架轴箱体端部与吊耳的连接螺栓脱落严重威胁着地铁的安全行车.通过对脱落螺栓的形貌分析、材质检验及断口金相检测,基本排除了螺栓质量问题,但发现吊耳与其连接件间存在相对滑动的可能性;在EN13749标准规定的轴箱振动加速度以及线路实测振动加速度载荷的分别作用下,基于VDI 2230-2003标准对吊耳的连接螺栓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载荷作用下螺栓强度均满足要求,但在线路实测载荷下连接螺栓的被连接件间的防滑移安全系数仅为0.997,同时疲劳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低;接着,考虑到吊耳结构重量直接决定着连接螺栓的承载大小,提出新型吊耳结构,其重量仅为原结构重量的35%,一阶固有频率为原结构的1.3倍.同时,建议采用10.9级的法兰面螺栓M12mm×100mm作为吊耳连接螺栓,并配合使用宽边NordLock防松垫圈.  相似文献   
35.
通过加装控制盒的方式,实现单探头测深仪与自动控制探头之间的流畅切换,将传统单探头测深仪改造成具有多探头功能的高效水下测量仪器系统,主要用于航道和码头基床等的水下扫测。利用该系统进行的码头基床扫测已经取得成功,可为同类测量设备的改造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正激变换器进行了输出本安特性分析,从满足纹波电压指标和最大输出短路放电能量最小的角度,采用五维数据可视化技术,在MATLAB环境下通过程序设计展现全局的值域分布,从而对电感、电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研究综合工费对大型机械钻爆法施工概算费用的影响,以3条新建双线铁路隧道项目数据为依托,核算出不同施工模式下的经济指标及工程费用;建立基期综合工费单价理论计算模型,计算出不同施工模式、不同围岩等级条件下新建铁路双线隧道临界综合工费单价。通过与普通钻爆法对比,大型机械钻爆法施工建造费用增长约10%;当基期综合工费高于226. 54元/工日时,大型机械钻爆法施工的经济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8.
39.
It is essential to obtain accurate location of vehicles for new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o remedy the defects of presen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V-I)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 new positioning approach based on vision and V-I communication is proposed. This approach aims at lane-level positioning with lower cost than conventional ones. In this approach, the position of the vehicle is represented by its lateral position (the lane number) and longitudinal position (the distance from entrance of the road) in a course coordinate system along the road; the specific lane the vehicle is occupying (the lane number) can be judg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of lane lines detected by vision systems; then the distance to the vehicle is obtained by a Road Side Unit (RSU) during the V-I communica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is calculated. The error of the approach on typ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s analyzed,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approach can achieve the accuracy of less than 0.31 m for straight road and 0.58 m for typical arc road with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and ranging technologies and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RSU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决黄龙景区雪山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涌水水源识别问题,结合黄龙景区雪山梁隧道的相关施工资料,依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涌突水预测,通过水分析化学实验,采用灰色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不同水系之间的关联度;而后针对单一水源和混合水源分别进行试验和分析,得出雪山梁隧道出口段内渗漏水来源最可能为大气降水,关联度较高的还有淘金沟上游水系和隧道出口处水系;最后进行比对,得出隧道渗漏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和淘金沟上游水体的结论,并依据现场资料及实地踏勘,验证了灰色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