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176篇
公路运输   772篇
综合类   742篇
水路运输   565篇
铁路运输   338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管道内壁绝对粗糙度在工艺设计中的取值;然后从天然气管道内壁涂层对水力摩阻系数、管输能力、压缩机站站间距、压缩机功率4个方面的影响,从有、无内壁涂层的两个情况下,采用公式推导对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管道内壁涂层,可以改善和提高天然气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可以减少管道沿线压缩机站的数量;可以降低输送的动力成本和泵输成本;可以提高管输量;可以延长清管周期;可以降低输送动力消耗和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研究原油在储存过程中的升温和降温规律,确定合适的加热方式,对于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实现长时间低温储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以传热学为基础,运用数值计算方法,以大庆原油储罐为例,对其温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导热微分方程的离散、控制体积分等数学方法以及数值模拟,得到了原油储罐温降规律的数值模型,运用Visual Basic软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找出储罐的温降规律,对现场油库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基于路面温度场理论,采用ANSYS程序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温度应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降温幅度、加铺层厚度和土工布夹层材料模量及典型防止反射裂缝措施对旧路接缝处沥青加铺层底温度应力的影响,为选择合理材料和设计参数进行沥青加铺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拟合模型与三维数据间距离图计算是三维数据重建中的主要计算之一。决定了重建算法的实时性,本文设计了基于优化k-d树的三维空间k个最近点(k-NN,k-Nearest Neighbour)搜索算法,提高了搜索效率。使距离图计算时间大大减少,满足了三维数据层次式重建的计算实时性要求,作为三维空间最近点搜索的最佳算法之一,基于优化k-d树的最近点搜索算法可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分析水上交通法规中法条竞合的内涵与特点,列举水上交通法规法条竞合的三个表现,提出“一事不再罚”和“先刑事后行政”两个处理原则在执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借鉴国内外铁路运营经验 ,利用国铁开行城市轨道交通 ,是合理引导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 ,以及两者结合后通信网络的构成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7.
袁明  冯刚宪 《桥梁建设》2005,(Z1):151-153
分析大跨铁路钢桥辊轴支座的病害及其产生原因,介绍新型滑板铰轴钢支座的滑动摩擦副设计的基础试验研究、模拟件设计及支座的设计,为大跨度钢桥支座形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8.
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监管技术是保障内河航运系统安全、高效及绿色运行的关键。从态势感知、事件监视及组织优化这3方面阐述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研究现状,总结技术发展沿革与趋势,分析监管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内河航运监管态势感知研究伴随先进信息感知技术发展做适应性进步,从利用海事雷达技术捕捉船舶物理表象特征,逐步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融合多源信息向多船态势感知和智能感知方向发展;事件监视研究起初受限于传感器设备感知水平不足而主要面向事件后分析,结合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渐向事件中检测和事件前预测方向发展;组织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船舶运行空间优化方案和时间优化方案的制定,未来组织优化模型需考虑航道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利于推进组织运行方案的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海事监管需求。提炼内河航运系统多模式一体化融合感知网、全息场景图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面向未来新一代航运系统,探索内河航运平行监管模式,阐述内河要素物理及耦合关系平行建模和平行数据集建立与信息挖掘、平行监管及交互可视化等方面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实闭环交互机制实现内河航运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本构模型对浅埋隧道开挖诱发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考虑摩擦性与临界状态土体本构模型,对复合成层地层浅埋隧道开挖诱发的地表沉降槽进行了分析. 首先,基于PlAXIS 3D有限元平台建立砂-黏复合地层浅埋隧道数值模型,材料模型选用3类本构模型(莫尔库伦(MC)、修正剑桥(MCC)、硬化小应变(HSS))及其组合模型;其次,利用参数等值转换关系,深入探讨了本构模型的选取对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与深度的影响;最后,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并对比分析,研究基于3类本构模型及其组合模型的沉降槽数值模拟与经验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结果表明:上、下地层均采用HSS模型时,最大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最大沉降量相差不超过7.3 mm;上、下地层均采用MC模型时,出现地表隆起的不合理现象;下卧地层采用MCC模型、上伏地层分别采用MC模型和HSS模型,即采用MC -MCC模型和HSS -MCC模型时,其数值预测的最大沉降量高于经验公式计算值,达24.8 mm,而沉降槽形状相对于经验公式预测结果“窄而陡”;在针对HSS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中发现,若卸载再加载模量与初始剪切模量变化值为5%,将导致地表最大沉降量分别改变1.5%和1.0%.   相似文献   
1000.
依靠缩短登机时间提升登机效率是降低航空周转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乘客登机时间由登机策略及个体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在采用特定登机策略登机过程中,发生阻塞导致队列行进缓慢时,队列内的乘客可能采取超越行为提升自身行进速度,从而影响登机效率。针对乘客这种超越行为建立微观仿真模型,采用元胞自动机模拟不同登机策略下的乘客登机过程,比较超越行为对不同登机策略效率的影响程度,量化考虑乘客超越行为时登机乘客携带行李比例、登机放行间隔,以及客座率等情景下登机策略的效率。结果表明:在考虑超越行为后,原本不考虑超越行为时登机时间越长策略的登机时间缩减比例越高,乘客行走干扰延误的降低是登机时间缩减的主要原因。在乘客携带行李数量较多或乘客放行间隔较短的情景下,从靠窗到过道依次登机策略的效率优于倒金字塔式策略;在客座率70%的情景下,分4种次序从后到前登机的策略是按列次序登机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