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铁路运输   7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21.
考虑构架结构弹性振动的影响,基于随机载荷谱的方法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为了定性地检验随机疲劳寿命的正确性,将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薄弱区与基于UIC方法理论计算及试验得到的疲劳强度危险区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构架疲劳危险区域基本一致,而基于随机载荷谱的疲劳分析方法预测出构架疲劳寿命更保守.  相似文献   
22.
对单、双腹板侧梁焊接式货车转向架构架的刚度、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侧梁抗弯截面模量相同的前提下,单腹板侧梁焊接构架具有较好的柔性,双腹板侧梁焊接构架具有更好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线路条件差、工况恶劣的环境.  相似文献   
23.
根据我国既有棚车的设计和运用经验,对新型重载铁路通用棚车的轴重等主要技术参数及车辆尺寸的确定进行了探讨。车辆设计前期可以按照常规限界和传统宽度缩减方法确定车辆技术参数,取得经验后可以考虑采用电力机车限界和宽度不进行缩减的方法确定车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4.
根据轮轨空间动态耦合关系,对现有不同车轮踏面和钢轨型面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进行了不同轮轨型面匹配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最佳轮轨型面匹配建议。  相似文献   
25.
文章在对我国自主设计的五模块中低速磁悬浮车辆进行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IMPACK软件对磁悬浮车辆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滑台滑块之间的摩擦系数对横向运行平稳性影响较大;通过曲线时,悬浮侧架与轨道间的最小横向间隙随着速度增大而减小。平行四边形导向机构可使空气弹簧处的横向受力较均匀,改善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高速客车轮轨磨耗严重的问题 ,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低磨耗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计算机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 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改善高速客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轮轨磨耗状况  相似文献   
27.
铁路高速货车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货车运行速度是全面增加铁路运输的运能和效率的有效方式,高速货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和制动系统,介绍了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及制动系统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中国货车的基本现状,提出了研制和开发中国高速货车的基本模式,指出发展中国高速货车转向架和制动系统应突破现有货车的基本框架,借鉴国外货车转向架及制动系统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货车。  相似文献   
28.
我国重载货车转向架的述评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文  傅茂海 《铁道学报》1994,(A06):112-118
从轮轨动力作用的角度,对三大件式、整体构架式,自导向式和迫导向式4种典型货车转向架的性能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应我国线路的低动力作用重载货车转向架的发展模式,并借助于理论计算对其动力学性能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9.
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铁道车辆在轨距不同区间的直通运行是国际铁路联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运用与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铁道车辆变轨距技术要点及关键所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0.
李芾  傅茂海  张洪  黄琪祯 《铁道车辆》2003,41(4):17-21,33
概述了国内外几种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结合我国铁路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以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作为我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