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237篇
综合类   220篇
水路运输   189篇
铁路运输   14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以棋盘石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设置五种不同仰拱半径的三心圆断面,对比研究了活动断层错动下不同衬砌断面型式对链式结构隧道受力及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错动引起隧道二次衬砌受到拉张、剪切、挤压组合作用;断层错动引起的高应力带主要在断层带内的节段拱脚位置,且峰值位于上盘,剪切缝能有效地吸收断层错动产生的拉应力;在隧道断面不断趋向正圆的过程中,二次衬砌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剪应力均呈减小趋势,等效塑性应变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2.
为优化城市机动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首先从机动化的目的和效应两个方面界定了机动化内涵,分析了个体机动化和公共机动化两类模式特征及相应的衡量指标。然后,应用历史数据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道路运输市场政策和城市交通政策与机动化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机动化政策效果明显优于公共机动化政策,发挥效应时间为1-2年,非机动交通政策对个体与公共机动化模式都有重要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机动化发展在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制约,提出了统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合理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把握公共机动化政策推行时机和优化非机动交通政策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一种运转平稳,振动小,不受过流介质变化影响、杂质通过能力大、适应排距变化、叶轮室和泵壳腔室分设的挖泥船用无堵式泥浆泵。  相似文献   
144.
潜艇空间机动的多变量滑模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潜艇运动具有严重非线性、强耦合和参数时变性,将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以潜艇空间运动为控制对象,设计出了潜艇空间机动多变量滑模模糊控制系统,并且利用模糊系统来逼近滑模控制的非线性切换函数,有效地抑制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稳定,鲁棒性强,对潜艇航行时所受到的各种干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采用了多变量空间运动控制,与传统的航向与深度的分开控制相比,提高了对潜艇运动控制的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5.
CIM模型在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识别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风险因素具有结构多层次、因素多方面、评估模糊性、出现随机性、直接量化困难等特点,基于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控制区间和记忆(CIM)模型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CIM综合评估法在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6.
地铁空间设计的软导向功能——上海地铁使用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流量交通的地铁来说,提高快速性十分重要。除了技术因素外,传统的设计方式是通过标识系统来提高导向的效率,实现乘客使用的快速性,但是调研表明,标识系统的作用确有局限。本研究通过研究乘客是如何利用空间认知来进行自我导向的,以此挖掘空间设计的导向功能。研究不仅证明了空间导向的作用,也指出一系列利用空间作为软导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7.
该文以丹河新桥为例,通过计算铰点极限弯矩的方法确定圬工拱桥极限承载力,综合考虑了拱的受力状况以及材料特性,为圬工拱桥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亦可供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基于提高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在三维建模和信息提取上优势互补效果的目的,采用了一种激光扫描技术在摄影建模基础上进行平差融合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物进行摄影测量和地面摆站激光扫描相结合的数据处理试验,得出了通过两者技术融合在统一坐标系点云构建具备可行性的结论,并在试验结论中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9.
基于三维交互设计与起抛锚运动数字化验证技术,研究极地破冰船的锚泊系统设计与起抛锚运动状态。通过三维交互建模及计算机模拟可真实地反映锚的翻转运动状态及收藏贴合情况,如果设计不完善,可以直接从工程图看出不贴合位置,量出间隙量,有助于加速设计方案的修改。三维虚拟仿真试验可每次提供不同角度、方位的仿真试验结果,为提高船舶的设计效率提供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0.
双幅桁架组合梁是通过横向联结系将A,B两个单幅桁架组合梁连接到一起组成新结构,为了了解该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变形能力、破坏机理以及各个杆件的内力分布规律等,设计并制作试件,通过对试验梁A幅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位移、沿截面高度纵向应变、混凝土板顶纵向应变、斜腹杆轴向应变以及横向联结系轴向应变随荷载的发展变化。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相同试件模型并且后处理,比较试验研究成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施加单幅对称荷载时该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破坏形态为A幅弯曲破坏的同时伴随着受拉腹杆节点的冲剪破坏,B幅仅斜腹杆受轴力且影响较小;剪力滞系数在梁肋处达到峰值,说明梁肋处应力分布最不均匀,系数纵向影响范围只位于加载点附近,变形集中于中间区域;下弦杆除了承受轴向力,弯曲效应对杆件的受力影响较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