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阐释了"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结合滨州-德州高速公路某合同段临时用电系统的规划,将本质安全原理运用其中。  相似文献   
52.
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在其性能尚且保持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微表处的养护方式进行路面性能改善,分析了施工前后路面车辙量和平整度数据变化规律,提出了车辙量这一单值触发指标,将8 mm车辙量作为微表处养护实施时机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从保险杠脚踏支撑架的工艺设计角度入手,综合产品特点及成本控制等因素介绍了冲压和拼焊两种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4.
探讨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沥青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进程的不断推进,高速公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施工质量优劣将对整个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施工技术至关重要。结合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沥青概况,从透层沥青选用,透层沥青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5.
基于STAR-CCM+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TAR-CCM+软件对某高速列车外流场CFD计算过程与结果做了通用性的描述,并从阻力系数、速度场和压力场几个方面对列车在明线运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列车的总阻力主要来源于列车受到的压差阻力,且鼻端处压力值最大并沿着过渡区域逐渐降低.对列车CFD分析应用流程做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列车头型设计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正>缓速器是独立于车辆主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以外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持续制动装置,它对于在山区公路上使用的商用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液力缓速器在比较紧凑的结构环境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动力,并且体积小、质量轻,在低速范围的制动力大。液力缓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一  相似文献   
57.
确定了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在"软"、"硬"阻尼状态下的阻尼力设计目标.设计了以电磁阀和摆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研制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并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除后减振器压缩阻力外.其余各项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平均偏差小于7%,表明减振器的仿真模型有效.将该可调阻尼减振器装车进行的道路平顺性试验表明,与被动式减振器相比,采用可调阻尼减振器可使客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8.
徐宿淮盐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徐州、宿迁、淮安以及盐城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徐州作为重要的枢纽,合理规划徐宿淮盐铁路引入徐州枢纽是该铁路建设的重点.概述了徐州枢纽既有铁路和在建及拟建铁路,通过分析徐州枢纽的总图规划及其客货运量,确定该线接入徐州东站,并与郑徐客专形成贯通的思路,重点研究了相关车站的设计,提出了徐州东站的改建方案.相关建议有助于完善徐州枢纽的总体规划,对相关车站的完善和改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以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为原料,借鉴湿法纺丝原理,并通过预氧化,活化过程,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的聚丙烯腈/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明显高于两单体,电流密度为1A/g时,比电容为240F/g;循环5 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02%;当电流密度增大为10A/g时,电容保持率为72.2%,展现了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60.
斜拉桥上部结构双悬臂施工时,可采用临时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临时墩来抵抗不平衡荷载作用。为分析施工期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受力和抗风性能,以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基于平衡措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桥梁边、中跨主梁与桥塔承台间设计了临时拉索连接的结构体系,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分析双悬臂施工中最不利工况下的桥梁受力,并进行了比例为1∶70的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拉索平衡结构体系能够增强大跨径斜拉桥双悬臂施工状态下抵抗各种不平衡静荷载作用的能力,提高桥梁抵抗动风荷载作用的能力,降低施工期的抖振响应;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的桥梁受力和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该体系能够保证斜拉桥在上部结构施工中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