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0篇
  免费   584篇
公路运输   2305篇
综合类   2843篇
水路运输   2426篇
铁路运输   1475篇
综合运输   29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通过对远洋轮机模拟器生活冷库建模过程,介绍了实时仿真建模技术的概念,说明了实时仿真建模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72.
从大型养路机械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结构出发,详细说明了虚拟万用表、虚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利用恒流源测量电阻。虚拟仪器的应用降低了测试成本和测试的难度。  相似文献   
73.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74.
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的神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应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进行神经估算。以散货船和油船为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由非线性模拟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在船体重量估算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际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动车组内低频磁场的限值要求,为动车组内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的起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移动客户端APP则是运营管理企业与乘客之间进行信息服务沟通的有效媒介。在介绍分析目前已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官方APP和非官方APP基础上,提出基于实时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APP信息服务系统,有效结合传统静态交通信息服务模块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模块,克服传统APP交互性弱、数据库不全面、信息发布实时性差等缺点,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APP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阐述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模式,并分析消火栓系统的操作模式,对手动启泵控制模式和自动启泵控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从启动时间、运营管理、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手动控制模式在启动时间上具有优势,但存在人为误操作的可能;自动控制模式比手动操作模式增加了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控制系统,投资会有所增加。优化两种控制模式,在设计手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加自动巡检或其他线路故障报警功能,在设计自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设低流量或者低压力报警的流量开关或者压力开关,在消火栓系统出现小流量泄漏时,能及时报警,及时维修,避免消防泵在非消防状态下的错误启动。  相似文献   
78.
TOD 本身作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具有空间组织方式相对复杂、功能多元丰富、空间服务半径人性化等 特点,这将在理论上建构起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新图景。回顾 TOD 的相关理念及典型图示,试图从空间句法的 角度剖析 TOD 的空间模式与内涵,以此分析 TOD 作为单纯的交通节点与活跃的场所中心的区别。探讨 TOD 适 用于跨越空间的超链接隧道与强化多层折叠空间的精细化转换的区别,以及 TOD 推动随机个体吸引点的体验与 促进复杂空间结构的集体呈现的区别,这些都能刻画真实 TOD 的某些景象。而空间句法则提供一种思考和验证 的定量工具,从物质空间构成、交通出行模式、社会功能组合、人类行为感知等角度,描述这些复杂而有趣的 TOD 建构过程,寻求 TOD 所带来的空间价值溢出,优化 TOD 本身的空间体验行为。研究表明,空间句法将为 TOD 的空间动态营造提供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大量的开通,新建线CTC与相邻既有线TDCS之间线路的联系对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铁道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总结CTC系统与TDCS系统间可互传的行车相关信息,补充一些新内容。重点介绍CTC站自动办理闭塞并利用TDCS邻站人工闭塞信息自动卡控本站接发车进路的方案。  相似文献   
80.
本文运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针对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对售票设备的使用行为进行建模,提出基于旅客行为微观仿真的售票设备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仿真系统。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实例验证,解决了车站售票设备现状评估、极限能力计算及远景数量配置等问题。仿真发现:北京南站售票设备能够满足近期和远期设计要求;现状窗口开放条件下,极限服务能力为10万人;远期所有窗口均开放时,极限服务能力为35万人。研究表明,应用旅客行为微观仿真方法较传统方法和排队论方法能够更精细刻画售票设备与旅客的相互作用、更为客观地反映评估结果,由此验证所提模型和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