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28篇
综合类   936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40篇
综合运输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军用厢式车保障的实际出发,在分析影响统型项目决策因素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种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军用厢式车总成及零部件进行统型分析,并给予了例证。  相似文献   
42.
采用拓扑优化技术对某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臂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使得优化后结构相对于原结构质量减轻约20%,同时刚度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3.
对《学童客车(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的研究制定作详细描述。此标准对提高国内学童客车(校车)的安全性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4.
复杂载荷下曲轴疲劳强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发动机曲轴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曲轴疲劳试验程序载荷谱及P-σ-N曲线的研究,提出出用程序载荷谱测定了P-σ-N曲线,并应用疲劳损伤等交理论对承受复杂载荷的贡轴进行可靠性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救护车卧姿乘员受振舒适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开展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试验研究。通过对13名志愿受试者300多人次的试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和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卧姿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成分权重的概念,并用它对直喷式柴油机13工况排放试验的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喷式柴油机排放中各工况的成分权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两种全负荷工况下各种有害排放物的成分权重最大,是降低排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7.
防护性电镀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镀锌技术在近20年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保护能力远不能满足汽车行业日趋严格的要求,因而锌合金电镀技术在90年代将会被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锌与锌合金的镀层性能进行了对比,对锌合金电镜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还介绍了达克乐技术和锌铬膜技术,二将在汽车生产中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48.
何三全  涂志忠 《汽车技术》1996,(4):50-52,55
汽车驾驶室都装设有机油欠压警告等信号装置,以提醒驾驶员警觉,但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驾驶员常常疏忽欠压警告信号,或为了完成运输定额,强行运行,结果造成车辆损伤。针对这种情况,城市公共汽车或其它车辆,应该在原有机油欠压信号指示装置的基础上,安装一种在机油欠压时,强制使发动机熄火的装置。  相似文献   
49.
客车车身试验模态分析及其在车身定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模态分析了解结构动特性的重要工具,介绍了客车车身的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并与国外同类型车身模态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对某客车车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评价了改进后车身的动态性能,使该型客车车身在短时间内定型。  相似文献   
50.
从齿轮原理,相对运动和滞后现象等机理出发,阐述了非线性变速比转向器偏心齿扇副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主要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从影响速比和啮合间隙变化的因素入手,通过对几种传动方案的分析,给出了合理可行的齿扇副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