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5篇
  免费   279篇
公路运输   1327篇
综合类   1493篇
水路运输   1149篇
铁路运输   904篇
综合运输   2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72.
包西铁路通道改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包西铁路通道为"包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本段铁路目前现状和功能对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建设规模进行研究论述。研究结论:从包柳通道在路网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看,最终将形成一条双线大能力通道。为充分发挥其通道的整体运输能力,本段扩能改造时北段包头至大保当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预留200km/h);中段大保当至延安既有线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南段延安至西安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预留200km/h),既有线维持不变形成三线格局。包西线先期建成双线既解决了煤炭运输外运的运能不足问题,又解决了直通运量能力不足的问题,符合包柳双线大能力通道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3.
研究目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的黄土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区段占全线总长度的65%,湿陷程度从轻微(Ⅰ级)到严重(Ⅳ级),涵盖了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全部类型。在这样复杂的工程地质地段修建高速铁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因此,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前期,根据沿线黄土丘陵、伊河和洛河二级阶地、黄土塬、黄河二级阶地、渭河二级阶地等不同地貌单元特点,选择典型的试坑浸水试验场地,在充分浸水条件下,查明湿陷性黄土在大面积浸水条件下的影响范围,并为地基处理和防排水设计提供试验资料。研究结论:通过试验研究表明:8个现场浸水试验场地完全浸水后的浸润线斜率在1.3~6.0之间;试坑外15 mm湿陷变形量发生位置距浸水试坑边的水平距离自东向西逐渐增大,为6~15 m;防排水措施距路肩的水平距离为0.2~0.5倍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设计深度在DK233~DK250段、DK250~DK321段和DK321~DK356段分别为0.32H-1.60a、1.53H-3.40a、0.88H-1.75a。  相似文献   
74.
提出采用玻璃纤维布、连续钢纤维增强织物与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创新性的弓形结构形式,采用先进的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工业化制备轻质、强耐腐蚀、高承载性能的工程用大型结构梁,尤其可用于承受荷载等级较高的公路桥梁与承受重载列车的铁路桥梁。具体阐述了该弓形结构梁的制备工艺与受力机理,并给出了工程算例,展示了其具有可设计性强、应用前景广阔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决磁悬浮列车直线电机传动系统与悬浮系统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直线感应电机恒转差频率磁场定向控制方法,在实现牵引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了法向力波动对悬浮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性能优良、稳定。  相似文献   
76.
武广高速铁路堆载预压路基实测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武广高速铁路XXTJⅡ标段19个堆载预压工点107个监测断面的施工期地基沉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施工进度下沉降和沉降速率特点。实测结果表明:施工期实测地基沉降为3.0~9.5 mm,说明地基加固方案合理,有效地控制了地基沉降;预压后地基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加预压荷载后的第1个月,预压时间超过3个月后,靠延长预压时间减小工后沉降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国外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碰撞安全及耐撞性,回顾了20多年来欧洲和美国在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梳理了国外涉及碰撞安全的标准,希望对我国碰撞安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电气化铁路中的不平衡电流,尤其是电网冲击干扰电流,已经成为轨道电路系统主要的干扰源,如何减少冲击干扰的影响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课题。FFT是在轨道电路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中普遍使用的解调算法,只是FFT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而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离,在处理非平稳瞬时信号时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提取高压不对称脉冲信号特征频率的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此算法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9.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轨道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赞武  魏学业  刘泽 《铁道学报》2012,34(11):54-59
将模糊神经网络FNN(Fuzzy Neural Network)理论引入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应用中,在对轨道电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特点建立了FNN故障诊断模型。模型选定了3个关键部件的电压值作为输入,4种典型的故障作为输出,并根据专家经验总结了9条推理规则。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学习训练,采用一阶梯度寻优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这种用于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的FNN模型是有效的,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为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在试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室外温度比较低,分别为-40℃、-50℃和-60℃),通过Fluent软件对KZ4AC型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了KZ4AC型机车司机室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运用试验手段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力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验证方法。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分别为-40℃、-50℃、-60℃时,司机室温度达到要求所需加热时间分别为28 min、35 min和42 min,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